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里头文化

二里头文化  以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命名的考古学文化叫二里头文化。主要分布于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由于两地遗存的文化面貌有一些差异,后者被称为东下冯类型。  二里头文化包含四期文化遗存,它们的年代均比郑州二里岗商文化要早。二里头遗址第一、二期遗存的特点是:炊器有实足的鼎和平...

二里岗文化

二里岗文化  郑州二里岗遗址的商代文化遗存叫二里岗文化,又称二里岗期商文化,以与安阳殷墟的商文化,或其它地点的商文化相区别。  早在五十年代,考古学家已将二里岗商文化区分为上、下两层文化遗存,以后每层又分为早晚两段,它们的年代比安阳殷墟的晚商文化要早,比偃师二里头遗址的...

夏文化

夏文化  夏人活动区域内夏王朝时期的居民留下来的物质文化遗存叫夏文化。  夏文化的探索,是从早于商代的非商文化中去寻找。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二里头文化和河南龙山文化是主要研究对象。以偃师二里头遗址命名的二里头文化包括四期遗存,不少学者指出:第三或第四期遗存中有商文化因素出...

替天行道

替天行道  出自《尚书。汤誓》。商汤决定伐桀,在与桀战于鸣条之前,召集全体将士,开了誓师大会。会上汤说,这次讨伐夏桀的行动是「有夏多罪,天命殛之」。意思是说,夏桀犯了许多大罪,是上天命令汤去讨伐他的。他又说「夏德若兹,今朕必往」。从这里可以看出,商汤把自己发动的讨伐夏桀...

与汝偕亡

与汝偕亡  出自《尚书。汤誓》。  据《尚书。序》云:商汤「与桀战于鸣条之野,作汤誓」。是说成汤在出师前与出征将士誓师时,发表了一个讲话,指出夏桀已犯了许多大罪。夏代的臣民指着太阳咒骂夏桀说:「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意思是说,你几时灭亡,我情愿跟你一起灭亡。此话反映了...

天命变革

天命变革  商汤在伐夏桀之前,召集他的军士发表了讨伐夏桀的誓词,这就是保存在《尚书》中的《汤誓》。誓词中他明确宣称「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在历数夏桀的罪恶之后说:「夏德若兹,今朕必往」。说明他讨伐夏桀的行动是执行天的命令,不可违抗。他告诫军士们要努力作战,以执行天的命令...

夏朝革命

夏朝革命  古代认为王位受命于天,凡国王易姓、改朝换代都是天命的变革,所以称为「革命」。这和近代的社会革命、工业革命等概念不大相同。  汤革夏命,夏商的更替,是上古时代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历史上首次贵族革命。一个统治时间很长,也很强大的国家,在很短的时间内被不大的商推翻...

有穷氏简介

有穷氏简介  古代部落名,其首领为羿。羿为东夷族人,故又称夷羿。羿以善射闻名。夏王太康沉湎于酒色、游猎之中,疏于政务,国内的矛盾加剧。羿利用太康外出狩猎数月不归的机会,夺取了政权,拒绝太康回国。但羿恃其善射,不修民事,经常外出打猎,致使政权旁落。寒浞当权,收买羿的家人,...

天下为私

天下为私  天下为私是与天下为公相对而说的。《礼记。礼运篇》有一段记载,概述了夏禹前后发生的变化,说禹之前的社会情况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但讲到禹之后的社会情况时则说:「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说原始公社制度解体了,天下的财产成了一家的私产。天子之位传子而不传...

家天下

家天下  谓帝王把国家当作一家的私产,世代相传。《礼记。礼运篇》讲禹以前的社会是大同社会。在那时,一切财产都是公共所有(天下为公),首领依其才能选举产生(选贤与能)。讲到禹以后的社会时,指出国家财产成了一家私产(天下为家),私有制已成合法,父死子继也是理所当然的事(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