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神折花》 ... 真人张伯端的道家故事 神游折花,神话传说。他八十岁时,在成都遇青城丈人传给内丹秘诀,方才悟入真道,炼功积久,于是达到玄妙境界。《游神折花》张伯端,天台人,是北宋的一位高道。张伯端到琼花前时,和尚先到了,二人绕花三匝,伯端说道:“今天与和尚各折一朵花回去,以作纪念。”张伯端却拿出琼花来,与和尚一起笑着赏玩。后来张门弟子问起:“师父和禅师一起神游折花,为什么结果不同?”
从道家的养生观来看中国传统书画 从道家的养生观来看中国传统书画近年来很多人认识到从事中国传统书画容易长寿。从道家的养生哲学看,书画家的长寿现象并不是偶然的。可以说,道家哲学观集中体现了中国书画家的生命境界与艺术审美。道家认为,气聚则生,气散则死。这与道家的养生哲学是相通的:静心、养气,做到爱气、守气和贵气。这也又一次解释了中国书画大师长寿的原由。
浅谈明式家具与道家思想的关系 浅谈明式家具与道家思想的关系以前,经常在设计杂志上看到以“中国椅”命名的家具作品。明式家具是我国传统家具的代名词,其设计的经典为古今中外世人所喜好。道家思想是中国最为重要也是最有影响力的哲学思想之一。古往今日的中国艺术家主张师法自然以至师心,便是道家思想的的力量。明朝之所以出现书法大家文徵明、祝允明、画家唐伯虎、文学家李梦阳、科学家徐光启等人,无不与道家思想有着很大的联系。
为什么说《易经》是一种人工编码系统 为什么说《易经》是一种人工编码系统《易经》的三大法则是什么_民俗预测《易经》中的八卦、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艾是由阴阳两种卦符组成的,并配有卦辞和爻辞进行文字说明,具有严密、完美的内码数理结构,是人类目前所知的上古文明中层次最强、结构最严密的符号系统,也是最早运用系统论的典型。所以说《易经》是一种人工编码系统。
西汉皇族的道家作品:以道补儒的《淮南子》 《淮南子》,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写的一部哲学著作,道家作品。该书在继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础上,糅合了阴阳、墨、法和一部分儒家思想,但主要的宗旨属于道家。「鸿」是广大的意思,「烈」是光明的意思。《淮南子》认为,在治国方面,道家和儒家是一个整体,道指天道,德是天道的各种表现,礼乐仁义则是天道在人性中的反映,以道德为主,礼乐仁义为辅,是治国之道的整体,缺一不可。
道教 至南北朝时道教宗教形式逐渐完善。东汉后期至魏晋南北朝是道教正式形成和确立的时期。这些道派在教义上的共同特点是倡导三教合一,鼓吹儒释道教同源一致。三教所共同探讨的心性问题成为这一时期道教哲学的中心课题。道教在明清时期趋于衰落,社会地位逐渐下降。各种大大小小的道教神庙,受到官绅士民的普遍崇拜。这一时期纷纷出现的大批下层民间秘密宗教结社,亦多吸收道教思想。
朱熹与道家哲学 朱熹与道家哲学陈少峰众所周知,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从道家和道教的区别来说,朱熹对道家哲学较有兴趣,而对道教的一些内容持否定态度。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朱熹实际上是以周敦颐对道家的吸收为中介,巧妙地将道家哲学的本根(根源论)思想两个层面中的一个方面纳入儒家的理学体系中来。如果按照朱熹的解释,周敦颐使用“无极”这一术语是无可厚非的,它不必然与道家的思想相联结。
道家的神仙和佛教的佛菩萨有什么区别 朱高杰道长手绘六十甲子图之一首先必须明确,大罗金仙不落轮回——道教的仙道并非佛教的天人道。道教咒语,役使神道乃是常事,却并不敢烦劳仙人,也正是这个道理。如果说佛家的佛果是早已超脱六道的,那么玉皇自然也已经超脱六道。所以,道家的大罗金仙早已不落轮回,事实上,修到地仙果位以上就可以说与阿罗汉一般,没有堕落轮回之虞。佛教之六道说并不见於古印度佛教经典之中。
《兰亭》书法与中国文化(下) 《兰亭》书法与中国文化(下)六、中国思想的“三字经”“但恨语言浅,不如人意深”。通过东汉末的离乱洗礼,继之以魏晋南北,士大夫们感叹人生之虚妄,《兰亭》恐怕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的。中国最重要的一个东西就是本土文化。
道家 道家之学,在先秦已有甚为广泛之影响。道家不仅是先秦哲学的重要学派,而且影响到整个中国哲学的发展。影响道家在中国史上时间不长,且很快被道教所代替,但道家思想在各个方面融入了社会中。道家思想的政治高峰出现在汉文帝、汉景帝两朝时期,史称文景之治。道家思想主要通过魏晋玄学对中国艺术产生了实质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