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琢淬砺 马丹阳跟随王重阳及丘长春、谭长真二师弟离开全真庵,同赴昆嵛山,居于烟霞洞修炼。金大定九年五月五日端午节,孙氏舍弃儿孙与家产,入金莲堂正式拜王重阳为师,随王重阳出家修道。岂知这让尚未泯灭羞耻之心的马丹阳遭受重创。王重阳认为,他执于荣誉感与羞耻心的人我之相,是修真中的世俗孽缘。
王重阳之桥边了万缘(2) 王重阳又叫玉娃添酒上来。到了次日,二乞丐起身告辞,王重阳送出村外,却感恋恋不舍,于是又往前送了几步。正走着,猛见一座桥梁挡路,王重阳暗想,村前疃后原无桥梁,回头望大魏村却看不见了,甚觉奇怪。王重阳正在疑惑之际,忽听无心昌喊道:“孝廉公快来。”王重阳再回头看时,却见二人坐在桥头。王重阳趋步上桥,无心昌说道:“孝廉远送,当酬一酒。”王重阳正欲昏昏睡去,却见金重和无心昌匆匆离去,王重阳忙起身追赶。
王重阳之巧遇钟吕(1) 青年时的王重阳赤面长须,目长于口,形质魁伟,行为狂放,任气而好侠。但是,异族统治的残暴,以及黎民百姓在纷飞战火中的困苦,在少年时期的王重阳心理上,却投下了浓重的阴影。后来,王重阳参加文官考试,由于得罪了考官,没有考中。王重阳觉得言出有理,遂不复问。王重阳即将空房打开,二乞丐入内住下。王重阳转回厅堂,让家童玉娃拿了些饭食出来,送与二乞丐充饥解渴。
活死人墓 王重阳在南时村掘地为穴,四周封高数尺,上书“活死人墓”,又自号王害风,在活死人墓外挂上“王害风之灵位”的牌子。在活死人墓里,王重阳遵照师傅吕洞宾的嘱咐,研读道书及儒释经典,潜心修道。在此期间,王重阳与宁伯功交往密切,他们相互参学切磋,在一起交流修炼心得,王重阳在活死人墓里做诗三十余首。
东海捉马去 王重阳在大火旁,边狂舞边高声喊道:“我要到东海捉马去了!”他挥毫在上清宫大殿侧壁上题写了《题上清宫壁》诗一首:丘谭王风捉马刘,昆嵛顶上打玉球。他把自己这次出行山东传道,将要招收的弟子的姓氏提前公之于众,真是玄中之玄,奇中之奇!因为王重阳此前根本没有去过山东,又没有人和他联系过,在以后的传道过程中,又怎么一定是“丘、谭、马、刘”会成了他的弟子呢?
全真庵 王重阳来此竟直指鹤落处为结庵之地,马员外更是惊异。茅庵筑好后,王重阳将庵名取为“全真”,并将其书于庵上。次日王重阳为马员外更名为钰,字玄宝,号丹阳子。王重阳在马丹阳家住下来后,千方百计地说服这对夫妇弃家入道。但王重阳在全真庵大力宣道扬教,惊动了宁海全州和附近州县的民众,前来听讲和看热闹的,每日络绎不绝。王重阳在全真庵宣教两个月后,二十岁的青年丘处机,自昆嵛山前来拜师入道。
芋栗分化 尽管如此,夫妇二人一直都在尽心款待王重阳,从不怠慢。马丹阳夫妇将信将疑。于是马丹阳夫妇与王重阳商定,将全真庵筑以环堵,把王重阳环锁在庵内百日,起初每日只送一餐,每旬送一梨。一个月后,每六日只给王重阳送芋栗各六个,每旬送梨递增一个,隔窗送进。后来王重阳又每六日赐芋栗令夫妇二人吃,思其寓意乃是:芋栗即遇离,遇而分离之意。栗子甘甜美芋头,翁母同张口。芋栗今番六次餐,美味常开口。
周伯通得不到先天功,是王重阳骗了他!南帝无意给出答案 因为王重阳之所以不教授周伯通先天功,其实是骗了他。此前那么长时间里,为何王重阳没传周伯通先天功?王重阳和段王爷交流武功时,周伯通这个长不大的孩子又闯祸了。周伯通和段王爷的皇妃发生了男女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