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大收藏家丁麟年丁麟年,字绂臣,号幼石,清代日照县人。1920年2月,丁麟年就任山东省图书馆馆长。丁麟年任山东图书馆馆长八年之久,在文物考证方面,他有独特超逸的见解和充实可靠的资料,并有多种考古著录,时人皆谓“考古家公可当之”。丁麟年撰写《三代铜器鉴别考证要览》一书,未及付印,惜在战乱中散佚。丁麟年的书法研究也颇有功力,堪称独树一帜。是当时有名的收藏家、考古家和书法家。
大收藏家丁麟年
丁麟年(1870——1930年),字绂臣,号幼石,清代日照县(今日照市东港区)人。生于进士世家,天资聪颖,爱文好学,自幼承受严格的庭训,4岁诵读诗文,书写篆隶。19岁中举人,23岁中进士。历任户部郎中、兴安府(今陕西安康)知府等职。1912年,由陕西弃官回归故里。
1920年(民国九年)2月,丁麟年就任山东省图书馆馆长。上任后,即着手整顿、清理、编排馆内所藏图书文物,并为该馆搜集到许多出土文物,如铜器、陶器、汉画石刻等,均分类鉴定与考证;并搜集珍贵图书286种、6875册。其中明刻精本颇多,清刻各亦皆精刻初印,宋元旧籍及抄校善本有40余种,极大地丰富了馆藏。其后,他又多次为省图书馆收进各种精刻版本,成套书籍也不少,主要有《十三经》、《山东考古录》、《春秋大事表》等。他极力搜集省内乡贤书画,以有限的经费,收集尽多的作品。所收字、画,必加详细考证,分辨真伪,收馆者皆属真品。对省图书馆所藏历代各家考古著录,尤其历代传世珍贵文物,他都分别进行鉴定与考证。由于多次增置书籍,数量庞大,急需重新整编,便嘱同邑馆员丁准夫着手进行整理,使新旧藏书、文物条理井然,体例为之一新。
丁麟年任山东图书馆馆长八年之久,在文物考证方面,他有独特超逸的见解和充实可靠的资料,并有多种考古著录,时人皆谓“考古家公可当之”。“京中考古家盛君伯等,皆举公为主,以公之见为定论。故发现拓本有公三印者,其价必昂,证为真品。”丁麟年撰写《三代铜器鉴别考证要览》一书,未及付印,惜在战乱中散佚。在钟鼎文字研究方面,他也有造诣,著有《木多 林馆钟鼎款识浅释》、《殷周名器考证》等书。
丁麟年的书法研究也颇有功力,堪称独树一帜。他对历代碑帖研磨颇深,尤其汉代隶书碑帖收藏颇丰,如史晨、礼器、曹全、乙瑛与张迁等多种,其中最爱书写者为前三部,也是他善书成名的主要碑帖。他善于自撰联文,书成字画,如“读书随处净土,闭门即是深山”等,也有从《兰亭集序》等名文中集录而成的。
丁麟年一生著述很多,主要有《林馆吉金图录》、《木多 林馆丛书》、《三代名器文字拓片集录》、《日照丁氏藏器目》、《出土文物分类集录》、《山左乡贤书画甄录》等。是当时有名的收藏家、考古家和书法家。他一生治学严谨、自强不息,为后人开辟了治学之路。
1929年,因病辞职,移居青岛。次年病逝,终年61岁。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