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大安法师:念佛功夫和往生条件

问:请教法师,什么叫功夫成片?经论中有没有明确的定义。我们常常听说要想往生有把握,最低要念佛念到功夫成片才行。而这个功夫成片的标准是,一天到晚心中只有一句佛号,一切贪嗔痴,妄想,烦恼都不会起现行,完全伏住,我们同修都感到得很难做到,几乎是没有希望。大安法师答:对于往生的条件,这个问题是非常严肃的问题。一定要按照圣言量的说法来说。我们这个世间,无论谁都不能自立章程。经典当中,没有哪句话说要功夫成片才能往生。只是告诉我们信愿持名为往生的条件。有的在行持当中,祖师会把它分为“事一心不乱”和“理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是念到心不离佛,佛不离心,能够伏住烦恼,乃至断见思惑,得定。“理一心不乱”是指进一步的能够破无明、开发智慧。那么实在来说,这种一心不乱、断见思惑,断无明的水平,都不是我们末法众生能够达到的。所以我们现在要讨论的是最低限度往生的标准问题。最低限度往生的标准,善导大师有个比喻,比喻东西路上有一条河,南面是火河,北边是水河,深广无比。这个水火二河当中有一条宽仅四五寸的白道,那么这个行人在这种情况下,后面有各种冤家毒虫来追 ... 他,三面遇敌,不能逃脱。就在这时有种声音告诉他,你住下来一定要死。现在有种不死的 ... ,你寻着这个白道走。西岸有声音也告诉他,你只要按白道走,我能保护你,不让你掉到水火二河里。在这个时候,这个行人就斗胆鼓起勇气,走在这个白道上,很快就到了西岸,与诸上善人聚会一处。善导大师在讨论深信用这么个比喻来表明。这个火河代表我们凡夫的嗔恨心,嗔恨如火。这个水河代表我们凡夫的贪欲心,贪欲如水。这个白道代表我们愿往生的心,信愿持名的心。那么我们信愿持名这个白道,在我们的内心烦恼很重,都是贪欲嗔恨,就在贪欲嗔恨当中,有一个那怕四到五寸的白道!你走在这个白道上,火常常烧在这个白道上,水常常漫溢在这个白道上,这时你都不要怕。你都可以得两土世尊的加持,很快从东到了西岸(极乐世界)。这个比喻告诉我们什么?我们凡夫众生每天都是贪嗔痴的,每天都在水深火热中,每天的瞋火都会烧起来,每天的贪欲水都会浸漫过来的,但是在水火二河当中,有一个坚定的信愿持名的心就能解决问题。并不一定要水干涸了,火熄灭了,沿着康庄大道走过去。这是净土宗第二代祖师善导大师给我们说的话,我们相信不相信?印光大师也对这个问题也有明确的表示,只要有信愿持名,就好象我们心里象水还有波浪,甚至有涟漪各方面,但是能往生。就好象天上的一轮月亮,在这里尽管不能很清澈,但是它还是会有的。因为这往生我们就是信愿持名感通的问题,没有说从功夫上去谈的。如果从功夫上谈,你就是把这个念佛法门的他力的横超法,变成自力的竖出之用。这是祖师常常呵斥的“将横超法作竖出用”。那么我们再引用经典圣言量,大家去看一下汉译本和吴译本的《无量寿经》原本。它讲到三辈往生的时候,特别在中辈往生和下辈往生,谈到有一类的边地疑城往生者,是什么情况?有这一类行人,他信愿持名曾经有过一昼夜时间,然后念念念,他退转了,后悔了,想一想哪有西方极乐世界,这些大概都是靠不住的。他后悔,觉得不存在,甚至连世间的善恶因果报应他都不相信。然后他就是跟原来没信佛一样什么事都干。这样临命终时,疾病缠绕,按他的自因自果要下三恶道的。就是这样的一个众生,阿弥陀佛的大慈悲愿力就在他临命终时开始运作了。阿弥陀佛就在梦中示现给他看,让这个病人马上警觉,哎呀,还真的有阿弥陀佛,还真的有西方净土。他就忏悔,如果我当时没有退转继续念佛多好呀!他就带着这一念忏悔的心,再继续念佛,这样的众生都能往生。只是由于他原来退转,退转为什么,怀疑嘛。由于这样的一个因缘,他生到边地疑城。生到边地疑城就是五百岁不能见佛,不能闻法,不能见声闻菩萨僧。五百岁中忏除怀疑的罪根,就能够华开见佛。那你说这样的一个众生,他谈什么样的功夫,这是圣言量。我们看到这段经文的时候,真的感觉到阿弥陀佛无条件地救助我们啦!如果阿弥陀佛还需要我功夫成片才能往生,而且我对功夫成片还把握不住的话,你这个阿弥陀佛就不慈悲了嘛。你怎么能实现平等普度,甚至要把阿鼻地狱苦众生全部度尽,把蜎飞蠕动的众生度尽!那我现在我很想去,但是就是烦恼很重,我就是很想也念佛,你怎么就不让我去呀。说不通的事情嘛。所以大家放心,是否功夫成片,是否能达到事一心,理一心这些权且放下,我们只要信愿持名,尽我们最大的努力能念多少念多少。那你说一天到晚贪嗔痴妄想都不起现行,那你是什么水平呀。我告诉你呀,智者大师临往生的时候,有弟子问,你证到了么果位往生。天台宗的祖师,号称是后释迦,东土小释迦这样的水平,他说他只是证到了圆教五品位。圆教五品位是什么,是没有断见思烦恼,只是伏住了而已。智者大师是伏住了烦恼这样的水平,往生到西方净土凡圣同居土。蕅益大师是净土宗的第九代祖师,也是临往生的时候,弟子问他证到的位次,他说了两句话,名字位中真佛眼,毕竟付嘱于何人。名字位呀,就是天台六即佛,理即佛,名字即佛,观行即佛,下面这个名字即佛。名字即佛是什么水平?地地道道的凡夫。不仅没有断见思烦恼,是见思烦恼都伏不住的水平,是名字即佛。但是在这个名字即佛的水平当中,他可以开悟,大彻大悟,见解与佛同齐。那么连蕅益大师都没有伏住烦恼,你怎么能要求我们要伏住烦恼往生?所以我们都要去了解这些,讲这些东西我们不要去听,如果听了你真的越念越没有希望了。在大陆也有些人,听说一定要功夫成片才能往生,一定要清静心才能往生。他就一天到晚怀疑自己不能往生。苦呀,这个知见错了就苦呀!所以我劝他好好读《印光法师文钞》。他读了三个月《印光法师文钞》之后,给我打 ... 说,我非常感谢你,现在我对往生有把握了,有信心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坚信圣言量,一定要读祖师的文钞,我们往生的信心才会建立起来!由于阿弥陀佛对我们太慈悲了!“念佛众生,摄取不舍”“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我们看看这几句话,如果所有念佛的众生不能往生的话,我就不成佛呀。所以法藏菩萨成佛是以我们能往生作为前提的,所以是无条件的救助我们,确实是无条件救助。你再加个条件,一定要达到什么水平才能去,达不到什么水平就不能去,这不是阿弥陀佛的心!希望大家生起对佛的信心,我们能往生,不是我们有什么水平,我们一点水平都没有,而是阿弥陀佛太慈悲了,他一定要救我们去,我们就随顺佛教嘛!(所以印光大师说:“不求生净土就是违背佛教!”这种话不是大菩萨说不出来!)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大安法师:念佛功夫和往生条件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9.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10. 西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鸠摩罗什、克孜尔石窟、信仰之变)

    鸟兽以花果为食,不经意间用种子装扮了世界一、鸠摩罗什南北朝时的真谛法师、唐代的玄奘法师、北朝的鸠摩罗什被称为佛经三大翻译家。

随机推荐

  1. “现在”按钮让我们回到了妇女平等是一个新奇事物的时代

    在我们现在的时刻,碧昂丝、莉娜·邓纳姆和泰勒·斯威夫特等明星在推特上大声而自豪地宣扬自己的女权主义,Facebook的谢丽尔·桑德伯格敦促女性“靠拢”,尼日利亚小说家奇曼达·恩戈齐·阿迪奇的TED演讲《我们为什么都应该成为女权主义者》被浏览了290万次。这让人很难相信,在不久前,一个女人需要一个男人来办信用卡,雇工们登广告招聘“男性”和“女性”的工作,而女人结束意外怀孕的唯一途径是通过非法途径,通

  2. 诱 ... 子者,妻子被人诱

    有一次,见邻镇郭永寿的妻子年轻美貌,乘郭永寿不在家,诱骗郭妻回家,不料回到家中,发现自己的妻子已经被别人拐跑了,据邻居说,妻子跟别人私奔的日子,正好是李家骏私诱郭妻的同一天,李家骏并不因此醒悟因果报应的天理,反而暗自庆幸,幸亏带郭妻回家,否则岂不成了寡佬。但是由于郭妻已再次跟别人私奔,李家骏自恃郭永寿没有证据,故坚持不承认曾经诱拐郭妻一事。

  3. 还情

    从前有个书生,和未婚妻约好在某年某月某日结婚。到那一天,未婚妻却嫁给了别人。书生受此打击,一病不起。家人用尽各种办法都无能为力,眼看奄奄一息。这时,路过一游方僧人,得知情况,决定点化一下他。书生看到茫茫大海,一名遇害的女子...地躺在海滩上。又路过一人,将衣服脱下,给女尸盖上,走了……她今生和你相恋,只为还你一个情。书生大悟,唰地从床上做起,病愈。

  4. 巨大的反义词

    巨大的反义词参考资料一:巨大眇小、渺小、微小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作定语)(形)很大。广大壮大庞大参考资料二:巨大的反义词:眇小、渺小、微小、细小巨大尺寸、体积或容积的极其大的;谓庞大之物。谢觉哉《不惑集·团结、谦虚、进步》:“因此须要有团结的核心,象巨大的地心引力一样,吸引住一切劳动人民和一切进步力量。”

  5. 建文帝朱允失踪之谜

    出于对太子标的感情,以及立嫡长子的传统习惯,朱元璋立了太子标的儿子允为皇太孙。>>建文帝援引朱元璋的遗诏,禁止各位王叔回京师会葬,甚至朱棣已经到达淮安,也被命令返回封地,这引起了诸王极大不满。消息传到京城,建文帝感到很不安。于是,朱棣写信给建文帝,说自己有病,请求遣还三子。建文帝步步紧逼,叔侄间的矛盾到了剑拔弩张的程度。

  6. 兔死狗烹的意思,兔死狗烹才出自哪里?

    兔死狗烹的意思,兔死狗烹才出自哪里?  兔死狗烹的意思是: 兔子死了,狗的责任尽了,就不需要狗了,把狗给烹了。高处的鸟都被射了,弓也没有用了,便把弓收起来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曾经出过力立过功的人抛弃或杀掉。那么兔死狗烹的意思,兔死狗烹才出自哪里?下面就由小编来为大家...

  7. 身体贫血的人不能吃这几种食物

    贫血的人不能喝咖啡因为咖啡里的多酚类物质会和铁形成难以分解的盐类,抑制铁的吸收。对于贫血病人而言,非常不适合。这种物质不能被小肠黏膜上皮细胞所吸收,阻碍铁质吸收,而人体缺铁会使体内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加重贫血症状。贫血的人不能食用大蒜大蒜含较多挥发性物质,过多食用会抑制胃液分泌,使血红蛋白、红细胞减少,加重贫血。

  8. 宁缺毋滥

    我是个极端的人,钟爱宁缺毋滥的坚持。宁缺毋滥是我的口号,坚持的莫名其妙,但是心里还是很愉悦,起码我在用心等他,没有烦恼没有争吵。其实不然,正因有一种单身叫“宁缺勿滥”。宁缺勿滥的人,他们不会正因结婚而结婚,哪怕周围压力重重。

  9. 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

    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在1856-1860年,欧洲列强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秋,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悍然出动军舰袭击广州城,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同意和英国共同出兵,英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爆发了。这次侵略战争实际上是鸦片战争的继...

  10. 中国最美的诗句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少年自负凌云笔,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两岸原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来竟不来,落花寂寂委青苔。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