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越剧十姐妹",指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上海出现的越剧名角的合称,包括袁雪芬、尹桂芳、筱丹桂、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竺水招、张桂凤、徐天红、吴小楼。越剧小生流派--尹派艺术创始人,被称为"越剧皇帝","越剧十姐妹"之一。被誉为"越剧皇后",是女伶中最早冠以"皇后"之人。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越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越剧四大老生之一,也是"越剧十姐妹"之一。

"越剧十姐妹",指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上海出现的越剧名角的合称,包括袁雪芬、尹桂芳、筱丹桂、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竺水招、张桂凤、徐天红、吴小楼。因1947年同台演出《山河恋》而得名。1947年夏,为反对旧戏班制度,筹建剧场和戏校,发展越剧,其十人举行联合义演,同台演出,轰动上海,"十姐妹"因此得名。>>袁雪芬(1922.3.26~2011.2.19),女,浙江绍兴人,中国越剧泰斗,越剧袁派创始人,工正旦。袁雪芬1933年开始学艺,先后在杭州、上海等地演出。袁雪芬认真唱戏,洁身自励,持斋茹素。2011年2月19日下午2点,在上海逝世,享年89岁。>>尹桂芳,女,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原名尹喜花,浙江新昌人,1919年12月1日出生于浙江省新昌县西门外小龙潭村(今属七星街道下坎村)。越剧小生流派--尹派艺术创始人,被称为"越剧皇帝","越剧十姐妹"之一。10岁入越剧之乡的嵊县学艺,后改入醒狮剧社、大华舞台跟班。出科后在宁波、绍兴、杭州等地演出。1946年在上海创建芳华越剧团,1959年随越剧团迁往福建。历任上海、福建芳华越剧团团长,上海老闸区第一届政协 ... ,黄浦区第一届政协 ... ,中国文联第四届 ... ,中国剧协福建分会 ... 。曾在《红楼梦》、《西厢记》、《沙漠王子》、《盘妻索妻》、《屈原》、《梁山伯与祝英台》、《江姐》等剧目中成功塑造了多个人物形象,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筱丹桂 (1920-1947) ,越剧名演员。姓钱,名春韵、春凤,嵊县长乐人。被誉为"越剧皇后",是女伶中最早冠以"皇后"之人。 曾有"三花"(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不如"一娟"(姚水娟),"一娟"不如"一桂"(筱丹桂)的说法。>>范瑞娟(1924年1月6日-2017年2月17日),女,别名范竹山,1924年1月6日出生,浙江新昌县黄泽镇(今属嵊州)人,越剧范派创始人、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代表作《梁山伯与祝英台》。>1935年4月18日入龙凤舞台科班学戏,由黄炳文师傅启蒙,工小生。1938年春节前,随姚水娟、邢竹琴等所在的越升舞台到上海演出。1941年夏初,在汇泉楼演出时因竺素娥生病,她毛遂自荐救场成功,由此当上了头肩。>1945年1月29日,袁雪芬、范瑞娟在九星大戏院首次演出《梁祝哀史》,1953年10月,越剧彩色艺术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在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获1949-1955优秀影片奖。>1951年任华东越剧实验剧团副团长兼任上海越剧 ... 主席,1951年被选为全国青联 ... 、全国政协特邀代表。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上海市人民代表和政协 ... (享受 ... 有突出贡献专家的 ... 特殊津贴)。>2017年2月17日11时18分,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越剧范派创始人范瑞娟在华东医院去世,享年93岁。 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越剧院获悉,依照范瑞娟先生生前遗愿,将不设灵堂,不举办追悼会或遗体告别会。而他的家属和学生弟子也遵从老人家的遗愿,低调处理后事,不接受任何媒体采访。>>傅全香,原名孙泉香,1923年8月30日(农历七月十九)出生于浙江嵊县后庄村。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越剧"代表性传承人, 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享受 ... 有突出贡献专家的 ... 特殊津贴。>1933年,她入四季春科班学习花旦,1940年以《恒娘》一剧声誉鹊起,1943年在"四季春"挂头牌,50年代初期,傅全香在《十八相送》和《织锦记》中首开定腔定谱先例,她广泛借鉴京昆和评弹的唱法,在程派"真声假一点,假声真一点"的理论中汲取营养,形成自己的特色:嗓音明亮宽广,细腻传神,唱腔俏丽多变,表演富于 ... ,创立了越剧"傅派"。2017年4月7日,荣获第27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2017年10月24日,傅全香在上海华东医院因病去世,享年94岁。>>徐玉兰,汉族,越剧表演艺术家,生于1921年,祖籍浙江新登。1933年入新登的东安舞台科班学花旦,后改老生。1939年与吴月奎等组建兴华越剧社。她改唱小生的时间是1941年12月19日,地点在上海老闸戏院,当时是与施银花搭档。>1947年9月组玉兰剧团。与王文娟合作始于1948年。1952年参加中央 ... 总政治部文工团越剧队,10月在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以《西厢记》获演员一等奖。1954年起加入上海越剧院。她的代表作有《北地王》、《西厢记》、《春香传》、《红楼梦》、《追鱼》、《西园记》等。>学生和传人有徐小兰、金美芳、刘丽华、汪秀月、钱惠丽、郑国凤,徐持平、翁荔英、钱丽亚、张小君、刘觉、汪涛等,其中以金美芳、钱惠丽、郑国凤、刘觉最具代表性。>于2017年4月19日17点18分去世,享年96岁。>>竺水招,原名竺云华,1921年出生于浙江省嵊县灵娥村,越剧小生流派"竺派"创始人,"越剧十姐妹"之一,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12岁离开就学数年的本村义学堂,进晋溪后山村之天蟾舞台科班学艺,工小生兼学花旦。因谦逊好学,练功刻苦,打下扎实的武功基础,成为女子越剧中少有的擅长武功的演员之一。在浙江乡镇演出时,与尹桂芳义结金兰。>>张桂凤,越剧表演艺术家,越剧张派老生创始人。1922年出生,浙江萧山人。1936年入嵊县招龙桥科班学艺,工老生,代表作《打金枝》等。1942年10月进上海大来剧场,是袁雪芬倡导的越剧改革的第一批参加者之一,1945年在上海加入袁雪芬、范瑞娟领衔的雪声剧团,1947年加盟范瑞娟、傅全香领衔的"东山越艺社"。建国后,历任华东戏曲研究院实验越剧团、上海越剧院演员。1952年获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演员二等奖。1962年加入中国 ... 。唱腔刚劲挺拔,声情并茂,有"性格演员"之称,刻画人物惟妙惟肖。常演剧目有《梁山伯与祝英台》、《打金枝》。>>徐天红(1925年9月13日-2010年),女,著名越剧老生。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生于浙江省余姚。越剧四大老生之一,也是"越剧十姐妹"之一。曾任上海市新城区、黄浦区人民代表,福建省政协 ... 。>>吴小楼(1926~1998),女,越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又名月楼,浙江省诸暨人,1926年6月18日生于杭州。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越剧十姐妹上海越剧演出越剧王文娟去世上海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越剧演员徐玉兰追悼会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