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越剧演出

"越剧皇后":筱丹桂的生平简介

筱丹桂,越剧名演员。姓钱,名春韵、春凤,嵊县长乐人。被誉为"越剧皇后",是女伶中最早冠以"皇后"之人。曾有"三花"不如"一娟"(姚水娟),"一娟"不如"一桂"(筱丹桂)的说法。不久合同期满,复回浙江演出。后在袁雪芬等人倡导"新越剧"的影响下,她也力图改革。义演结束后,积极靠拢进步文化人士,观摩电影,征求剧本,希望在自己剧团里进行新的改革尝试。但这一切均为张春帆所不满。

越剧四大名旦之一:姚水娟的艺术生涯

>>姚水娟,1930年进群英舞台科班学艺,先工生,后工旦。1939年春节,出版了越剧史上第一本演员个人专集--《姚水娟专集》。新编剧目之多,在各戏班中占首位。1956年,由她口述、何贤芬笔记整理成《姚水娟表演艺术》一书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单行本。>越剧皇后>一九三八年,姚水娟率女子越剧团进入上海的孤岛时。>>在一次盛大的会演上,梅兰芳与姚水娟偶然相遇了。此后姚水娟获得皇后桂冠,声誉益噪。

越剧十姐妹是哪十个人?越剧十姐妹的简介

"越剧十姐妹",指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上海出现的越剧名角的合称,包括袁雪芬、尹桂芳、筱丹桂、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竺水招、张桂凤、徐天红、吴小楼。越剧小生流派--尹派艺术创始人,被称为"越剧皇帝","越剧十姐妹"之一。被誉为"越剧皇后",是女伶中最早冠以"皇后"之人。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越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越剧四大老生之一,也是"越剧十姐妹"之一。

"越剧十姐妹"之一:竺水招的生平简介

竺水招,原名竺云华,1921年出生于浙江省嵊县灵娥村,越剧小生流派"竺派"创始人,"越剧十姐妹"之一,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1947年参加越剧姐妹筹建越剧剧场、兴办越剧学校的《山河恋》义演,饰主角皇后绵姜,为"越剧十姐妹"之一。在《骊城烽火》中,竺水招饰演周幽王时期的一员武将。所以越剧十姐妹之中,竺水招的年龄虽然较大,但她去上海是最晚的一个人。

越剧

1938年以越剧之名替代女子文戏。目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历史越剧是从说唱形式的唱书衍化而来的。"越剧"这个名称,首次出现在1925年9月17日上海《申报》演出广告中。27年,女子文戏创演新戏,开掘新的表演程式,并改称“越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越剧事业得到迅速发展。越剧演出团体遍布全国包括台湾省在内的二十几个省、市、自治区,成为除京剧以外的全国第二大剧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