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

池州、九华山之战――1360年

至正二十年、天定二年五月,陈友谅亲率舟师10万,挟持天完皇帝徐寿辉,顺流东下,进窥池州。听到西线急报,连忙从浙东调回常遇春,让他火速奔赴池州,与一起共同抵抗陈友谅的进攻。徐达与常遇春依计行事,果然在九华山脚下大败了陈友谅军,生擒3000多人,斩杀10000多个陈军将士。

地藏王是谁?地藏王的事迹由来

地藏王是谁?地藏王的事迹由来  地藏王是谁:地藏菩萨梵名乞叉底鹐沙(Ksitigarbha)。据《地藏十轮经》讲,由于此菩萨“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所以称为地藏。  据《地藏菩萨本愿经》讲,有一婆罗门女,“其母信邪,常轻三...

地藏王菩萨你知道吗?聊聊地藏王菩萨的前世今生!

不知道各位是否也了解过地藏王菩萨呢,今日我们来聊聊救苦救难的地藏王菩萨的前世今生!地藏王菩萨的发源地地藏王菩萨功德无上,他一直以来竭力为挽救众生而艰苦前行。地藏王菩萨的无私地藏王菩萨是广大陷入苦难众生的福音,而他也一直都为拯救众生而努力,他曾说过地狱未空不成佛。

九华山传说-九子镇妖

九华山原名九子山,我国唐代著名大诗人李白在登上九子山时,看到一轮红日正从九子山的两峰之间冉冉升起,万道霞光洒在峰顶的积雪上如同点燃了一支支巨大的蜡烛一样,照得对面的山阴一片通明。九华山一带的老百姓中间就流传着这样一个动人的传说:那是很久很久以前,九华山一带还是一片茫茫的大海,海边住着一户姓闵的渔夫,夫妻俩靠捕鱼为生,一共生下了十个儿子,妻子在生下第十个儿子以后患了一场大病,不久便离开了人世。

“百岁碗”的来历

和尚合掌闭目言道:“我乃九华山百岁宫募化僧,希求一碗以渡众生。”和尚念声无量寿佛,提笔在碗坯上绘一蓝色花纹,写上“九华山百岁宫”字样,投入窑中,合掌叩首而去。说也奇怪,到了开窑的那天,窑中射出神光异彩,一窑4000只瓷碗全都烧上了“九华山百岁宫”字样。干脆送到九华山百岁宫找老和尚要钱。>从此,“九华山百岁宫”字样的瓷碗,被人们尊称为“百岁碗”或“应身碗”,成为善男信女乞求之宝。

振 锡 九 华

地藏菩萨金乔觉振锡观方,辗转至江南池州九子山(九华山),遥观山色,见峰峦叠翠,奇丽多姿,山间苍松、翠竹、岩石、瀑布、田园山庄,都别有情趣,心中大喜。他带着白犬啼听,翻高山,越险岩,走遍了九华山的峰峰岭岭,终于找到了理想的修行之所--神光岭。金乔觉到了神光岭,住在一个山洞里。苦心清修,山中的人们都称他为洞僧。

地藏菩萨的应化圣迹

地藏菩萨的应化圣迹作者:李圆净释迦牟尼佛曾经为普广菩萨说:“你应该知道,地藏菩萨有很多说不尽的百千万亿大威神力利益众生的事。阎浮众生与这位大士有大因缘,这些众生只要听到菩萨的名号,见到菩萨的形象,乃至听到这部《地藏菩萨本愿经》的三个字或者五个字,或者一偈一句的,他们现在就能得殊妙安乐,未来之世,百千万生,当得容貌端正,生尊贵家。”

仁德与铜像

仁德与铜像建造99米高的地藏菩萨大铜像最初是由仁德方丈提出的,并得到了全山僧众和海内外四众第子积极支持和拥护。1995年,仁德方丈高谈阔论新加坡和韩国,两国佛教信众和社会名流都热忱支持九华山佛教协会这一重大举措,并为九华山佛教举行万人祈祷和捐赠法会,更增强了上仁下德大和尚筹建大铜像的信心和决心。仁德大和尚为大铜像建设操劳过度,积劳成疾,就在大铜像工程即将全面动工的时候,病魔缠身,大愿未了,抱憾心归。

法龙、定慧

金乔觉的肉身大家都清楚,不必多说,还有三尊道士我们也先不谈,只剩下翠云庵法龙和尚和水府庙定慧和尚两位。于是,以此为契机,法龙和尚于光绪年间开始创建翠云庵。其时法龙和尚已是六十多岁的老人,外出多方募化,自非易事。法龙病后,修庙事宜由理道和尚负责。这些都是道隆发现法龙老和尚遗物后重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