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坎坷不平的生活之路,不仅未使程邃动摇从艺的信心,恰恰相反,使他对艺术事业更加矢志不渝。然而,万紫千红的艺苑里,程邃更为檀长的,则是篆刻艺术。正是此时,程邃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异笔突出,成为篆刻的一代宗匠,为“皖派”的中流砥柱,在我国印坛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其艺术流派世人谓之“皖派”,影响深远。此外,程邃还能识奇字,善鉴别,名画、古器等家藏甚多,且有不少名迹。
[名家名品] 程邃
清 千岩竞秀图(黄宾虹旧藏)
清 山水册之一 纵35.7厘米 横57.5厘米
清 山水册之一 纵25.6厘米, 横33厘米
清 山水册之二 纵25.6 厘米,横33厘米
清 山水册之三 纵25.6厘米, 横33厘米
清 山水册之四 纵25.6厘米, 横33厘米
清 山水册之五 纵25.6厘米, 横33厘米
清 山水册之六 纵25.6厘米, 横33厘米
清 山水册之七 纵25.6厘米, 横33厘米
清 山水册之八 纵25.6厘米, 横33厘米
清 山水册之九 纵25.6厘米, 横33厘米
清 山水册之十 纵25.6厘米, 横33厘米
清 山水册之十一 纵25.6厘米, 横33厘米
清 山水册之十二 纵25.6厘米, 横33厘米
清 千岩競秀图轴 纵29.5厘 米,横22.7厘米
清 柱杖回头图轴 纵52厘米, 横45厘米
程邃(公元1605——1691年)字穆倩,别号垢道人,江东布衣,出生云间,明末诸生,歙县人。是明末清初的篆刻家、画家,穆倩工诗文,善书画,尤精篆刻,是“皖派”篆刻的主要代表作家之一。著有《会心吟》、《箫然吟》等诗集。
明末清初,社会动荡,矛盾丛生,狐朋狗党,狼狈为奸。程邃为人,诚实正直,品质端慤,崇尚气节,不与阮大铖、马士英等奸党同流合污,而和清初著名的戏剧理论家李渔、大学者朱彝尊交谊甚契,结为挚友,为此招来不少横祸。他曾因议论颇关朝廷之事,被流寓白门十余年。嗣后又因说了“马士英眼多白,必将乱天下”等语,再遭马士英、阮大铖之流的中伤迫害,幸得陈子龙的调护,才免遭毒手。
坎坷不平的生活之路,不仅未使程邃动摇从艺的信心,恰恰相反,使他对艺术事业更加矢志不渝。他和淮安的万寿祺,同师事陈徵君,诗文、书画、金石,无不精究,为明末书法家黄道周所器重。他的诗文,信笔写就,若不经意,幽涩奥折,自成一体,曾作浩歌一篇,杜濬、魏禧、朱彝尊等均为之序跋。行书、隶书、篆书俱佳,颇负盛名。穆倩善作山水,主张以画抒情,曾在一画上题道:“仆性好丘壑,故镌刻之暇,随意挥洒,以泄胸中意态,非敢云能事者也”。他的画,纯用枯笔渴墨,模糊蓊郁,苍茫简远,乾皴中含苍润,别具韵味,古人给予很高评价。杨孟载曾评论:“黄子久画,如老将用兵,不立队伍,而颐指气使,无不如意,惟垢道人能之”。王昊庐亦称颂:“张璪有生枯笔,润含春泽,乾裂秋风,惟穆倩得之”。
然而,万紫千红的艺苑里,程邃更为檀长的,则是篆刻艺术。我国印坛,自明代中叶何震开创“皖派”篆刻以来,一扫宋元时期屈曲乘缪的旧习,金石篆刻一片生机,流布海内。但后世的学文(彭)、何(震)者,没有求得其雅正秀润之长,而拾得其板滞近俗之短,做摹蚀削,毫无韵致。正是此时,程邃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异笔突出,成为篆刻的一代宗匠,为“皖派”的中流砥柱,在我国印坛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程邃精研秦、汉古玺,多以大篆入印,运刀法自汪关的冲刀法,而凝重有过之,能充分表达笔意。治印力变文、何旧习,始创朱文仿秦子印。其作品章法严谨,布局匀称,笔意奇古,园转勤遒,饱满厚实,恣肆豪放,独树一帜,蔚成宗派。其艺术流派世人谓之“皖派”,影响深远。
此外,程邃还能识奇字,善鉴别,名画、古器等家藏甚多,且有不少名迹。这对他在印坛上有所建树,起了无形的作用。其子五人,仅次子以辛(字万斯)能传其业。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