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

《史记》为何把吴国列为周朝第一诸侯?答案或许就在这件青铜器里

本文为林屋公子「”文物里的早期中国”系列019:宜侯夨簋在国家博物馆@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展厅里,常年摆设着一件叫「”宜侯夨簋”的青铜重器。这件宜侯夨簋,于1954年出土于江苏丹徒烟墩山西周墓,后藏于国家博物馆。镇江博物馆有个「”古吴神韵:吴文化青铜器精品展”,其中也陈列了宜侯夨簋的复制品。这件宜侯夨簋尽管在众多青铜器中似乎不太起眼,但实际上意义非常巨大,因为它很可能证明了吴国的分封。

毛公鼎为什么是非常重要的青铜器?

「”毛公鼎”,台北故宫藏品中的重器,上有铭文五百字,记录了某代周王继位时请毛公辅佐自己治理国家,并予以赏赐。这个铭文里提到的「”王”,网上说是周宣王,我查了一下唐兰的《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征》,说是周孝王。周孝王在位是西周中期,周宣王是共和执政之后的西周国君,已经到了西周的末期。唐兰觉得毛公鼎的作器者为师毛父,是毛国的国君。我查了1976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辞海*历史分册》,说毛国是西周初年的

57件馆藏青铜器鉴赏

中国古代青铜器以礼器为主体。这件3800年以前的爵,是目前所知最早的青铜器之一。此角目前只剩两件,是夏二里头文化青铜容器的代表之一。整体造型修长优美,为中国夏代青铜器中绝无仅有的国宝级精品。

河南出土春秋铜器,制造工艺颠覆历史,中国又一项技术领先世界

北宋王溥的《唐会要》,记述唐代各项典章制度沿革变迁的史书,其中记载了李渊执政期间,采取失蜡法(「”熔模法”,一种青铜等金属器物的精密铸造...)铸造开元通宝,这是中国最早记载使用失蜡法工艺的时间。正因这一记载,学界普遍认为,印度失蜡法出现远远早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失蜡法工艺的国家,所以中国的失蜡法源于印度。然而,河南挖出一批楚国古墓,出土文物却颠覆了这一段历史,学者感慨古代中国太发达了,又有一

「 ”中国”一词最早记录在青铜器何尊上

何尊——最大的价值是铭文中「”中国”二字作为词组最早出现。何尊是西周早期的一件青铜酒器,周成王五年为贵族「”何”所作,是西周初年第一件有纪年的青铜器。何尊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宝鸡县贾村镇(今宝鸡市陈仓区)。其造型庄严厚重,纹饰精美,尊内底铸有12行122字铭文,其中宅兹中国(大意为我要住在天下的中央地区)为「”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何尊通高38.8厘米,口径28.8厘米,重14.6千克

李鸿章后人家藏古董全捐国家,堆满72间房,足足装了6卡车

虽然没了政界的风光,但李鸿章的后人在收藏界却有很大的名气。在这些文物中,最有价值的就是李鸿章侄孙李荫轩收藏的几百件青铜器了。痴迷于古代文物的李荫轩并不愿意被安上李鸿章后人的光环,一直低调行事。但此时李荫轩已经去世,他的夫人拒绝接受这些归还回来的文物。尽管李鸿章在历史上的功过难以评定,但李荫轩的举动却算得上是大义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