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清代大收藏家瞿绍基瞿绍基,字厚培,一字荫棠,廩贡生。瞿氏藏书多宋元珍本、孤本及未经见之罕见本,从《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看,收录善本书1228种,经、史、子、集无所不包,著录大多宋元本,手稿孤本,足以证实瞿氏藏书质量之善。“铁琴铜剑楼”收藏乡邦文献、旧钞本和名家校本也是藏书重要特色。中央人民...褒奖了瞿氏家族为中华民族文化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文化部特颁发奖状予以表彰。
清代大收藏家瞿绍基
瞿绍基,字厚培,一字荫棠,廩贡生。自奉俭约而喜蓄书,凡宋元善本,不惜重金购之,额书斋曰“恬裕堂”。他的儿子瞿镛继续广采勤征,藏书日富,重建藏书楼。瞿氏家藏铁琴铜剑各一,又以“铁琴铜剑”为楼名,瞿镛的儿子秉渊、秉清及孙启甲等均能谨守家学,珍书如璧。延请名流精心校雠,相替镂版刊成刘镛所编《铁琴铜剑楼书目》,并仿留真谱例,印成《铁琴铜剑楼书影》、《铁琴铜剑楼丛书》,又影印宋元古籍于《四部丛刊》、《古逸丛书》中,对保护古代文献遗产功不可没。
常熟历来有藏书之风,自明代赵琦美“脉望馆”、毛晋父子“汲古阁”、清初钱谦益“绛云楼”,钱曾“述古堂”,到瞿氏“铁琴铜剑楼”达到高峰,其藏书不仅数量大,而且学术价值及历史价值珍贵。
常熟瞿氏有一种藏书精神,是很值得赞佩的。据史称:清德宗“好鉴秘识,亦以瞿氏藏书多为大内所未有者,供御进呈,以备宸览。曾有一书为德宗所赏识,欲得其书,至赏瞿氏后裔以三品京堂,并发帑币三十万两,以易其书。瞿氏后人则以先朝颁有诏书,仍不奉诏。德宗恪于祖训,竟亦无如之何。”太平天国时,兵火动乱,邑中藏书大半损毁,瞿氏后人(秉渊、秉浚)独不避艰险,载赴江北,免于兵火,后载归,虽有散亡,而珍秘之本保护未失。瞿氏藏书,平日有人管理,每岁必取出一曝,而曝书有一定时日,故所藏书,因保存与曝书得法,能历久不蠹,又因有人管理,历久不失。
就版本而言。瞿氏藏书多宋元珍本、孤本及未经见之罕见本,从《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看,收录善本书1228种,经、史、子、集无所不包,著录大多宋元本,手稿孤本,足以证实瞿氏藏书质量之善。
就校跋的价值而言,瞿氏藏书源远流长,随着藏书辗转易主,留下前后藏主和校读鉴赏有许多题跋识语,内容十分珍贵,成为瞿氏藏书重要价值组成部分。瞿启甲所编《铁琴铜剑楼藏书题跋集录》,收录元、明、清名家六十余人题跋,令人叹为观止。其中以黄丕烈、顾广圻校跋题记为最多。
就瞿氏藏书特色而言。“铁琴铜剑楼”收藏乡邦文献、旧钞本和名家校本也是藏书重要特色。曾任常熟图书馆馆长的陈文熙在《常熟市图书馆续旧书目录》(民国十八年七月编)序中说:“古里瞿氏自荫棠先生以来藏书已及五世,完好无恙。人第知铁琴铜剑楼之宋元椠本足以称雄海内,不知其先代遇乡先贤之著述,收藏亦为闳富。其恬裕堂未刊书目所载多为吾乡文献之传,而本馆之钞藏亦多数由此传写也。”
1950年1月7日,瞿济苍将其家藏宋、元、明善本书52种1776册,通过文化部文物局捐赠给北京图书馆。瞿旭初将上海“铁琴铜剑藏书楼”藏书捐献给上海市文物管理 ... 会。三月七日,常熟“铁琴铜剑藏书楼”又向北京图书馆捐赠宋、元、明善本书籍20种。
中央文化部副 ... 郑振铎代表中央人民 ... 致瞿济苍、旭初、凤起三兄弟信中说:“铁琴铜剑楼藏书,保存五世,历年逾百,实为海内私家藏书最完善的宝库。先生们化私为公,将尊藏宋元明刊本及钞校本……捐献中央人民 ... ,受领之余,感佩莫名。此项爱护文物、信任 ... 之热忱,当为世界所共见而共仰。”中央人民 ... 褒奖了瞿氏家族为中华民族文化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文化部特颁发奖状予以表彰。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常熟“铁琴铜剑楼”五世藏书,从此不再流落民间,有了最好的归宿。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