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贞的家境如何?他是怎么成为大收藏家的? 王世贞的鉴藏活动除了个人鉴赏之外,他的书画藏品还有另一功用就是文人雅会的凭借,在他的诸多藏品上面留有一大串名家的题跋,这又反过来成为他们交游的次生结果。有文字记录显示,王世贞收藏的绘画作品共计有67件,书法作品90件,总计157件。此类藏品共18件,这类藏品最能体现王世贞书画鉴藏活动的主动性。有时,王世贞认为画上题诗与画作内容不合,他便会裁掉部分题字,还会在审定之后,将先后收入的诗画重新合装。
大收藏家张伯驹 大收藏家张伯驹张伯驹,河南项城人,生于光绪二十四年。伯驹幼时长于河南故里,7岁前往滦州省父,后随父移居天津,就读于家塾。伯驹在该团毕业时,年方20岁。张学良自其父惨死于日本侵略军的阴谋后,愤而从戎,为中华民族做出过极大贡献。再就是张丛碧,终于成为一代学人,一位爱国的大收藏家。张伯驹于中国古代书画的收藏纯属偶然。伯驹惟喜其“丛碧”寓意之繁茂葱茏,故自得此作后,便以之为号,而于古书画的收藏也益发不可收。
清代大收藏家瞿绍基 清代大收藏家瞿绍基瞿绍基,字厚培,一字荫棠,廩贡生。瞿氏藏书多宋元珍本、孤本及未经见之罕见本,从《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看,收录善本书1228种,经、史、子、集无所不包,著录大多宋元本,手稿孤本,足以证实瞿氏藏书质量之善。“铁琴铜剑楼”收藏乡邦文献、旧钞本和名家校本也是藏书重要特色。中央人民...褒奖了瞿氏家族为中华民族文化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文化部特颁发奖状予以表彰。
大收藏家丁麟年 大收藏家丁麟年丁麟年,字绂臣,号幼石,清代日照县人。1920年2月,丁麟年就任山东省图书馆馆长。丁麟年任山东图书馆馆长八年之久,在文物考证方面,他有独特超逸的见解和充实可靠的资料,并有多种考古著录,时人皆谓“考古家公可当之”。丁麟年撰写《三代铜器鉴别考证要览》一书,未及付印,惜在战乱中散佚。丁麟年的书法研究也颇有功力,堪称独树一帜。是当时有名的收藏家、考古家和书法家。
竟让大收藏家打了眼 今天这个故事要从从民国说起,相当年,张大千还不是很有名气,他哥张善孖比他早入画坛,在他哥的介绍下,他也认识了一些收藏家和画家,有一次陈半丁收了一套据说是非常完整的石涛的册页,当时陈半丁是北方比较大的收藏家之一,他兴冲冲的就邀请了王雪涛和陈师曾来家里面看画,这个消息不胫而走,让张大千知道了,作为石涛迷的张大千,有点坐不住,于是不请自来,登门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