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康有为徐悲鸿陈独秀说中国画衰败时 陈师曾潘天寿郑午昌等不服了! 民国朋友圈争论啥?中国画是画之进步,还是画之倒退?1917年,康有为发出“中国近世之画衰败极矣”的论调,继而其弟子徐悲鸿发表文章推波助澜:“中国画学之颓败,至今日已极矣!”与此同时,陈独秀更激烈地号召“打倒”“画学正宗”和“革王画的命”。这段争论,主要表现在三个特点:一...
「书画」陈师曾:才高不薄雕虫技 《冬蔬图》陈师曾作“诗书画印”才擅四绝的陈师曾(衡恪)师长,天不假年,仅四十八岁便因病归了道山。平生仅得四十多年的陈师曾师长,于金石书画上却作出了了不得的进献。此外,在对传统文人画价格的阐释与维护上,陈师曾也有筚路蓝缕之功。南社诗人沈禹钟《印人杂咏》有诗咏之:“名父文章一代宗,清芬踵武有遗风。才高不薄雕虫技,细处功夫与道通。”《山水轴》陈师曾作不单鲁迅,周作人对陈衡恪也有很高的评价。
评现代大家和名家(之一) 评现代大家和名家(之一)丰子恺我曾经给画家下过定义,是“绘画风格的成熟者便是画家”。上一次选全球最美的小姐,最后三名小姐,其中一名俄罗斯人,从体型、面容、肤色,甚至神态,给大家的印象都是最好,大家都认为她必得第一名,结果却是最末的名次。另一位小姐显然比那位俄罗斯人要差得多,大家都认为她可能是最末名,结果却是第一名。所以,陈师曾没有能成为一代大宗师,主要因他去世太早。
铜工至宝文人意趣刻铜墨盒收藏 铜工至宝文人意趣刻铜墨盒收藏近年来,对于盛行于清代中晚期至民国时期的文房用品——刻铜墨盒的介绍文章已发表很多,不少读者对它的产生、发展以至随着自来水笔的普遍应用而逐渐衰落的过程,也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除此以外,我们在市场上看到的一些由普通文人提供书画稿或匠人自己绘刻的铜墨盒。3.材质、形态、图案各异,趣味无穷收藏的乐趣之一在于新奇,刻铜墨盒也不例外。
[名家名品] 文人画的薪传——陈师曾画论画作小议 [名家名品]文人画的薪传——陈师曾画论画作小议近现代陈师曾一塔松萝望海清近现代陈师曾兰花图近现代陈师曾妙峰山所见近现代陈师曾寒林图近现代陈师曾山水近现代陈师曾山水图近现代陈师曾竹近现代陈师曾终日法堂惟...近现代陈师曾荣贵图近现代陈师曾菊近现代陈师曾菊石图近现代陈师曾菊花图近现代陈师曾墙有耳近现代陈师曾槐堂竹谱纵23厘米,横684厘米。
[专家点评] 近现代陈师曾 墙有耳 [专家点评]近现代陈师曾墙有耳墙有耳(细部)墙有耳(题跋)有人说齐白石、黄宾虹这二位大师如果只活到五十岁、甚至六十岁去世,画史上连一笔都不会记载他们。而陈师曾48岁就去世了,但画史留名。陈师曾不同,他不仅画好,书法、篆刻、诗文皆佳,又精通画史,是一位全面型的人才,假设他活到高寿,是极有可能成为一代宗师的。他去世时,梁启超曾动容地说陈师曾之死,影响中国艺术界有甚于日本之关东大地震。
[专家点评] 近现代陈师曾 松菊图 [专家点评]近现代陈师曾松菊图此为陈师曾的“松菊图”。陈师曾是近代最为纯粹的中国文人画家之一。陈师曾仅活到四十余岁,但他对书画界的影响力并不因其早逝而减低。陈师曾的画主要师承吴昌硕,并上溯到明人,故纵而不野,文质彬彬。这件“松菊图”构图简单明了,松针的淡墨、浓墨、花青组成,脉络清晰、疏朗。陈师曾名衡恪,字师曾,后以字行,号朽道人、朽者、槐堂等。原籍江西,生于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