宫藏及著录作品考(上)——唐寅《金阊送别 宫藏及著录作品考(上)——唐寅《金阊送别我在《2007年中国书画拍卖年鉴》(《艺术与投资》2008年第3期)一文中,曾就文徵明《渔梁红叶图》卷和唐寅《金阊送别图》卷说过如下一段话:2007年11月30日,明代文徵明的《渔梁红叶图》(手卷,1521年作)在北京保利也拍得2296万元的高价。(注:尽管该图上有乾隆皇帝御诗一首"绣绘绕峰瀑带冈,秋光人意两茫茫,停云若嗜惠山酒,问渡应知溪号梁”。并有御印:
一方宣纸几笔墨 画出兰花迎春开 一方宣纸几笔墨画出兰花迎春开世上之花草,各具其韵,世人也各有所爱,然而有一种花自古以来在中国文学艺术作品中倍受宠爱,它就是兰花。文彭《兰花图》立轴纸本墨笔纵65厘米横31.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图中以水墨画兰花两丛,荆棘两枝。兰丛置于一侧墨笔写兰叶,兰花点以朱砂,与水墨浸接清雅而妩媚。
英思神悟 超然独得——明代画家项圣谟的艺 英思神悟超然独得——明代画家项圣谟的艺项圣谟是明末清初画坛上独树一帜的著名画家,有“项松”和“项松之名满东南”的称誉。李日华称赞他的画风“英思神悟,超然独得”,是“崛起之豪”。有专家认为,项圣谟的画有两点最值得称道,也是当时其他画家所不及的。现海内外市场上只要有项圣谟的精品亮相,势必会吸引藏家的青睐,加上目前通货膨胀高起,故项圣谟作品迭创天价是值得期待的。
追怀求真、笃实的大师风范——与徐达先生的 追怀求真、笃实的大师风范——与徐达先生的壬辰立春以来,江南阴雨连绵,让人心情颇感郁闷。徐先生是享誉海内外的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界权威之一,他的离去呵以说是当前我国古代书画鉴定界权威的终结。我既得益于徐先生的大著宏论巳整整三十年,对徐先生的钦挹之心也自然是日久弥深了。我与徐先生生前虽然未能圆梦于识荆,但十多年前有幸争与他有过一次通信。当时拜读他的手教,如亲闻謦欬,并感受到他求真、笃实的大师风范。
宫藏及著录作品考(下) 宫藏及著录作品考(下)——唐寅《金阊送别图》卷、八大山人《书画合册》考八大山人《书画合册》(八开),拍品号GA0827,绢本水墨,册页,尺寸:24厘米×17厘米×8,估价:RMB2,200,000—2,800,000,成交价:RMB2,576,000。
精美绝伦的建水紫陶花瓶 精美绝伦的建水紫陶花瓶云南建水紫陶是全国四大名陶之一,2008年成为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瓶式有:1.纤柔秀丽美女瓶紫陶大花瓶长颈削肩,端庄秀丽,婀娜多姿,婷婷玉立,如二八佳人,素有美女瓶之誉,是建水紫陶中最具特色的器型之一。特别是“残帖”和“淡艳”装饰的紫陶瓶,成为紫陶标志性产品。
艺术珍品 永世传承 艺术珍品永世传承——孙大光捐赠安徽博物馆明清书画作品赏(三)八大山人《墨荷图》纸本墨笔纵185厘米横91厘米八大山人,明代宗室,本名朱耷,江西南昌人,书画家、诗人。明亡后削发为僧,法名传綮,号雪个、八大山人等。八大山人这个号,是他在59岁以后才使用的,一直到逝世,《墨荷图》为他67岁时所作。由于朱耷流传下来的作品大都是他60岁以后所作,所以人们都习惯以“八大山人”来称呼他。
什么是水陆画 什么是水陆画水陆画是中国民间绘画的一种,供佛教、道教、儒教或是民间举行宗教仪式、水陆道场时悬挂用,多为民间画工所作。因...工艺和材料不同,水陆画主要分为卷轴画和壁画两种形式。还有部分水陆画是以布画和板画或是以堆绣方式...的。大画家文徵明、仇英、沈周等都曾参与了大型寺庙水陆画的绘制。
笔法古严 沉雄浑厚——清代陈崇光《仿大痴 笔法古严沉雄浑厚——清代陈崇光《仿大痴清代中期,以“扬州八怪”为主的扬州画派,他们以大胆的创新精神,给萎糜的中国画坛注入了生机。然而清代晚期,由于盐运改道、运河失修、铁路兴起及上海开埠等原因,扬州画派逐渐为海上画派所代替。在这过程中,扬州画坛上却出现了著名画家陈崇光。他以沉雄浑厚的画风驰骋画坛数十年,使衰落的扬州画派又重现生机。陈崇光(1838—1896年),原名炤,字崇光,后改字若木、栎生,号纯
浑厚清逸 苍劲豪迈——清方琮《仿黄公望山 浑厚清逸苍劲豪迈——清方琮《仿黄公望山方琮,是清朝乾隆时期的宫廷画家,生卒年不详,其姓名见于画史记载,如胡敬《国朝院画录》卷下云“方琮,字黄山,张宗苍弟子工山水。《石渠》著录四十有八。”佚名的《读画辑略》云“方琮,字友璜,号石颠,浙江人。善山水,从学于张宗苍,笔致能相似,身得其传,供奉内廷。”据历史记载,方琮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随其师张宗苍进入内府,直到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仍在宫廷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