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峰

38 覆船生死

38覆船生死有位学僧去参拜雪峰禅师,雪峰禅师问他道:“从哪里里来?”雪峰禅师故意幽他一默:“生死之海还没有渡迥去,你为什么先要覆船呢?”覆船禅师对这个学僧说道:“你真愚笨,为什么不说我已超越生死苦海所以才覆船呢?”雪峰禅师给覆船和尚二十棒,自己也甘愿挨二十棒,这个公案至为明显:禅,应该无言说教,所谓言语道断,不应在语言上传来传去,两个人都卖弄了禅,所以各挨二十棒!

35 不得不说

35不得不说道怤禅师是温州永义人氏,有一次去参访雪峰义存禅师,初见面时,雪峰禅师就问道:“你是什么地方人氏?”道怤不知玄觉和他同是温州永嘉人,所以不解,故再问道:“一宿觉是什么地方的人啊?”有一天雪峰禅师,...大众开堂说法:“堂堂密密地。”雪峰禅师只此一句话,就静默不再说下去,一山大众均不会其意。“不敢,禅师是不得已说的。”

巧辩不是禅

她住在大日山的石窟中,打坐参禅。有一天,她忽然兴起一个念头:“法性湛然深妙,原本没有来去之相,我这样厌恶喧哗而趋向寂静,算不得是通达法性的人。”意思是,假如已觉悟的话,哪里还有你雪峰禅师?玄机的话是捷辩,不是禅,雪峰禅师的一句“好一个寸丝不挂”才是禅机!这里的来访之僧,不再是温州净居玄机比丘尼,而变成了一位比丘。但不管是怎样的记录,我们都可以从这则禅门公案中,细细体会心无挂碍的诸多妙处。

佛教小故事:从心流出

雪峰总是坐禅,他责备岩头不该只管睡觉。雪峰指着自己的胸口说:“我这里还不够稳定,怎敢自欺欺人呢?”雪峰就把自己修行的经过说了一遍。岩头听了雪峰的话后,便喝道:“你没有听说过吗?从门入者不是家珍。”雪峰闻言,当即彻悟。雪峰久久不悟,是因外境的森罗万象,在心中还有所执取,无法止息妄念,“从门入者,不是家珍”要能“从心流出,才是本性。”

一片菜叶

雪峰禅师一看说道:“我不要到那户人家投宿,你看这么一片青翠的菜叶,从上游漂下来,必定是那户人家的。这样的一片菜叶他都舍弃了,可见多么不惜福、不爱惜东西,我不屑到他家投宿,我也要度化他。”雪峰禅师等人一听满心欢喜,心想这个人连一片菜叶都这么珍惜,那么世上还有什么东西不当作宝贝呢?这段故事说明了一个人在世上的点滴福报都有缘由,一片菜叶,在禅师的眼中就是三千大千世界。

有尘三界窄,无事一床宽

如果心中起了妄念和执着,只会有没完没了的烦恼纠缠,心中不装事,简简单单,才能从人生的种种矛盾中脱身而出,享受真正的安享自在。只有一张床,心灵也可以遨游大千世界,从万物中找到自己的佛性。

智慧禅之七《寸丝不挂》

美丽的大日山,鸟兽常见,却人迹罕至。在大日山的深处有一个石窟,石窟内有位尼姑叫玄机,她在这里禅定多年,禅功可谓高深。于是打点行装,前去雪峰禅师之处一试禅功。雪峰又问道,意思是说玄机悟性了没有。>玄机反应灵敏,积极回应:“寸丝不挂!”原来这雪峰禅师也不过如此,我还是回大日山自己悟道去吧!玄机应声回过头来,雪峰拍手道:“好一个‘寸丝不挂’!”既然已经“寸丝不挂”了,怎么还关心袈裟是否拖在了地上呢?

雪峰无见岩头善知

>一日,洞山良价问雪峰:你在作什么?雪峰正在将米与沙分开来>洞山又问:你是选砂除米呢?>雪峰一听洞山这一说,便将米盆中的米全往地上倒去。>雪峰因而有所省悟!!>后来雪峰与严头师兄结伴云游四方,行至湘南鳌山,突遇大雪纷飞,阻碍前行之路,逗留期间,雪峰对岩头谈起悟道的感受:我当时在德山棒下,豁然开悟如桶底脱落似的!>雪峰忽然大悟!

里外皆一如

岁久,人皆知之,有陈蒲鞋之称。>正当云门要开口时,睦州就一把将之推出门外,并大力关上门>刚好云门有一脚还没伸出门,当即被门夹住。>因受教于睦州,所以文偃禅师日后接引徒众,机峰也像睦州一般。是在雪峰处一住三年。>吾人凡夫莫以为禅是有一定答案,若如是,则有人答对后,岂人人用之,都能过睦州这一门关?一半在里一半在内,若全然而出恐不得悟,正是半里半外的刹那间,诸佛竟与凡情交会!原来里外皆一如啊!

梦见雪峰在朝阳的映照下

周公解梦梦见雪峰在朝阳的映照下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雪峰在朝阳的映照下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