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并升任为内官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郑和有智略,知兵习战,明成祖对郑和十分信赖。宣德六年,钦封郑和为三宝太监。郑和后裔至今已传至第21代。>1405年,明成祖命太监郑和率领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的庞大船队远航,拜访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大明帝国和南海、东非的友好关系。最后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时,郑和在船上因病过世。
(1371年-1433年), ... ,原姓马名和,小名三宝,又作三保,云南昆阳(今晋宁昆阳街道)宝山乡知代村人。中国明代航海家、外交家、宦官。> 出生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是马哈只第二子, 有姐妹四人。洪武十三年(1381年)冬, 军队进攻云南,马和仅十岁,被明军副统帅蓝玉掠走至南京, ... 成 之后,进入朱棣的燕王府。永乐元年(1403年),姚道衍和尚收马和为菩萨戒弟子,法名福吉祥。> 在靖难之变中,马和在河北郑州(今河北任丘北,非河南郑州,另一说为「燕京郑村坝」,今日北京东坝村)为燕王朱棣立下战功。永乐二年(1404年),明成祖朱棣在南京御书「郑」字赐马和郑姓,以纪念战功,史称「郑和」。并升任为内官监 ,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郑和有智略,知兵习战,明成祖对郑和十分信赖。1405到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宣德六年(1431年),钦封郑和为三宝太监。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郑和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赐葬南京牛首山。> 郑和收纳长兄马文铭之长子为嫡,名郑文铭,字恩来,世袭锦衣卫千户,居南京三山街(今马府街)马府。 太平天国时期,马府毁于战火,室家荡然无存。郑和后裔至今已传至第21代。> 1405年(明永乐三年),明成祖命太监郑和率领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的庞大船队远航,拜访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大明帝国和南海(今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每次都由苏州浏家港出发,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一共远航了有七次之多。最后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时,郑和在船上因病过世。明代故事《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和明代杂剧《奉天命三保下西洋》将他的旅行探险称之为「三保太监下西洋」。> 郑和的所有背景(有战功的蒙古裔 ... 太监)和主导 政治的士大夫圈子格格不入。郑和首度下西洋之所以能成功,是由于朝廷内和儒家价值对立的派系成功合作的成果,这些派系包括:> 商人游说团体,希望明朝海军力量为印度洋中国人经商提供支撑。> 支持帝国主义游说团体,希望恢复元朝式的帝国侵略扩张,这和儒家以德服人的价值对立。> 佛教游说团体,希望政府经费投入其他计画,而非落入反宗教或士大夫。>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