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原因促成了斯诺赴延安采访? 斯诺1936年7月的延安之行是此书的基石。几乎在斯诺考虑采访红区的同时,出版商就不断要求活跃的斯诺去尝试采访红区。显然,在出版商的推动下,斯诺加快了去延安的步伐。此举还引起史沫特莱的不快,因为她也想去延安。1992年,武际良指出:他(斯诺)立即提出去红区采访的要求。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发表后,其影响达到甚至超过了...的预期,在中国和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红军和...的伟大形象树立起来了,一批批年轻人从各地开赴延安。
外国人眼中 ... 什么样?日本人曾认为是大胖子 因为《红星照耀中国》,世界开始知道...是一个怎样的人,中国...的领袖是一个怎样的人。“当时,日本自以为是最了解中国红军的,但是在这篇文章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主席...是一个胖子。”这张照片传入支持国共合作的苏联后,就有人分析这是...。可见,从1927年这张合影开始,无论是介绍中国革命的小册子,还是...个人传记,...的形象都不是一个胖子。
中译本《西行漫记》何时发行 西行漫记1939年12月,埃德加-斯诺著的《西行漫记》之中译本出版。伦敦维克多·戈兰茨公司1937年的英文版原名是《红星照耀中国》,上海复社翻译出版时改名为《西行漫记》,该书是作者于1936年6月冒险采访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根据地的记录,是第一部忠实地报道红色根据地实况的长篇作品,绝大部分素材来自作者采访的第一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