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揭秘辽宁朝阳北塔佛血舍利的发掘故事

揭秘辽宁朝阳北塔佛血舍利的发掘故事197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一直在朝阳市博物馆从事文物考古研究的董高一“醉”“醉”了28年。“古塔、古寺、古化石,醉人心扉。一铲一铲拨开历史的尘埃,瓦片和珍宝连接着浓重的历史,就像千年陈酿,只要喝那么一小口,就别想忘记……”7月的朝阳细雨连绵,北塔之下就是博物馆。雨中的绿化带将这个现代的仿古建筑掩映得苍翠欲滴,历史与现实的张力,也让57岁的董高感慨万千。在他眼里,从远古生物化石到牛河梁红山文化,从三燕盛景到北魏、隋、唐、辽历代重镇,以及以北塔为中心的佛教文化古迹,都是朝阳历史长廊中散落的一地珍珠。裂缝,修缮,石破天惊北塔像个磁场的中心,即使对地道的朝阳人来说,也是神秘的。“现在仍有人不了解北塔的价值,这需要一个认识的过程。”董高说,朝阳作为古代东北佛教文化中心有史可据。北塔作为佛教历史文化的载体,贯穿了5个朝代。2006年11月29日,7位朝阳市领导、北京及辽宁省旅游专家,在人民大会堂连续开会4个半小时,会上首次提出,将把旅游业作为朝阳的主导产业来发展,把朝阳北塔佛教文化列为重点旅游发展项目。这一决定源于一次重大发现。“这是一个意想不到的发现。”董高说,“当时,北塔因年久失修和地震等自然灾害影响,面临倒塌危险,初步勘察时发现塔中存有三燕、北魏、隋、唐、辽5个时期的夯土、建筑、绘画和雕刻遗迹,历史文化富含量极高。”1984年, ... 决定进行修缮,前期准备用去2年时间。维修前,文物部门只知道北塔历史悠久,并不掌握具体情况。初步勘察出历史遗迹后,原维修方案随即被推翻。1986年,国家文物局重新制定了维修清理方案,董高被上级指派到朝阳市北塔维修指挥部负责维修和考古勘察工作。1988年10月21日,文物部门开始从上至下对北塔进行初步清理。“那是北塔的天宫!”董高在塔的南侧发现两道明显的裂缝,抑制不住心中狂喜,他确信找到了它。当时塔的第13层风化严重,考古人员将残砖移开后,在第12层中心发现了天宫。文物部门随后逐级上报至国家文物局。待清理方案获批准后,天宫清理工作于1988年11月12日至14日正式进行。按要求,清理期间要对北塔周围实行 ... 。市公安局派出5名警察,荷枪实弹,昼夜守在塔下。20余名考古和施工人员在清理期间,吃住在现场,任何人不准回家,不准与外界联系。尘封,挖掘,三件国宝董高当年的工作日记显示,天宫由6块约1.2米见方的青石板围成一个石匣,顶盖已经裂成两块。“里面肯定有宝贝,而且很多!”掀开石板的一刹那,董高判断说。经历了上千年的渗透,天宫内几乎被尘土填满。土层上方只露出一个铜质“佛宝盖”的尖顶。考古人员购置了吸尘器、毛刷、掸子,在天宫上搭上一块木板。董高和省文化厅王晶辰、市博物馆张云峰3人清理现场。初登塔顶,天宫上方的一个大坑呈现在董高眼前。“这个位置应建有刹杆,但因为没有避雷装置,塔刹曾被雷电击中,西侧五层破损的塔檐可能由此坠落。”董高说。烧焦的木炭痕迹表明顶盖上方是砖木结构。天宫内所有木胎器物只剩下金属外壳。经卷、丝绢等物品都毁于雷火。尘土顺着裂缝慢慢渗了1000多年。董高趴在木板上,用毛刷一层一层,一点一点清理掉灰尘,当第6袋千年尘埃被清出之后,尘封千年的“宝贝”露出了真面目。“宝盖”被第一个清理出来。外观晶莹剔透,品位极高,长50厘米、宽40厘米,缀有银丝、珊瑚、珍珠、玛瑙、玉石、水晶。“这是世界级国宝啊!”董高惊叹着说,“国内关于佛宝盖的资料仅限于文字、绘画和雕刻,朝阳北塔佛宝盖到目前为止,仍是发现的惟一实物。”在宝盖四周,各有一个用水晶穿成的方形三檐小塔,由于银丝锈蚀折断,水晶珠大多散落。经国家文物局专家鉴定,天宫里至少有五六件是国家一级文物,有的甚至是国宝级文物。因目前仍保存在省博物馆等待修复,尚未进行鉴定。天宫中陆续清理出银菩提树、瓷碟、银罐等器物,均为辽代维修时放入。其中藏经塔、六角鎏金银塔和波斯金盖鸟首玻璃瓶为国宝级文物。藏经塔为金银制成,塔内有一卷银片,约11厘米宽,展开有3米多长。波斯玻璃瓶也属全国惟一。“一千多年前能够造出如此晶莹透明的玻璃制品,足见工艺水平之高。”董高说。“同时还可看出,古代中国与西亚的经济文化交往十分活跃。”真金,玛瑙,神秘舍利国家一级文物分为国宝级、一级甲、一级乙三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最高,保存完整,国内独一无二的文物才能评为国宝级文物。全省上百万件文物中,评为国宝级的只有10件,朝阳北塔的文物就占了3件。佛塔起源于印度,初为安葬佛舍利的坟墓,体积并不大。流传到中国以后,融入中国传统建筑风格,逐渐发展为楼阁式高塔,但其功能没有改变。舍利是佛塔的核心,也是镇塔之宝,其他珍宝均为“供养”舍利的供品。1988年11月14日,万里无云。打开天宫石盖,取出埋葬在天宫里的藏经塔,银塔和各种金银珠宝。三件供品已是国宝,被依次取出后,天宫中心位置面南背北安放的一只木胎银棺引起了董高的注意。经过雷火焚烧,只剩下了银片。银棺打开的一瞬间,一座高约10厘米的金塔在董高眼前闪闪发光。打开金塔,玄机洞开。董高登时判定,里面的玛瑙罐中肯定装有舍利子。董高将金塔取出,运回市博物馆珍品库。时任市领导均到现场关注北塔天宫清理工作。这是继陕西法门寺后,再次轰动海内外的佛教考古重大发现。按佛教经典说法,舍利为“戒、定、慧三学薰修而成”,大小如米粒,坚硬如钢铁,晶莹透明。历史上朝阳曾有高僧到印度取经,具备带回舍利的可能。隋文帝从小在寺院长大,印度高僧曾送他一包佛祖真身舍利。称帝后他将舍利分赐天下113个州,当时朝阳为营州,也有机会获得舍利。陕西法门寺指舍利和北京西山佛牙舍利均为遗骨舍利,与之相比,朝阳北塔舍利与佛教经典的描述更为吻合,应为佛门至宝。据此,董高判断,朝阳北塔早于北京和陕西两个舍利供奉地。“这个问题恐怕是个永远难以破解的谜团。”谈到舍利鉴定的问题,董高说,“不管怎样,朝阳在三燕时期曾有僧人西天取经,辽代时也有僧人到西天取经,还有古代印度僧人到东北朝阳来过,这些情况说明,北塔具备埋葬真身舍利的条件,在北塔发现佛舍利并不奇怪。”运输,保护,现实碰撞北塔发现舍利的消息传出后,引起广泛关注。一些僧人不远千里来拜舍利。五台山大法师、北京广济寺如觉法师就曾来到朝阳拜舍利。如觉法师回到北京后,曾找到原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建议邀请佛教界权威高僧,共同鉴定朝阳北塔舍利是否为释迦牟尼真身舍利。不久,赵老通过佛教协会转给董高一封信,建议朝阳市聘请高僧进行鉴定。“但此事由于客观原因一拖再拖,直到现在。”董高无奈地说。2004年以来,朝阳市委、市 ... 重视发展旅游业,以董高为首的一批当地专家建议将北塔作为朝阳佛教文化历史的载体列入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突破点应选在尽快聘请佛教权威专家,对佛舍利进行鉴定。”董高确信,塔是用来埋葬释迦牟尼遗骨的。佛舍利共计2颗,一颗为乳白色,是骨舍利。另一颗是红褐色,是血舍利。两颗佛舍利和5颗鎏金彩珠一起供奉在金塔里面的玛瑙罐里。天宫文物随即被放到了朝阳市博物馆里保管起来。为了保证文物安全,当时还进行了文物“登记过账”。“辽宁上百万件文物,国宝级文物只有10件,朝阳北塔就发掘3件,保护工作马虎不得。”董高说,“和佛舍利一样,其他两件国宝级文物也受到了特殊的待遇,自打1988年11月发掘之日起,博物馆特意建造了珍品库,一直存放在那里。”限于博物馆的硬件条件,当时对于3件国宝的保存,自然不可与今天同日而语。“这不是什么秘密,文物保护条例也有相关的规定,但当时博物馆的条件不行,照现在比是比不了的。”谈到文物的保护工作,董高显得很兴奋,“就拿真身舍利为例,以前,我们用了个小玻璃瓶,用胶水把舍利粘在玻璃瓶顶部供人参观,可现如今鸟枪换炮了,我们请了个专业人士来设计,做了一个金属瓶子,透过球状水晶玻璃就能让人看清楚舍利是个啥模样了。”“不过,保护工作还应该精益求精。”在新馆的珍品库里,有专业人员掌握并控制着室内的温度和湿度,3件宝贝也被请进了带有防盗系统的金柜里。国宝到沈阳展出,运输是个问题。“3件文物被发掘后曾几次展出,像中国历史博物馆的那次展览,就是严格按照文物保护条例的规定进行运输的。在展出前10天,他们派专人,包了个火车车厢专门押运这3件宝贝,还配备了保安。”董高说,省博物馆的此次展览,在展出朝阳文物的规模上显然要比中国历史博物馆的那次要大得多,文物保护的条件应该更完善。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揭秘辽宁朝阳北塔佛血舍利的发掘故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揭秘:貔貅就是大熊猫?史书这样记载,值得收藏

    貔貅在我们心中是一种招财的神兽,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历史记载的貔貅的故事,传说中貔貅和周武王见过,还是姜子牙的坐骑,还被封官,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去了解,咱们一起往下看!貔貅凶猛威武,它在天上负责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当年姜子牙助武王伐纣时,一次行军途中偶遇一只貔貅,但当时却无人认识,姜子牙觉得它长相威猛非凡,就想方设法将它收服并当做自己的坐骑。

  2. 12000余尊彩塑,一览中国古代雕刻的最高水准

    山西古代彩塑总数有12000余尊,是不折不扣的彩塑艺术大省。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长治古代彩塑分别是:长治郊区梁家庄观音堂,长子县法兴寺,长子县崇庆寺以及沁县南涅水石刻。长治▼观音堂彩塑(明代)▼法兴寺彩塑(宋代)▼崇庆寺彩塑(宋代)▼南涅水石刻看完这些,果然美不胜收,但长治只是作为整个山西的缩影被推在了风口浪尖。

  3. 日本专家挖出千年古墓,只见墓中织锦上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作为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更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无尽的珍贵文物。1901年,他成功发现精绝国遗址,并将大批珍贵文物带回国内,因而声名大噪。他的低呼很快便惊动了周围的考古学家,而当他们将织锦打开后,里面的内容则令他们大吃一惊,因为这块织锦上竟赫然写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4. 揭秘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8件艺术品伪造案

    无论是为了金钱上的利益,还是仅仅为了...,艺术品伪造者伪造了丢失的艺术品,精确地复制了原作,并以著名创作者的风格想象了全新的物品。

  5. 夫妻「 ”合葬墓”遍地黄金,被盗3次后,考古家:至少还有20亿文物

    560年后,这座夫妻墓被发现,考古专家赶到时,发现了3个盗洞。仅是一个魏妃,就有着价值上亿的珠宝陪葬品,考古学家们粗略地估计了一下梁王墓中随葬品的价值,梁王墓中的文物不是瓷器就是黄金和玉器,其他的陶制品都很少,因此考古专家认为梁王墓中的文物价值超过了20亿。专家大呼:快挖,还剩下20亿文物!从梁王的墓志铭来看,在梁王去世后,皇帝为他赐谥号为:庄。

  6. 定陵是如何成为考古界的一个深刻回忆与极大的损失的?

    此处的定陵,特指位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皇陵区的明定陵,明定陵是大明万历皇帝朱翊钧的陵寝,也是第一处被官方主动考古发掘的帝陵,但就是这次的挖掘,却造成了一次巨大的考古损失,到底是怎么回事,咱下面慢慢道来。鉴于这次灾难性的后果,在郭沫若在此请求挖掘武则天的陵墓时,上面冷冷的说:不允许,而且今后再也不准主动挖掘帝后陵墓!!!

  7. 羊舌大墓扑朔迷离,墓主是晋文侯吗?答案可能在墓地

    曲沃羊舌墓出土的大师氏姜匜在晋国公侯墓发掘中,晋文侯在曲村的墓葬一直存在争议。后来发掘出羊舌大墓后,这个争论愈争愈烈,至今未搞清雄才大略的晋文侯墓葬,自然成为晋国考古的一大缺憾。两墓遗留的历史碎片在曲村—天马的九侯十九墓墓地,有着严格的昭穆之序。按序排列,m93/m102位置,应是殇叔和他的夫人。

  8. 他用一支笔复活了麦田里的汉魏洛阳城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当陇海铁路线的乘客,穿过洛阳市区与偃师之间的一片麦田时,很少有人知道,窗外曾经有中国古代最辉煌的都市之一——汉魏洛阳城。

  9. 《织锦记》戏剧中的董永,是一个父死不能葬,而只得卖身的穷人

    本文系作者单衫杏子红影视原创作品,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从《万曲合选》看明代民间的时尚与万历间罕见选本相类的,还有署名「”莆阳奎璧斋”梓刻的《新镌南北时尚乐府雅调万曲合选》(一名《万家锦》,称《南词一枝》)辑选的年月虽未注明,但从所选三十种散出的内容看,诸如《李逵下山》《焦赞祭主》《周氏拜月》《河梁救驾》《十朋祭江》《荫分别》《山伯访友》等出,多见收于万历选本《词林一枝》《八能奏锦》《玉谷新簧》《摘锦奇

  10. 郭沫若本是文化名人,为何热衷于挖坟掘墓,梦想是破解秦始皇陵

    早年的郭沫若确实是能文能武的全才,人称「”孔夫子挂腰刀”,写过很多不错的文集,然而解放后,身为中国科学院主任,历史研究所所长,却把自己的大多精力放在了考古探墓上。开棺1956年,郭沫若和吴晗等人向国家建议挖掘明朝万历皇帝的陵墓-定陵,刚开始就遭到了大多考古学家的反对,主要当时国家文物保护技术很不成熟,就是挖掘成功,也难以对陵墓出土的文物进行妥善的保护,可是当时反对者人微言轻,加上郭沫若的一意孤行,

随机推荐

  1. 耳朵与性格_看相大全

    贴脑耳耳形坚厚且外形美润而贴附于脑的,谓之“贴脑耳”,代表此人思虑缜密,机谋深藏,是值得追随学...好朋友。提耳耳形高耸如茶壶之提把,且垂珠厚大圆润的人,古书上谓之为“提耳”,有这种耳形的人,如果耳朵高度高于眉,则代表此人在青少年期就可名利双收,其他部位如也不差,则适合开创事业,一生成功。女性嘴唇面相_看相大全

  2. 明朝治藏历史揭秘

    *** 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明朝治藏历史是指朱元璋1368年建明朝于南京,至1644年清兵入关,于北京建立清朝前这期间内与 *** 的关系史。据《明史·志第十六》记载,明朝疆域“计明初封略,东起朝鲜,西据吐番,南包安南,北距大碛,东西一万一千七...

  3. 女朋友生日祝福短信

    女朋友生日祝福短信我想不梦见你,可心里却牵挂你;我想不牵挂你,可心里却想着你;我想不想着你,可心里却喜欢你;我想不喜欢你,那是自己骗自己送你一第好运短信:收到的人会好运连连,阅读的人会心想事成,储存的人会爱情甜蜜,转发的人会年年发财,删除的人会一生事如意。

  4. 云板是什么?云板简介

    云板是什么?云板简介  云板,又作云版,常以青铜、铁或木版等材质制作,其板两端呈云头状,或鑴刻云形花纹,原则上形式为云形,故称之。在古代,官署常用来召集群众,权贵大家用以通知内宅,而一般宫庙、佛教寺院亦悬挂之,用以报时、报事或集众。  云板的一般形制,根据《清会典事例•...

  5. 【雷泉】的意思是什么?【雷泉】是什么意思?

    ★「雷泉」在《汉语大词典》第16038页第11卷679雷泉léiquán即雷渊。

  6. 得到了不一定适合自己 得不到的不一定是遗憾

    一天早晨,小和尚发现师父得到了六个馒头,大师兄也得到了六个馒头,只有他自己得到了四个。小和尚觉得太不公平了,这不是说大师兄和师父平起平坐了吗?此时,师父对小和尚说:“你明明只能吃得下四个馒头,今天却非要吃六个,然而你并没有享受到这两个馒头带给你的好处,相反,它却给你带来了痛苦。得不到不一定会就是享受,眼光也不要总是盯着别人。”不贪,不求,自然自足,知足常乐。

  7. 梦见蜘蛛咬自己

    周公解梦梦见蜘蛛咬自己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蜘蛛咬自己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清代的「 ”阉流刑”是一种什么样的刑罚,你怎么评价?

    在古代,对于任何一个男人而言,比死难以接受的刑罚有两种:...、流放。...,可以夺取一个男人的尊严。流放,可以把一个男人送入炼狱。

  9. 姚崇是怎么灭蝗虫的?“姚崇灭蝗”说明了说明?

    “姚崇灭蝗”说明了说明?>宰相姚崇向玄宗上了一道奏章,认为蝗虫不过是一种害虫,没有不能治的。>唐玄宗十分信任姚崇,立刻批准了姚崇的奏章。他发动各地官民,用姚崇规定的办法灭蝗,果然有效。光汴州一个地方就扑灭了蝗虫十四万担,灾情缓和了下来。>由于姚崇考虑到国家的安全、百姓的生活,不顾许多人反对,坚决灭蝗,各地的蝗灾终于平息下来。>姚崇办事干练是出名的。

  10. 这个女人的隐形眼镜丢了。28年后医生在她的眼皮里发现了它。

    近30年前,英国一名14岁的女孩在一场羽毛球比赛中眼睛被击中,失去了隐形眼镜。28年后,医生在她的左眼睑发现了一个囊肿,但并不是她一直在寻找。医生们随后手术切除了囊肿。硬性隐形眼镜,在手术取出后。当然,这名妇女无法立即回忆起隐形眼镜是如何到达那里的,或者它在那里呆了多久。显然,这名当时14岁的女子当时失去了隐形眼镜,而且一直没有找到。在那之后,她再也没有戴过坚硬的隐形眼镜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