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之战

河西之战是谁指挥的?河西之战的过程

  收复河西失地,恢复秦穆公时期的霸业是秦献公、秦孝公两代国君的愿望。早在秦献公时期,秦国与魏国为争夺河西地区发生多次战争,其中秦国在洛阴(今陕西省大荔县西南)、石门山(今山西省运城市西南)、少梁(今陕西省韩城市西南)三场战役中取得胜利。经过商鞅两次变法后的秦国国力强大...

战国时第一个“霸主”:魏国盛衰转折的几次大战

 战国时第一个“霸主”:魏国盛衰转折的几次大战  【河西之战】  周威烈王七年至十八年(公元前419-前408年),魏军攻取秦国河西地区(今山西、陕西间黄河南段以西地区)的大规模作战。  魏国位于今山西西南、陕西东部及河南中部北部地区,...

秦穆公和秦孝公的关系 秦孝公嬴渠梁

嬴渠梁(公元前381~公元前338年),战国时秦国国君,即秦孝公,公元前361年即王位。 秦孝公即位之初,秦国经济、文化都比中原的国家落后。他雄心勃勃想恢复300年前先祖秦穆公的霸业,在即位的第二年,就发出征求贤能人才的文告,宣布谁能使秦国富强,就封给高官,赏给土地。求...

夏启是帝还是王?夏启夺天下的故事,夏启攻河西之战

夏启是帝还是王?夏启夺天下的故事,夏启攻河西之战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帝王夏启  启(生卒年不详):也称夏启、帝启、夏后启、夏王启,他是禹的儿子,夏朝的第二任君王,前1978年―前1963年在位。其母是涂山氏族的女子。儿子至少有五人,其中有太康及中康。根据《竹书纪年》,...

浅谈霍去病的河西之战和河西走廊

霍去病在穿插分割并包围这些部落后,很轻易的就迫降了他们,并不抢掠他们的财产与子民。匈奴伊稚斜单于得知浑邪王、休屠王两战两败,丧失河西绝大部分地区,十分恼怒,要对他们严加惩处。汉武帝恐其中有诈,令霍去病率1万骑兵前去受降。这就是有名的河西四郡,加上敦煌以西的阳关和玉门关,史称“列四郡,据两关”。

唐朝民族英雄张议潮,抗击吐蕃开拓疆土4000余里

>青海大非川之战,唐朝与吐蕃的战争全面爆发。>781年,抗击吐蕃多年的重镇沙州沦陷,河西走廊全部丢失了。>03>公元848年,一个民族英雄挺身而出,举起了反抗吐蕃残暴统治的义旗。>此人名叫张议潮。>张议潮立刻派遣使者向唐朝京师长安传报沙州光复的捷报,并意图联系朝廷两面夹击吐蕃。>04>再说张议潮送走信使后,迟迟等不到朝廷共同打击吐蕃,光复河西的消息。>并下诏封张议潮为归义军节度使,统领十一州。

窦融辛苦打下4000里江山,为何却无偿送给刘秀?

王莽篡汉后,窦融一度为其效力。当时,窦融手握河西五属国的羌胡骑兵,兵力最雄厚,因此被一致推选为大将军,成为河西4000里江山的主宰。然而窦融心向统一,面对王位的诱惑,却能坚持自我。从此以后,窦融成为中国大一统和反对分裂的政治象征。

河西之战汉 ... 此战略把匈奴打没脾气,预示了匈奴大势已去!

匈奴是全民皆兵,听起来不错,但死兵就是死民,这仗没法打了,可以说河西之战,霍去病彻底把匈奴打没脾气了。以往匈奴卡住了河西走廊,就能西面控制整个西域,东面威胁关中长安,河西走廊本身又是水草丰美之地,战略地位绝对重要,所以匈奴失河西失朔方失河套,便基本解除了对汉朝的威胁,也预示了匈奴大势已去了。河西之战的大胜让汉武帝做到了立威,而使匈奴大单于失去信,这一来二往,国运气势就已经变了很多了。

商鞅对秦国真的那么重要吗?其实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他

在秦国,大良造主掌全国政事,辅佐秦王治理国家。如此位高权重,当是锦衣玉食,养尊处优才对。而商鞅此时却是狼狈不堪,面色惶恐。他急匆匆的进入边关,来到一家旅店外,想要住宿一晚,明日出关。结果却因为拿不出住店需要的凭证,被店主拒之门外。

攻城容易守城难,看汉武帝在河西走廊的经营之道

汉武帝分别于元狩二年的春、夏两季派骠骑大将军霍去病出陇右征匈奴,打败了盘踞在河西走廊的匈奴浑邪王、休屠王,歼敌四万,浑邪王被迫降汉,河西地区终于纳入汉朝版图。修筑关塞汉王朝为增强在边境地区的防御力量,因地制宜,依据河西走廊的地形、地势等特点,在大约三十年的时间里分段修筑了河西边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