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定瓷初探 早期定瓷初探定窑是我国北方著名的窑场,素以烧造精美的白瓷著称于世,在宋代与柴、汝、官、哥诸窑齐名,被世人称之为宋代五大名窑。近年来,随着邢窑遗址的发现以及对邢、定两窑的对比研究,人们逐渐对早期定瓷有了更多的关注,并提出了不少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拟以笔者之所见,对早期定瓷作一些初步探讨。因此这一层应包含唐代早期至晚期。因此,在此之前的定窑产品即唐、五代时期定窑生产的瓷器,应属“早期定瓷”范畴。
定窑白瓷鉴定要点 定窑白瓷鉴定要点定窑白瓷的驰名始于北宋,而定窑白瓷的烧造则始于唐代。占定瓷大宗的北宋定窑白瓷,具有以下的特征:1、泪痕泪痕是指器表的流釉现象,定瓷流釉往往呈条状,宛如垂泪,故称泪痕。泪痕现象仅见于北宋定窑器,唐至五代定瓷并无此特征。北宋定窑刻花水禽纹折腹碗(标本中心栏目收藏有各式各样的定窑白瓷片,想了解更多有关鉴定的要点,赶快点击这里。
定瓷中的仿金银器作品 定瓷中的仿金银器作品定窑是我国北方最为著名的白瓷窑场,在从唐至元几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定窑的能工巧匠创造出无数令人赞叹精美作品。优质原料与成熟的烧造工艺为定窑发展造型艺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器物造型空前丰富,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模仿金银器皿的作品。“官作”即指少府监中尚署所管辖的金银作坊院。晚唐越窑、定窑瓷器中有一种造型奇特的四足罐,四条长足紧贴器腹。
宋金时期仿定窑白瓷的辨别 宋金时期仿定窑白瓷的辨别宋金时期定窑白瓷质量高、销路好,引来很多窑场仿烧,诸窑仿品各有特点,有些足以乱真。井陉窑窑址在今河北井陉天长镇等地,宋金时期井陉窑白瓷质量比较高,产品外观特征与定窑很相似,特别是印花装饰与定窑几无二致。介休窑白瓷以碗、盘最多见,宋初器物胎壁较厚,晚期受定窑影响生产印花白瓷,胎、釉均较细,比较典型的图案有婴戏牡丹、婴孩荡舟等。这类东西应当是仿定产品,不宜名之曰青白瓷。
有关定瓷碗底“易定”铭款 有关定瓷碗底“易定”铭款在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碗底刻有“易定”款的定窑碗,为五代时期物。关于“易定”的涵义,汪庆正先生和吕成龙先生均曾有过论述。刻在碗底是作为定烧标志,表示此碗是领有易州定州的统治者在定窑定烧的瓷器。所以就出现了诸如“易定”等地名款识。
“南定”白瓷的窑口及异同点之我见 “南定”白瓷的窑口及异同点之我见“南定白瓷”,是指宋室南迁后所烧的定器,简称“南定”。在中国古陶瓷白瓷体系中,“南定”是值得研究的一个新亮点。结合以上所采集的标本,就“南定”瓷的窑口以及它们之间仿定窑瓷的异同作一探讨,仅供大家参考。吉州窑和景德镇窑在南宋时成功仿烧出“定窑”,这是不争的事实。南宋时,民间常用的白瓷,大部分来自于以上二窑。
也谈“定州磁芒” 也谈“定州磁芒”定州磁芒,乃定瓷覆烧工艺所致。然而由于今人的过度猜想,使得“定州磁芒”变得模糊了起来。此说虽为判别真玉与珉之...,但于无意中却也道出了一个真实,“真玉须定州磁芒所不能伤者”,此“不能伤者”乃“定州磁芒”也,也即定瓷之覆烧芒口毛边是也。可见“定州磁芒”之呼,乃可确证为定瓷覆烧芒口之宋时称呼矣!
真品定瓷价几何? 未来定瓷的收藏价值如何?由于瓷质精良、色泽淡雅,纹饰秀美,定瓷被选为宫廷用瓷,身价大增,风靡一时。文章开头所提到的那件北宋定窑黑釉鹧鸪斑就是一件黑定精品,其成交价是白定最高价格的3.3倍。境内外价格的差异,也是这件北宋定窑黑釉鹧鸪斑五年来能稳坐拍卖价格头把交椅的原因。
定窑文化特征及工艺形成 定窑文化特征及工艺形成编者按:定窑鉴定是一项很繁杂的事情。千百年来,淋釉一直被认为是鉴别定窑真伪的一大特征,而被仿制者抓住不放。结果,最能表现定窑艺术个性和传达人文精神的特征遽然消失。今天看来,它已成为体现定窑艺术品位及其价值不可缺少的文化特征,具有名副其实的大朴不琢之美。
唐宋时期定瓷的生产及其影响 唐宋时期定瓷的生产及其影响一、定州作为唐宋时期重要瓷器生产地的形成瓷器...在唐代以前罕见记载,今人论述瓷器生产也多是从宋代五大名窑说起。可见唐初瓷器...水平业已达到很高的水准。据《曲阳县志》记载,后周显德四年,时任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兼殿中御史冯翱,还兼任瓷窑商税务使,说明在五代时定瓷的发展已引起统治者的注意,并已设置专门官员开始征收瓷器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