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1896年,日本香川县知事小野隆助买下了部分定远舰的残骸,雇人拆卸部件运回日本,在老家太宰府建了「”定远馆”。「”日本在长崎用定远舰的部件建造‘定远馆’,就是为了宣扬自己打败了‘亚洲第一巨舰’,满足举国上下的虚荣心。”王泽冰说。现存于日本佐世保海军墓地的两枚定远舰主炮炮弹。定远馆的大铁门就是由定远舰的钢板改装而成,上面的弹孔清晰可见,如今斑斑锈迹见证着那段悲痛的历史。定远舰被拆下的部件,还散布在日

1896年,日本香川县知事小野隆助买下了部分定远舰的残骸,雇人拆卸部件运回日本,在老家太宰府建了「 ”定远馆”。「 ”日本在长崎用定远舰的部件建造‘定远馆’,就是为了宣扬自己打败了‘亚洲第一巨舰’,满足举国上下的虚荣心。”王泽冰说。 现存于日本佐世保海军墓地的两枚定远舰主炮炮弹。 定远馆的大铁门就是由定远舰的钢板改装而成,上面的弹孔清晰可见,如今斑斑锈迹见证着那段悲痛的历史。 定远舰被拆下的部件,还散布在日本的其他地方。如香川县栗岛海员学校(今栗岛海洋纪念馆)内,保存着定远舰舰钟;长崎县佐世保市的日本海军墓地,保存着定远舰的305毫米穿甲弹和爆破弹;而在长崎的哥拉巴公园,定远舰的舵机轮盘曾被做成咖啡桌。 定远舰的遗物散落异国令人心痛,考古队员们一心想找到剩下的部分。 日本对沉船打捞的技术手册 王泽冰介绍,日本的打捞技术很厉害,其他的战舰如来远舰,战后都被日本打捞完了,因为钢铁、武器在当时是重要的战略物资,日本就缺乏这些,他们可以把这些武器直接改装到自己的船上。「 ”日本打捞完定远舰之后中国也打捞过,民国时就有记载说,‘有人打捞到残骸卖给 ... 获得了5000大洋’。当时我们抱有乐观的态度认为,体量如此大的船体在抢滩之后会埋到泥土至少两米以下,找到沉舰残骸是有希望的。” 去年,在对威海湾水下考古的潜水探摸工作中,发现了一个编号为3号的重要疑点,通过海洋磁力仪扫测发现这块区域有比较大的磁异常反应。 「 ”我们通过浅剖探测,发现在泥底下3米到4米之间掩埋有一个呈东西向长80多米、南北宽18-22米的大的凝结物,说明这底下有东西。”王泽冰说,关于这块海域,他们对比了日军战后绘制的北洋水师舰船沉没前航线示意图和当时拍摄战舰坐滩沉没的照片,推测这片区域是与当时定远舰沉没最接近的海域。 因为当时日本拍摄的一张照片背景是刘公岛,上面山脊走势明显,考古队也按照当时角度拍了一张照片,发现山的走向差不多。 今年7—8月,在威海湾一号甲午沉舰遗址第一期水下考古重点调查工作中,发现并提取出水文物157余件,另有大量的船构件,如大型钢板、铁圆管等仍在水下暴露。提取出水的文物可分为船体构件、炮弹引信、 ... 壳等武器类,此外还有一些船员的生活用品。但水下考古队在底部并没有发现存在连续船体的迹象,也没有找到两边的船舷,残骸都呈零散状散落。 定远舰素描,刊载于1885年6月27日发行的《字林沪报》,现收藏于德国人彼得塔姆的私人图书馆中。 对此,王泽冰分析,当年日本对甲午战舰进行打捞,在潜水探摸时,画了一张剖面图,表明泥下掩埋了三米到四米厚的船底。他推测,船被破拆到底部后残留了些东西。因为底下实在太深没法破拆,可能日本便用 ... 把船炸开,把大的钢板带走,零散的遗留了。 「 ”如果没经过暴力破拆,船起码能保留完整点,如果被完全打捞没了,不可能留下大型钢板和铁圆管。”王泽冰推测,本次调查发现的一块长2.8米、宽2.6米、厚30多厘米的大装甲板,可能是日本破拆战舰时,不慎遗落,掉到海床上的。 王泽冰介绍,此次所发现的这艘重要的甲午沉舰,其沉没区域和定远舰沉没区域相近,这个遗址点应该是目前威海湾内唯一一个现存的甲午沉舰残骸遗址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范佳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 ”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 ”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本文标签:定远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