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王蒙《苏联祭》

  “苏联就是我的十九岁,就是我的初恋,我的文学生涯的开端。”——《苏联祭》

  《苏联祭》,王蒙著,作家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29。00元

  对“苏联”这个词汇,中国人的敏感一定仅次于有过“苏联”生活经历的俄罗斯人。同时,“苏联”,也是不管东方还是西方作家都格外关注的国家。因为,苏联意味着太多说得清或道不出的内容。纪德有过《访苏联归来》、罗曼·罗兰写过《莫斯科日记》,米兰·昆德拉的小说里有过“苏联”这个令他不快的沉重意象。不过,纪德和罗曼·罗兰无论如何都是“他者”姿态,昆德拉把苏联当成是闯入和打乱捷克生活秩序的“外来者”。只有中国人,特别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读过苏联文学、唱过苏联歌曲、背诵过高尔基、奥斯特洛夫斯基小说片段的中国人,把自己的青春、爱情和文学理想托付给苏联的“中国青年”,才会把“苏联”看成是一个让他们热血沸腾、无比灿烂的所在。上世纪末“苏联”作为一个国家消失之后,“苏联”情结再一次成为人们热烈讨论的话题。王蒙,一位写过《青春万岁》的作家,一个始终关注着政治、文化潮流的知识分子,把“苏联”作为自己的写作对象,是再正常不过了,他的声音,可以代表一代中国人对苏联的感情,他的笔力也能够表达出大多数中国人对苏联的印象、回忆和反思。正因此,当我看到醒目、扎眼的书名《苏联祭》以及它的作者“王蒙”时,第一感觉就是,写这样的书,的确非王蒙莫属。

  我特别认同书的最后由俄罗斯汉学家谢尔盖·托罗普采夫作出的评价,他十分准确地把握了一个中国作家面对“苏联”时的感受:“1984年他(王蒙)第一次来到我国,那时,这是苏联;二十年后,他第二次来到我国,这时,它已不是苏联,是俄罗斯。他两次访问的是一个国家还是两个国家?看过他写苏联与俄罗斯的文章后,我明白了——实际上他访问的不是苏联,也不是俄罗斯,他访问了第三个地方——就是他本人的青年,他的爱情,他的‘桃源’。”事实的确如此,我遇到的曾在五六十年代度过青春期的中国作家,大都会表达出比游览欧美国家更强烈的造访俄罗斯的愿望。我知道,对这一代人来说,去俄罗斯寻访,与其说是想看一个超级大国的风貌,不如说就是想去怀旧,去捡拾曾经阳光灿烂的青春,那可能是由手风琴、红场、革命语录、“喀秋莎”、“山楂树”等意象组合而成的心中“桃源”,是把青春、理想、爱情、奉献的情感基调重新调到最高处的强烈愿望。王蒙的《苏联祭》可以说是这种“怀旧”与想象的代言书。

  随意捡拾《苏联祭》中的字句,都可以看出“苏联”在王蒙心中的分量和意味。“苏联就是我的十九岁,就是我的初恋,我的文学生涯的开端。”(P21)“没有哪个国家像苏联那样,我没有亲眼见过它,但我已经那么熟悉,那么了解、那么惦念过它的城市、乡村、湖泊——”(P54)“游历苏联是一次灵魂的冒险。因为再没有第二个外国像这个国家那样在我少年时代引起那么多爱、迷恋、向往,后来提起它来又那么使我迷惑、痛苦乃至恐怖。”(P55)“那时候(50年代——笔者注)我想,人活一辈子,能去一趟苏联就是最大的幸福。”(P86)这是一代中国人共同的梦想,也是他们至今无法排释的情结。正是这种特殊的心理积淀所致,当王蒙踏上苏联时,他寻找的实际是自己曾经在想象中、在梦中已经去过多次的地方。他来到俄罗斯,一样是在找寻那些没有改变或已被改变的心灵印迹。所以,“内心体验”比之“开眼”更让作者揪心。即使苏联再辽阔、再广大,在王蒙这一代中国人心目中,就是高尔基、保尔·柯察金和“喀秋莎”生活的地方。这是一种类似于朝圣,又比朝圣多了几分亲切的旅行。

  问题是,王蒙找到了这些梦想了吗?我能看出的是,不管王蒙在苏联、在俄罗斯看到什么,他的眼光都不是批判的,冷峻的。心怀敬仰,充满理解,是他这些文字的基调。所以,他看莫斯科,不但觉得像北京,而且觉得“大气”。从莫斯科到圣彼得堡,俄罗斯大地上的一切都具有“存在”的“合理性”。一个人不是带着感情去看世界,就不会得出这样的结论。特别是,“苏联”的文学、歌曲、电影这些“非物质文化”,对一位中国作家的打动甚至超过了有形的自然风光。很明显,与苏联相关的艺术已经成为作家深入骨髓的一部分,面对“世纪印象”这样大得无法下笔的题目,作家想到的是苏联和苏联的文学。因为苏联的文学“表现的是真正的人,是人的理想、尊严、道德、情操,是最美丽的人生”。(P175)我也很留意王蒙在面对俄罗斯时的感受,在我看来,作家仍然是在用“苏联”的眼光来看“前苏联”的新气象。他并没有从政治上做过多的评价,对这个“改名换姓”的心中偶像一如既往的感情依然没变。这是很让人感慨的。

 

  王蒙这些文字不是一次写成,前后的时间跨度从“苏联”到俄罗斯,但他的感情没变,看世界的眼光和出发点没变,所以所有这些文字,用《苏联祭》来统称,形成一部完整的关于“苏联”的“祭奠”是恰如其分的。苏联完结了,但心中的理想没有沉沦,因为还有中国,正如作家所言,“苏联是苏联,中国是中国。”(P175)心中的愿望和前行的道路仍在。对于许多怀有“苏联梦”的中国人和不懂苏联但心中仍然怀着理想的中国人来说,这是一本有益的读物。

王蒙《苏联祭》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南京大屠 ... 时,200个老百姓,在逃难途中,遭日本兵全部枪 ...

    1937年12月,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极其「”悲痛”的日子。在这一个月内,我们的祖...亲,遭遇了奇耻大辱。作为她的象征,当时的中国首都南京城,被海外东瀛日本,强行攻占了。1840年中国清朝...,为了挽救因...泛滥,而带来的国民综合素质下降,以林则徐为代表的官员,执行了「”虎门销烟”,向毒害中国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的...「”宣战”。然而中国...对自己百姓的自救行为,招来了外族既得利益集

  2. 从曹植的《洛神赋》,看其对后世艺术创作的影响程度?

    虽然在储君的争夺中,曹植没有能够胜过曹丕,但在文学领域,他绝对是曹家最为出色的人,后世很多人对于曹植的评价都非常高,其中谢灵运更是直接就表示「”天下才共有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三国剧照可由于三国以及后来南北朝的乱战,使得曹植的很多文章都没有流传下来,不过他还是有部分作品能传世,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洛神赋》,这篇文章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传世名篇,对于后世的艺术创作产生很大的影响。曹植《洛神赋》洛神又称

  3. 他用一支笔复活了麦田里的汉魏洛阳城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当陇海铁路线的乘客,穿过洛阳市区与偃师之间的一片麦田时,很少有人知道,窗外曾经有中国古代最辉煌的都市之一——汉魏洛阳城。

  4. 不平则鸣,看看柳宗元的文学创作修炼手册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解人,世称柳河东。后人对柳宗元的认识和纪念,主要缘于他的文翰和思致。

  5. 面对妻子遭日军 ... 丈夫要冲出拼命 被人按在地上 不要害死大家

    日本军官要求日本士兵到门口给他把门,自己将房门一关对这名中国女子进行了...。在日本军官将房门关上的一瞬间,被赶到门外的这名漂亮中国女子的丈夫,看到房间里发疯一样在日本军官面前挣扎的妻子,急得要冲上去和日本人拼命,实在无法忍受自己的妻子在自己面前遭受日本的...,而自己却无动于衷。但就在这名丈夫要冲出人群的时候,旁边的其他难民却将他死死按住,并压在身下叫他不要冲动!

  6. 读书人在古代地位高吗?其实不然,看他们三个就知道了

    文/晨曦水滴人生感悟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识字,历来被人们看做是高端的行业,端坐庙堂之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为世人所津津乐道。

  7. 日本最敬畏的中国人,受日本军神一生参拜,却在中国不温不火

    我们都知道,古今往来,我们跟日本向来都是恩恩怨怨,就在一百多年里,日本多次向中国发起战争,使得中国百姓民不聊生。但是日本人却对中国一个人物非常尊敬,并且是已经到了敬畏的地步了。1997年,日本早稻田大学在日本做了一个调研,目的是为了了解日本人心中最敬畏的中国人。

  8. 《红楼梦》中的灯谜有什么作用呢?

    灯谜,又叫猜灯谜,它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一门传统的综合性语言艺术。从现有的古籍记载当中,我们可以知道,自先秦以来,在许多生活领域里,都有谜语这一语言形式的运用:人们用比喻、借代、描绘、字形离合等...制成谜语,用来劝谏、讽喻统治者,在外交上达到自己的目的;或者用谜语来暗通情报,掩人耳目;文人之间也会用谜语来相互戏谑等。

  9. 这三个中国人被日本封神:一人受日本军神崇拜,一人使日本崛起

    不过,对于中国人,自古以来,很多日本人都是非常佩服的。其实,还有三个中国人,也被日本人神话。不过,中国先人的思想和智慧得到日本人信服,也说明了中国祖先非常了不起。现代以来,日本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他们善于学习,善于反省,一举成为世界强国。

  10. 唐德刚访谈李宗仁:口述内容删得太多,李宗仁竟有些不痛快

    《李宗仁回忆录》,唐德刚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唐德刚用力最深的是《李宗仁回忆录》,足足访谈了七年。与胡适的严谨不同,李宗仁的口述可以说是滔滔不绝、鱼龙混杂,如何取舍便成了难题。

随机推荐

  1. 为什么冰岛的圣诞女巫比克劳普斯更酷(更可怕)

    那些喜欢在节日里阴暗面的人最近过得很好,这要归功于Krampus的迅速流行。这个有角有蹄的日耳曼怪兽曾经是圣诞节传说边缘的神话人物,现在已经成为美国的主流。在大城市的街道上,有许多克拉姆普斯...队伍,大批商品涌入,带着他那长长的舌头,令人毛骨悚然,还有一部由亚当·斯科特和托尼·科莱特主演的关于他的恐怖电影《圣诞魔王》《圣诞魔王》《圣诞魔王》《圣诞魔王》,而克拉普斯可能是节日恐惧之王,他的粉丝们可

  2. 求智慧

    一位年轻人拜访贤人求教智慧。“年轻人啊,请随我一起来。”走到湖边,贤人毫不犹豫地跨进湖里,向湖的深处走去;年轻人无奈,只好跟随在贤人后面。湖渐渐深起来,水浸没到年轻人的脖子,可是贤人毫不介意年轻人那恐怖的目光,走得更远了。不久,贤人又默默地转回身,回到湖岸边。贤人慢慢地训谕道:“正是如此啊!要想求得智慧,就要像沉入水下时想得到空气一样强烈,才能获得啊。”

  3. 石湾陶瓷史:浓缩的中国民俗文化百科全书

    从...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是石湾陶瓷的萧条期。石湾陶瓷的腾飞是从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开始的。石湾已成为全国主要的陶瓷综合生产基地,墙地砖产量占全国的1/3还要多。因此有人称石湾陶塑题材"堪称为一部浓缩的中国民俗文化百科全书"。

  4. 易祈文化:2019年12生肖情感运势预测

    夫妻之间在2019年会发生较多的吵架、冷战,其实双方只要把握好吵架的底限,那也是情感沟通的另类方式,吵吵更健康。但是红鸾星入命,又有凶星添乱,正桃花烂桃花齐飞,多人追求的话,你要保持头脑情绪,看清自己想要什么,拒绝不当诱惑,多听情感经验丰富的亲友建议,找一个合适的对象来开展恋情。

  5. 苦姓男孩姓名大全_姓名测试

    苦俊材苦研淇苦正翔苦枝琪苦润邦苦雨牧苦凌宇苦薪亦苦黎如苦志华苦二苦源苦韵苦艳平苦恩泽苦翌晨苦兵苦惜苦令成苦璐巍苦风敏苦思柳苦寿观苦馥蔓苦宏希苦芳波苦燃苦留根苦先通苦传铭苦基华苦沁彤苦富淇苦程远苦金水苦梓涵苦琛琛苦曼莎苦苏芯苦姚彗苦天蓝苦瑞远苦立强苦斌苦田蔚苦玮奕苦镜竹苦一菱苦忠永苦岷苦隶丰苦逸澜苦金岭苦菁蔹苦玉涛苦慧鑫苦远静苦李旭苦雅苦时雨苦子瑞苦缘熙苦雨萱苦锦旭苦奇伟苦非苦笑苦正雨苦红飞苦潇洋苦

  6. 九大帝王名句,唐太宗的神武,李后主的诗意,宋代帝王的天地之别

    书接上文,之前我们讲了秦汉时期的帝王名句,今天我们来聊聊唐宋时期的帝王名句。从此以后,魏征被成为钱谷人镜。对于皇帝李煜,这里就不多的诋毁了,还是来说说诗人李煜吧,他留下了很多经典的诗词,摘抄几句大家耳熟能详的吧。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刘宋顺帝刘准,幼年继位,在他13岁的时候,权臣萧道成要求还是孩子的小皇帝刘准禅位,并且派部将王敬则率军进宫。

  7. 西宁东关 ... 大寺_宗教信仰

    西宁东关...大寺中国...教著名...寺。坐落在青海省西宁市东关大街,故名。据寺内《重建西宁大寺碑记》记载,该寺“创自明代,毁于兵燹”。寺的正门为一大两小的绿色西式大门,高10米,宽15米,门顶横幅匾额上书有“西宁东关...大寺”。为中国“西北四大名寺”之一。寺内现存有明太祖朱元璋所赐的“至圣百字赞”,立有现代书写刻制的《重建西宁大寺碑记》等石碑3座。1987年创办的青海省...教经学院设在寺内。...教历_宗教信仰

  8. 轮回真实案例:讨债的女儿

    轮回真实案例:讨债的女儿个案,女,34岁,06年离异,因为丈夫不断有外遇,有两次宫外孕经历。04年又发生了第二次宫外孕,手术几个月后,丈夫开始在外面频繁找情人,对妻子的指责不予承认。一次,个案悄悄跟踪丈夫到了医院,在妇科病房,一个患宫外孕的女子躺在病床上,丈夫是去探望她的。老师再引导个案回到第一次宫外孕晕倒时,当时围着个案的几个人就是战争中她...害的人,他们最恨个案,是来向她讨命债的!

  9. 梦见拍马屁

    周公解梦梦见拍马屁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拍马屁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袁崇焕为什么要 ... 毛文龙?他究竟是对是错

    在袁崇焕...毛文龙这件事上,网上有不少声音认为,袁崇焕不该...毛文龙。当袁崇焕...了毛文龙的消息传到京城的时候,估计崇祯皇帝第一个念头就是:魏忠贤又复活了!他先是假意安慰袁崇焕,认为袁崇焕...毛文龙...得对。>当年,崇祯皇帝为什么一定要...掉魏忠贤?现在袁崇焕不向崇祯请示报告,不经过崇祯皇帝批准,就擅...掉毛文龙。>所以说,袁崇焕...了毛文龙,如果他得到崇祯的鼎力支持,意味着他可以成为这样一个强势人物。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