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 ”中国”一词最早记录在青铜器何尊上

何尊——最大的价值是铭文中「 ”中国”二字作为词组最早出现。 何尊是西周早期的一件青铜酒器,周成王五年为贵族「 ”何”所作,是西周初年第一件有纪年的青铜器。 何尊1963 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宝鸡县贾村镇(今宝鸡市陈仓区)。其造型庄严厚重,纹饰精美,尊内底铸有12 行122 字铭文,其中宅兹中国(大意为我要住在天下的中央地区)为「 ”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何尊通高38.8 厘米,口径28.8 厘米,重14.6 千克。全器造型如「 ”亚”字,长颈,腹微鼓,高圈足。体侧装饰有四道镂空扉棱,从上至下将圆形器体分为四个部分。主体花纹为高浮雕兽面纹,位于中部,巨目利爪,狞厉凶猛。口沿和圈足部位的纹饰,分别为兽形蕉叶纹和相对简单的浅浮雕兽面纹。整器的装饰以雷纹为地,部分采用三层花的装饰手法,看起来华美瑰丽。何尊的造型有原始图腾的天真、厉鬼般的狰狞、谶语般的谲秘、苍松般的威仪、黑云般的凝重,通体散发着一种「 ”狞厉之美”。何尊现藏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为国家一级文物,国家文物局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 1975 年,为纪念中日建交,国家文物局要在日本举办中国出土文物精品展,王冶秋局长聘请青铜器专家马承源先生组织筹备。马承源很快从全国各地调集了100 件一级品文物,其中就有宝鸡出土的一件饕餮纹铜尊。马承源在故宫武英殿见到这件青铜器后,反复看了好几遍,心中一直纳闷,这么大造型的器物为什么没有铭文?随即他用手在铜尊内壁底部反复摩挲,感觉底部某个地方似乎刻有文字。他大为振奋,随即让人送去除锈。经过清除泥土和锈迹,果然在铜尊底部发现了一篇12 行共122 字的铭文。并命名为「 ”何尊”,从此身价倍增,成为国宝级文物。因为这一重大发现,国家文物局取消了何尊赴日本展出的安排。1980 年,国家文物局又请马承源组织筹备「 ”伟大的中国青铜器”展,以赴美国进行友好交流。美方提出展品中必须有何尊,国宝出展,身价倍增,最后投保达3000 万美金。此后,何尊多次出展,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何尊铭文大意是成王五年四月,周王开始在成周营建都城,对武王进行丰福之祭。周王于丙戌日在京宫大室中对宗族小子何进行训诰,内容讲到何的先父公氏追随文王,文王受上天大命统治天下。武王灭商后则告祭于天,以此地作为天下的中心,统治民众。周王赏赐何贝30 朋,何因此作尊,以作纪念。 据文献记载,西周成王时,曾有迁宅洛邑一事。不过司马迁在《周本纪赞》中则认为当时成王仍都丰、镐,未迁洛邑。但《吕氏春秋》等书也说成王营居于成周。何尊铭文开篇便有「 ”唯王初迁宅于成周”的记载,证实成王确实迁居到洛邑。1981 年岐山出土的新邑戈和2008年周公庙出土的新邑卜甲,都是这一事件的佐证。 何尊最大的价值是铭文中「 ”中国”二字作为词组最早出现。「 ”中国”一词的概念和内涵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演变、发展、扩充的。在华夏民族形成的初期,由于受天文地理知识的限制,总是把自己的居域视为「 ”天下之中”,即「 ”中国”,而称它族的居域为东、南、西、北四方,「 ”中国”最初只是一个方位区划上的概念,即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公元前21 世纪,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统一国家政权形式的诞生,这时「 ”中国”的概念才有了政治涵义。《尚书》注云:「 ”冕服采章曰华,大国曰夏”,「 ”华夏,谓中国也。”商朝时也出现「 ”中商”「 ”大商邑”的称谓,而对周围各族则称之为「 ”方”。从周初开始,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华夏地区才开始被称做「 ”中国”。 甲骨文和金文中的「 ”中”字象一旗杆,上下有飘带,旗杆正中竖立。本义为中心、当中,指一定范围内部适中的位置。金文中早期的「 ”国”字作「 ”或”,从字面讲,它由城池和干戈构成,表示「 ”执干戈以卫社稷”,当时人们认为,一个国家不仅要有自己的城池,而且要有军队,才能称为「 ” 国”。有学者认为,金文「 ”或(国)”之所以没有外加「 ” □ ”,是因为西周时期「 ”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有的土地都是周王的,所以没有必要在「 ”或(国)”外加「 ”□”。后来在此基础上又外加「 ”□”以为国界、范围,属于文字上自然演变。 综合而言,何尊的铭文史料价值极高:一是证实了周武王灭商后,就产生了在伊洛这个天下中心建立都城、一统天下的战略意图;二是此器作于周成王五年,作为实物证据,为解决周公摄政的七年是否包括周成王在位年数之内的历史课题,提供了直接资料;三是证实了周成王要迁居成周并付诸行动这样一个史料不详的重大事件;四是铭文中「 ”中国”两字作为一个词组第一次出现,尽管它与现在的「 ”中国”一词不是同一个地理概念,但其意义十分重大。同时,铭文述及周初重要史事,与成周(洛邑)兴建有关,对研究古代历史文化与河南地方史、城市建设史等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988 年,马承源到新落成的宝鸡青铜器博物馆参观时,听讲解员介绍何尊为镇馆之宝时,他当即指出:「 ”它应是镇国之宝,不仅仅是你们的镇馆之宝。”1982 年我国发行的第一套文物特种纪念邮票中,何尊居其一。 作者:杨曙明 (原文刊于:《中国文物报》2017年7月25日7版)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联系,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中国”一词最早记录在青铜器何尊上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揭秘:貔貅就是大熊猫?史书这样记载,值得收藏

    貔貅在我们心中是一种招财的神兽,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历史记载的貔貅的故事,传说中貔貅和周武王见过,还是姜子牙的坐骑,还被封官,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去了解,咱们一起往下看!貔貅凶猛威武,它在天上负责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当年姜子牙助武王伐纣时,一次行军途中偶遇一只貔貅,但当时却无人认识,姜子牙觉得它长相威猛非凡,就想方设法将它收服并当做自己的坐骑。

  2. 12000余尊彩塑,一览中国古代雕刻的最高水准

    山西古代彩塑总数有12000余尊,是不折不扣的彩塑艺术大省。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长治古代彩塑分别是:长治郊区梁家庄观音堂,长子县法兴寺,长子县崇庆寺以及沁县南涅水石刻。长治▼观音堂彩塑(明代)▼法兴寺彩塑(宋代)▼崇庆寺彩塑(宋代)▼南涅水石刻看完这些,果然美不胜收,但长治只是作为整个山西的缩影被推在了风口浪尖。

  3. 日本专家挖出千年古墓,只见墓中织锦上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作为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更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无尽的珍贵文物。1901年,他成功发现精绝国遗址,并将大批珍贵文物带回国内,因而声名大噪。他的低呼很快便惊动了周围的考古学家,而当他们将织锦打开后,里面的内容则令他们大吃一惊,因为这块织锦上竟赫然写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4. 揭秘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8件艺术品伪造案

    无论是为了金钱上的利益,还是仅仅为了...,艺术品伪造者伪造了丢失的艺术品,精确地复制了原作,并以著名创作者的风格想象了全新的物品。

  5. 消失的神兵利器——古兵器「 ”戈”的整理考证(终章)

    西周武士复原图从商朝渔猎的奴隶制社会,过渡到封建制的周朝,西周事实上完成了一个文化、心理、行为规范一致的共同体,也奠定了延续至今的中华文化的根基。出身殷商和宋国王室的孔子,开创儒学,为礼乐文化奔走终生,商、周文化正源之争,终于尘埃落定。有趣的是,与倡导农本的后世儒家不同,孔子本人的言论多显轻农思想。他从不介意爱徒子贡经商,却在背后嘲笑以务农为志愿的弟子樊迟。

  6. 考古队挖出一具清朝干尸,留着明朝长发穿着龙袍,专家:不是皇帝

    我国曾经挖出过一具非常奇怪的干尸。首先,这具棺木的棺头写明了,这是清朝时被授予中宪大夫一职的黄拙吾的陵墓,而棺木里还有一枚康熙通宝,由此可见,此人应该是在康熙年间死去并埋葬起来的。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当考古队扒开干尸的官服后,却发现他里面竟然穿着两件龙袍,一件是四爪蟒袍,一件是五爪龙袍。其中五爪龙袍是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才会穿的朝服。

  7. 夫妻「 ”合葬墓”遍地黄金,被盗3次后,考古家:至少还有20亿文物

    560年后,这座夫妻墓被发现,考古专家赶到时,发现了3个盗洞。仅是一个魏妃,就有着价值上亿的珠宝陪葬品,考古学家们粗略地估计了一下梁王墓中随葬品的价值,梁王墓中的文物不是瓷器就是黄金和玉器,其他的陶制品都很少,因此考古专家认为梁王墓中的文物价值超过了20亿。专家大呼:快挖,还剩下20亿文物!从梁王的墓志铭来看,在梁王去世后,皇帝为他赐谥号为:庄。

  8. 定陵是如何成为考古界的一个深刻回忆与极大的损失的?

    此处的定陵,特指位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皇陵区的明定陵,明定陵是大明万历皇帝朱翊钧的陵寝,也是第一处被官方主动考古发掘的帝陵,但就是这次的挖掘,却造成了一次巨大的考古损失,到底是怎么回事,咱下面慢慢道来。鉴于这次灾难性的后果,在郭沫若在此请求挖掘武则天的陵墓时,上面冷冷的说:不允许,而且今后再也不准主动挖掘帝后陵墓!!!

  9. 羊舌大墓扑朔迷离,墓主是晋文侯吗?答案可能在墓地

    曲沃羊舌墓出土的大师氏姜匜在晋国公侯墓发掘中,晋文侯在曲村的墓葬一直存在争议。后来发掘出羊舌大墓后,这个争论愈争愈烈,至今未搞清雄才大略的晋文侯墓葬,自然成为晋国考古的一大缺憾。两墓遗留的历史碎片在曲村—天马的九侯十九墓墓地,有着严格的昭穆之序。按序排列,m93/m102位置,应是殇叔和他的夫人。

  10. 他用一支笔复活了麦田里的汉魏洛阳城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当陇海铁路线的乘客,穿过洛阳市区与偃师之间的一片麦田时,很少有人知道,窗外曾经有中国古代最辉煌的都市之一——汉魏洛阳城。

随机推荐

  1. 墨涅拉俄斯与帕里斯决斗

    墨涅拉俄斯一见仇人帕里斯,立即跳下战车,手持寒光闪闪的兵器迎上前去。帕里斯和墨涅拉俄斯全副武装走进决斗场,双方手中抖动着沉重的长枪。这时候墨涅拉俄斯高声向宙斯呼吁,祈求帮助他向帕里斯复仇,以使今后任何人都不敢对殷勤好客的东道主恩将仇报。墨涅拉俄斯举起长枪猛地投出,长枪击中帕里斯的盾牌。要不是爱神阿佛洛狄忒及时赶来救助她的宠人,墨涅拉俄斯准能把帕里斯拖回希腊人的阵中。

  2. 盐神乌伊斯托希瓦托

    乌伊斯托希瓦托的名字意为“盐夫人”。在阿兹特克神话初期,乌伊斯托希瓦托不像弟弟特拉洛克那样举足轻重,她所主宰的领域仅仅限于咸水。随着神话时期的进步,乌伊斯托希瓦托渐渐由咸水神发展成海之女神,后又成为盐之女神,成为生活与农业之神中的一员。通常乌伊斯托希瓦托的形象被设定为斯文详和的女性,目视远方的她像是站在海边眺望,身上装饰着华丽的珠宝。

  3. 故我依然的意思 | 成语大全

    仍旧是过去的我。指自己的境况和从前一样,没有变化。

  4. 1926年的大 ... :造就现代英国的九天奇观

    1926年英国的紧张局势持续高涨。矿工们在其他行业工人的支持下举行...,...削减工资和延长工作时间的提议。这是英国的之一次总...,并引发了英国国内的恐惧,即革命正在等待时机。不到两星期,...就结束了,几乎没有发生暴力事件。对...运动的损害更为深远,...之间的信任度也更高,工人和政治家从来就不一样。关键事实关键日期1925年6月30日矿主提议削减矿工工资1925年7月31日“红色星期五”

  5. 漫天盖地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màntiāngàidì【解释】指遍布天地之间。【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漫天盖地”

  6. 新中国第一位铁道部 ... ,曾任红三军团政委,手下有3人成元帅

    平江起义队伍后来整编为红五军,军长彭老总,...就是滕代远,两年后红五军扩编为红三军团,彭老总升为军团长,而军团政委由滕代远担任,三个月后红一军团与红三军团会师合编为红一方面军,滕代远被选任为方面军副总政委,当时后来的开国元帅,林总和聂帅都是红一军团的领导人,陈毅元帅是红22军军长,他们三位此时都是滕代远的部下,担任如此要职对他以后的发展帮助很大。

  7. 不读书的宰相是什么下场?谋反不成大呼后悔

    正所谓不读书无以广才,不读史无以明智,这位皇族宰相,已是位极人臣,却正是因为不好学习最后吃了大亏。哥哥宋文帝即位后,又被授予骠骑将军、散骑常侍,后又改任荆州刺史,17岁就执掌一方。>但是自古有不读书的皇帝,但是不读书的宰相确实少之又少。多病的文帝其实早知道自己时日不多,最牵挂的事便是太子顺利即位,而刘湛等人的行为已经触及了文帝的底线。

  8. 宋代宫廷藏书续考

      宋代皇宫内除了有专门的藏书处所与皇帝个人读书宴息的殿阁外,自真宗朝起,创设了为前朝去世的君主建置专门殿阁,收藏其御书、御制与诗文著作、书法手迹的制度,一直延续到南宋度宗朝。这是中国古代藏书史和档案收藏管理史上前所未有、后世亦无的独创。这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宋代最高统治者...

  9. 虞世南书法 为什么虞世南不是虞体

    虞世南虞世南是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著名书法家、文学家、政治家,被誉为初唐四大家之一,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虞世南拜王羲之后裔智永和尚为师,书法得到二王真传,但其传世作品稀少,影响了其书法的传播。虞世南书法>虞世南拜智永为师,深得王羲之书法真传,由此名声更大。>为什么虞世南不是虞体>应该是虞世南作品流传日渐稀少。

  10. 任性的近义词

    任性的近义词任性轻易随便随意纵情放肆听话茍且肆意任意淘气自便恣意大肆率性听话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