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建文帝朱允炆为何惨败?究其原因是败给了自己! 1398年6月30日,年仅21岁的朱允炆在南京即位,是为建文帝。朱允炆承继了朱元璋开创的太平天下,然而,在太平的背后隐藏着危机。应该说,建文帝对第一个难题还做得比较得心应手,但是藩王拥兵自重、分踞一方的第二个难题,则让建文帝寝食难安。尤其自己的叔叔朱棣,长期盘踞北方,在与蒙古军的作战过程中,不断壮大自己,俨然是皇权的最大威胁。为了削藩,建文帝召集了大臣商量,但群臣们各执已见,难以达成统一意见。
漫话中国皇帝的衣裳——龙袍 凡是去北京十三陵旅游的人都要去定陵展厅内参观,人们比较感兴趣的就是皇冠与龙袍,这是1957年在北京十三陵定陵发掘的出土文物之一,龙袍是用缂丝制成的,因袍上绣纹以龙为主,故此得名。龙袍是我国古代皇帝参加庆典活动时所穿的礼服。据《苏州府志》卷147记载,在明代万历29年宦官孙隆曾被派到苏州充当税监,督造龙袍,迄今已有400年的历史了。龙袍的空地为明黄色,领、袖俱石青色,片金缘。
为什么说我们都想做李白,而活成了杜甫,最终却成了高适 以前读书的时候,常听别人说:我们都想做李白,而活成了杜甫,最终却成了高适。李白,祖上是鲜卑血统,故不能参加科举。唐肃宗下令,永王李璘谋反,命淮南节度使高适率军镇压。永王赐死,李白入狱。特意去看望了杜甫,对于李白与高适的间隙杜甫自然是不知道的。当年,李白挥毫,手书《上阳台帖》,在场的杜甫、高适一样壮志凌云。千百年后,我们仍记得狂放的李白、愁苦的杜甫和得意的高适。
农家女18岁被抢亲,34岁她命运扭转,成为世上最尊贵的女人 她是农家女出身,18岁的时候被一个马奴给抢走,这以后的人生看起来,似乎毫无光明可言。但是在她34岁的时候,其命运却发生了惊天逆转。而这个叫做李三娘的农家女子,也被封为了皇后,直到她去世之时,其后半生也是富贵长伴。时年34岁的李三娘,人生终于逆转,成为了尊贵的皇后。公元954年,李三娘因病去世,享年42岁。随后经过舞台上的传颂,李三娘因为她敢爱敢恨的形象,离奇曲折的一生,也成为了百姓口中传颂的一代奇女子。
清王朝真的亡于武昌起义吗? 文|逆北01武昌起义影响很大,但自身规模有限传统的历史叙事中,多喜欢把1911年的武昌起义,视为是清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但是,笔者认为,清朝的灭亡,远非一场武装暴动所能做到。在战争中,镇压革命的冯国璋部队不仅迅速夺回了武昌周边的汉阳,还把起义军牢牢牵制于城中。从这点来看,武昌起义的规模,实际上是很有限的。
普鲁士崛起的原罪,始于那位主张棍棒教育的下士国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曾经在德黑兰会议上说:「”我想强调的是,普鲁士是万恶之源。”如果说德国法西斯主义的原罪是普鲁士,那么普鲁士的原罪或许就是那位拥有「”士兵王”称号的国王腓特烈·威廉一世,他也是大名鼎鼎的腓特烈大帝的父亲。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他的军国主义思想与棍棒教育方式为普鲁士塑造了一支骁勇善战的铁血之师,也为后人埋下了挑起战争的恶魔种子。毁誉参半的帝国建筑师腓特烈威廉一世在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