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092 全台绅民公约

台湾省既非各国通商之口,而屡见有英美船只的来台,当局视其为觊觎,时存戒心非常。到了道光28年,台湾省道徐宗干著防夷书颁发人民,号召订立「全台绅民公约」,企图团结民心,坚为防拒,此所谓「以民制夷」也。

史话093 天主教卷土重来

17世纪天主教初次传入台湾省。天津条约缔结后,天主教士乃卷土重来。不过不久两神父受人民控告,被凤山县解送台南府下狱。经交涉,两人得于6月1日出狱。7月凤山知县布告,严禁以土地或房屋贷租或出让于天主教教士;经交涉后县勉强将布告撤去。到了10年郭神父在前金庄建立了第一座天主堂。

史话094 天主教的步伐

咸丰9年以后,台湾省各地天主教的传入,可列年表如下。地名下括弧表示县市名。台湾省监牧区原属福州总主教辖区内,民国38年大陆变色,教廷训令乃改由傅信部颁发,同年12月30日成立台北监牧区(主徒会),40年4月成立台中监牧区,其余属高雄监牧区。

史话095 同治天主堂被毁案

同治4年万金天主堂附近发火,险遭烧毁,复因一客家人之死,客家人与平埔族信徒的对立高升,天主堂被袭击。同治5年天主堂再度被袭击,适郭神父外出在归途中被暴民绑去万丹,好在得打狗英事之助,凤山知县才勒令暴民释放郭神父。良扬神父欲前往抗诉,被围住险得挨打。然郡城谣言四起轰传教士毒害良民,小东门外天主堂遂于同治7年3月被暴民拆毁。关于凤山县沟仔墘及府城小东门外天主堂被毁案,经交涉赔给天主教会银2000千元而结案。

史话097 杜嘉德听到呼声

保罗在特罗亚看见异象,有一马其顿人恳求说「到马其顿来帮助我们」,即想要往马其顿去,以为上帝召我们传福音给那的人听。杜嘉德就屡次写信向母会鼓吹到台湾省去传教,而母会传道...会也终于批准了台湾省宣教的方案,起初的计划,规模甚小,先派二位宣教师,其中一位须有医药技术。

史话099 一八六五年五月

「历史年谱」,根据了很多年后马雅各医生致巴克礼牧师的函件,记5月27日到达打枸港。「大平境马雅各纪念教会设教壹百...史」及「……同90年史」,就援「历史年谱」之例。杨士养枚师撰「南台教会史」说是5月27日抵达,而「台湾省基督长老教会百年史」索性就不写出何日,只说5月来台。),卷头有早期来台宣教师一览表,记载马雅各医生于1865年5月29日抵台。

史话101 台湾省今昔

明有德牧师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布鲁士人,1924年以加拿大长老教会宣教师身份来台,至1960年11月离台为止,其间虽有休假及战时返国,前后38年间,尽忠于台湾省的传教。「台湾省今昔」是1953年由英国长老教会加拿大长老教会两教士会共同出版的。吴威廉牧师是加拿大安大略省伦敦人,16岁时听到偕牧师谈起台湾省宣教而感动。1892年8月结婚,10月夫妇就赴台,任加拿大长老教会宣教师。在台湾省工作共有31年之久。

史话102 府城庙宇和联境

基督教初传台湾省府城(台南),宣教师定会留意到寺院、斋堂、庙宇、祠堂之林立及香火拜拜之盛。府城有俗称七寺八庙。如果把大小合算,同治年间府城寺庙远超一百座。庙有公庙,有私庙,也有境庙。境庙是由境居民支持的,辖区大者十余街,小者一、二街。有时有属庙,称角头庙。道光22年`姚莹奏已有82境。咸丰3年府城成立团练总局,惟无事则仍由庙境壮丁负责巡查。各联境有成员,并定防守城门及境域。

史话103 水仙宫一带是闹市

当时金仙宫一带是府城最繁荣、热闹的地区。三郊于乾隆6年在水仙宫边室,设置「三益堂」公所,来处理一切郊务及地方公事。水仙宫一带成为商业中心,其繁荣自不待言。设馆或货栈,不在安平,也就在水仙宫一带了。城内上帝庙向东一带临高,称顶街。

史话104 看西街设教受挫

1865年6月16日,是英国长老教会在台湾省设教的日子,南北教会合一后也就成了全台纪念日。至7月9日,星期日,众遂包围医馆。扬言拆毁教堂,情况危急,吴文水由后门驰跑入城求助,经知县亲临,始免得灾难。然和县告知马医生等必须3日内离开,因官无法久压民恨。马医生则决定暂退去凤山县属打狗旗后。马医生多年之后—1902年10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