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

明朝著名书画家沈周的简介 沈周的代表画作是什么历史名人

沈周是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沈家世代隐居吴门,居苏州相城。父亲、伯父都以诗文书画闻名乡里,沈周一生家居读书,吟诗作画,优游林泉,追求精神上的自由,蔑视恶浊的政治现实,一生未应科举,始终从事书画创作。文征明因此称他为飘然世外的“神仙中人”。沈周在元明以来文人画领域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沈周的代表画作《庐山高图》是沈周祝贺老师陈宽70寿辰而创作的巨幅山水。乡里有嫉恨沈周的人,将他的姓名告诉郡守,就被抓。

王蒙《苏联祭》

王蒙《苏联祭》  “苏联就是我的十九岁,就是我的初恋,我的文学生涯的开端。”——《苏联祭》  《苏联祭》,王蒙著,作家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29。00元  对“苏联”这个词汇,中国人的敏感一定...

为什么这位14世纪的中国艺术家要重生

2011年6月,保利拍卖行在北京举行的古代书画春季拍卖会上,一幅悬挂画卷以6210万美元成交,创下了中国艺术品拍卖的新世界纪录和14世纪艺术家的绘画纪录,王蒙。可以说是同一位艺术家更重要的作品,可以在“中国山水画的风格:元代遗产”中看到,这是目前在史密森尼更自由的艺术画廊展出的作品。本次展览以元代为重点,因为当时出现了几种新的主要风格,这是蒙古人在中国掌权的动荡时代,也是外国人首次占领中国。

今日又要遭水厄了!

在南北朝时期,喝茶这样风雅的行为曾经一度被称为“水厄”。“厄”者,困苦、艰难也,却如何与喝茶扯上了关系?原来在晋惠帝司马衷时代有个叫王蒙的人,特好饮茶,相识者凡从他门前经过,只要被他发现了,必请进去喝上一阵,碍于面子,相识者只好舍命相陪。久而久之,士大夫们一听说“王蒙有请”,便打趣道:“今日又要遭水厄了!”王蒙喝茶能够喝得让人落荒而逃,确实是不简单。

《清渰垂钓图》神出鬼没意何在

《清渰垂钓图》神出鬼没意何在2005年9月5日《东方早报》载李静《王蒙将易地拍卖》一文称:“一幅元代画家王蒙的《清渰垂钓图》将于9月20日在纽约佳士得‘中国陶瓷及工艺精品’拍卖会中出现,估价为70万—90万美元,而其在今年香港佳士得春拍的图录中和拍前宣传中也能见到。据悉,此作正是在香港拍卖前夕临时被改在纽约拍卖的,沉寂了近4个月后被寄予众望。”大藏家的收藏,足令《清渰垂钓图》身价剧增。

明代浙派绘画之出现及其发展探析

明代浙派绘画之出现及其发展探析中国绘画风格的演变呈现出有趣的节律。明代浙派的出现正是这一现象的典型代表。元代时光短暂,且统治者也不太过问绘画活动,致使这一传统仍在浙江一带流行发展。因这些人大多来自浙江一带,故被称为“浙派”,其中以戴进为领军人物,开创了绘画史上以地域为派的先例。人体而言,从明初起,浙派便开始兴起并逐渐占居了明代画坛主流地位,直至明中期,这一画派势力仍很大。

明末清初的古董商人(下)

明末清初的古董商人(下)另外,还有一类古董商人虽然鉴定水平极高,但在收藏界和同行之中的口碑极差,堪称是“不法商人”。另外,我们现在所读到的明末清初的许多书画著录著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中所记录的内容十之六七是有这些古董商人所提供的,他们在无意之中也扮演了文化传媒者的角色。现在有许多中外艺术史或文化史的学者专家,开始注意研究明末清初历史上的古董商人和“居间人”这一特殊的商人群体了。

陆俨少——超世俗的诗性追求

陆俨少——超世俗的诗性追求陆俨少生在中国急速现代化的时代,而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世俗化的过程。古代山水画特别是古代文人山水画,始终具有一种超越世俗的诗性追求——即人与自然,心与物,道、技与造化合一的追求。为了赋予世俗题材作品以超世俗的诗性,他有时采取“以古为今”、“以古喻今”的方式。

王蒙《青卞隐居图》赏析

王蒙《青卞隐居图》赏析《青卞隐居图》卞山,在画家王蒙的家乡吴兴西北十八里处,那里山高林茂,景色幽美。王蒙《青卞隐居图》作于1366年4月,据画上收藏印推测,这幅画是赠给表弟赵麟的。《青卞隐居图》是在狭长的画幅内,表现出卞山从山麓至山顶的雄伟奇特的景象。《青卞隐居图》明代画家董其昌认为是“天下第一”的山水画,历代许多画家被这幅画的气势和笔墨所折服,尤其是笔墨显示出王蒙技法的丰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