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忽闻水上琵琶声下句

  忽闻水上琵琶声

  下句是:

  主人忘归客不发

  出自白居易的《琵琶引》

  原文欣赏:

  《琵琶引》

  作者:白居易【唐代】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个人签名经典语句)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陀思妥耶夫斯基)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赞美老师的话)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赏析:

  本诗的诗眼(主旨)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透过写琵琶女生活的不幸,结合诗人自我在宦途所受到的打击,唱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心声。社会的动荡,世态的炎凉,对不幸者命运的同情,对自身失意的感慨,这些本来积蓄在心中的沉痛感受,都一齐倾于诗中。它在艺术上的成功还在于运用了优美鲜明的、有音乐感的语言,用视觉的形象来表现听觉所得来的感受;萧瑟秋风的自然景色和离情别绪,使作品更加感人。

  诗人在这首诗中着力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透过它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艺人的悲惨命运,抒发“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情。诗的开头写“秋夜送客”,“忽闻”“琵琶声”,于是“寻声”“暗问”,“移船”“邀相见”,经过“千呼万唤”,然后歌女才“半遮面”地出来了。这种回荡曲折的描述,就为“天涯沦落”的主题奠定了基石。

  之后以描述琵琶女弹奏乐曲来揭示她的内心世界。先是“未成曲调”之“有情”,然后“弦弦”“声声思”,诉尽了“生平不得志”和“心中无限事”,展现了琵琶女起伏回荡的心潮。

  然后进而写琵琶女自诉身世:当年技艺曾教“善才服”,容貌“妆成每被秋娘妒”,京都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然而,时光流种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描述,与上方她的弹水,“暮去朝来颜色故”、最终只好“嫁作商人妇”。这唱互为补充,完成了琵琶女这一形象的塑造。

  最后写诗人感情的波涛为琵琶女的命运所激动,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抒发了同病相怜,同声相应的情怀。诗韵明快,步步映衬,处处点缀。

  既层出不穷,又着落主题。真如江潮澎湃,波澜起伏,经久不息。反复吟诵,荡人胸怀,情味无限。语言铿锵,设喻形象。“如急雨”“如私语”“水浆迸”“刀枪鸣”“珠落玉盘”“莺语花底”。这些读来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诗的小序交代时刻、地点、人物和故事,概述了琵琶女的悲凉身世,说明写作本诗动机,并为全诗定下了凄切的感情基调。

  《琵琶行》全诗共分四段,从“浔阳江头夜送客”到“犹抱琵琶半遮面”共十四句,为第一段,写琵琶女的出场。其中的前六句交代了时刻,这是一个枫叶红、荻花黄、瑟瑟秋风下的夜晚;交代了地点,是浔阳江头。浔阳也就是这天的九江市;浔阳江头也就是前边序中所说的湓浦口。交代了背景,是诗人给他的兄弟姐妹送别。离别本身就叫人不快,酒宴前再没有个歌女侍应,当然就更加显得寂寞难耐了。那里面“主人下马客在船”一句句法稍怪,其意思实际是主人陪着客人一道骑马来至江边,一同下马来到船上。“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那里的景色和气氛描述都很好,它给人一种空旷、寂寥、怅惘的感觉,和主人与客人的失意、伤别融合一体,构成一种强烈的压抑感,为下文的突然出现转机作了准备。其中蹬后八句是正面写琵琶女的出场:“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声音从水面上飘过来,是来自船上,这声音一下子就吸引了主人和客人的注意,他们走的不想走、回的不想回了,他们必须要探寻探寻这种美妙声音的究竟。“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那里的描述十分细致。由于这时是夜间,又由于他们听到的只是一种声音,他们不知道

  这声音究竟来自何处,也不知演奏者究竟是什么人,因此那里的“寻声暗问”四个字传神极了。之后“琵琶声停”证明演奏者已经听到了来人的呼问;“欲语迟”与后面的“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相一致,都证明这位演奏者的心灰意懒,和惭愧自我身世的沉沦,她已经不愿意再抛头露面了。这段琵琶女出场过程的描述历历动人,她未见其人先闻其琵琶声,未闻其语先已微露其内心之隐痛,为后面的故事发展造成许多悬念。

  从“转轴拨弦三两声”到“唯见江心秋月白”共二十二句为第二段,写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其中“转轴拨弦三两声”,是写正式演奏前的调弦试音;而后“弦弦掩抑”,写到曲调的悲伧;“低眉信手续续弹”,写到舒缓的行板。拢、捻、抹、挑,都是弹奏琵琶的手法。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唐朝宫廷中 ... 的一个舞曲名。六么:当时流行的一个舞曲名。从“大弦嘈嘈如急雨”到“四弦一声如裂帛”共十四句,描述琵琶乐曲的音乐形象,写它由快速到缓慢、到细弱、到无声,到突然而起的疾风暴雨,再到最后一划,戛然而止,诗人在那里用了一系列的生动比喻,使比较抽象的音乐形象一下子变成了视觉形象。那里有落玉盘的大珠小珠,有流啭花间的间关莺语,有水流冰下的丝丝细细,有细到没有了的“此时无声胜有声”,有突然而起的银瓶乍裂、铁骑金戈,它使听者时而悲凄、时而舒缓、时而心旷神怡、时而又惊魂动魄。“东舟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两句是写琵琶女的演奏效果。大家都听得入迷了,演奏已经结束,而听者尚沉浸在音乐的境界里,周围鸦雀无声,只有水中倒映着一轮明月。

  从“沉吟放拨插弦中”到“梦啼妆泪红阑干”共二十四句为第三段,写琵琶女自述的身世,自述早年曾走红运,盛极一时,到之后年长色衰,飘零沦落。沉吟:踌躇,欲言又止的样貌。敛容:指收起演奏时的情感,重新与人郑重见礼。虾蟆岭:即下马岭,汉代董仲舒的坟墓,在长安城东南部,临近曲江。从“十三学得琵琶成”以下十句极写此女昔日的红极一时。她年纪幼小,而技艺高超,她被老辈艺人所赞服,而被同辈艺人所妒忌。王孙公子迷恋她的色艺:为了请她演奏,而不惜花费重金;她自我也放纵奢华,从来不懂什么叫吝惜。就这样年复一年,好时光像水一样地很快流走了。教坊:唐代管理宫廷乐队的官署。第一部:如同说第一团、第一队。秋娘:泛指当时貌美艺高的歌伎。五陵:指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五个汉代皇帝的陵墓,是当时富豪居住的地方。五陵年少:通常即指贵族子弟。缠头:指古代赏给歌 ... 子的财礼,唐代用帛,后代用其他财物。红绡:一种生丝织物。钿头:两头装着花钿的发篦。云篦:指用金翠饰品装点的首饰。击节:打拍子。歌舞时打拍子原本用木制或竹制的板,此刻兴之所至,竟拿贵重的钿头云篦击节,极言其放纵奢华,忘乎因此。等闲:随随便便,不重视。从“弟走从军阿姨死”以下十句写此女的时过

  境迁,飘零沦落。随着她的年长色衰,贵族子弟们都已经不再上门,她仅有的几个亲属也相继离散而去,她像一双过了时的鞋子,再也没人看、没人要了,无可奈何只好嫁给了一个商人。商人关心的是赚钱,从来不懂艺术和情感,他经常独自外出,而抛下这个可怜的女子留守空船。人是有记忆的,应对这天的孤独冷落,回想昔日的锦绣年华,比较之下,怎不让人伤痛欲绝呢!“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其实即使不作梦,也是一天不知要想多少遍的。浮梁:县名,县治在今江西景德镇北。红阑干:泪水融和脂粉流淌满面的样貌。

  从“我闻琵琶已叹息”到最后的“江州司马青衫湿”共二十六句为第四段,写诗人感慨自我的身世,抒发与琵琶女的同病相怜之情。唧唧:叹息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二语感情浓厚,落千古失落者之泪,也为千古失落者触发了一见倾心之机。自“我从去年辞帝京”起以下十二句,写诗人贬官九江以来的孤独寂寞之感。他说:“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地势荒僻,环境恶劣,举目伤怀,一点开心解闷的东西都没有。其实这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诗人自我的苦闷移情的结果,咱们比较一下《水浒传》里宋江赞赏江州的一段话,他说:“端的好座江州,我虽犯罪远流到此,倒也看了真山真水。我那里虽有几座名山古迹,却无此等景致。”诗人的悲哀苦闷完全是由于他政治上受打击造成的,但是这点他没法说。他只是笼统含糊地说了他也是“天涯沦落人”,他是“谪居卧病”于此,而其他断肠裂腑的伤痛就全被压到心底去了。这就是他耳闻目睹一切无不使人悲哀的缘由。之后他以一个平等真诚的兄弟姐妹、一个患难知音的身份,由衷地称赞和感谢了琵琶女的精彩表演,并提出请

  她再弹一个曲子,而自我要为她写一首长诗《琵琶行》。琵琶女本来已经不愿意再多应酬,之后见到诗人如此真诚,如此动情,于是她紧弦定调,演奏了一支更为悲恻的曲子。这支曲子使得所有听者无不唏嘘成声。多情的诗人呢?看他的青衫前襟早已经湿透了。促弦:紧弦,使调子升高。青衫:八、九品文官的服色,司马是从九品,因此穿青衫。

  这首诗的艺术性是很高的,其一,他把歌咏者与被歌咏者的思想感情融二为一,说你也是说我,说我也是说你,命运相同、息息相关。琵琶女叙述身世后,诗人以为他们“同是天涯沦落人”;诗人叙述身世后,琵琶女则“感我此言良久立”,琵琶女再弹一曲后,诗人则更是“江州司马青衫湿。”风尘知己,处处动人怜爱。其二,诗中的写景物、写音乐,手段都极其高超,而且又都和写身世、抒悲慨紧密结合,气氛一致,使作品自始至终浸沉在一种悲凉哀怨的氛围里。其三,作品的语言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概括力,而且转关跳跃,简洁灵活,因此整首诗脍炙人口,极易背诵。诸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别有幽情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等等都是多么凝炼优美、多么叩人心扉的语句啊!

  本诗的诗眼(主旨)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透过写琵琶女生活的不幸,结合诗人自我在宦途所受到的打击,唱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心声。社会的动荡,世态的炎凉,对不幸者命运的同情,对自身失意的感慨,这些本来积蓄在心中的沉痛感受,都一齐倾于诗中。它在艺术上的成功还在于运用了优美鲜明的、有音乐感的语言,用视觉的形象来表现听觉所得来的感受;萧瑟秋风的自然景色和离情别绪,使作品更加感人。

  诗人在这首诗中着力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透过它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艺人的悲惨命运,抒发“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情。诗的开头写“秋夜送客”,“忽闻”“琵琶声”,于是“寻声”“暗问”,“移船”“邀相见”,经过“千呼万唤”,然后歌女才“半遮面”地出来了。这种回荡曲折的描述,就为“天涯沦落”的主题奠定了基石。

  之后以描述琵琶女弹奏乐曲来揭示她的内心世界。先是“未成曲调”之“有情”,然后“弦弦”“声声思”,诉尽了“生平不得志”和“心中无限事”,展现了琵琶女起伏回荡的心潮。

  然后进而写琵琶女自诉身世:当年技艺曾教“善才服”,容貌“妆成每被秋娘妒”,京都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然而,时光流种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描述,与上方她的弹水,“暮去朝来颜色故”、最终只好“嫁作商人妇”。这唱互为补充,完成了琵琶女这一形象的塑造。

  最后写诗人感情的波涛为琵琶女的命运所激动,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抒发了同病相怜,同声相应的情怀。诗韵明快,步步映衬,处处点缀。

  既层出不穷,又着落主题。真如江潮澎湃,波澜起伏,经久不息。反复吟诵,荡人胸怀,情味无限。语言铿锵,设喻形象。“如急雨”“如私语”“水浆迸”“刀枪鸣”“珠落玉盘”“莺语花底”。这些读来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诗的小序交代时刻、地点、人物和故事,概述了琵琶女的悲凉身世,说明写作本诗动机,并为全诗定下了凄切的感情基调。

  《琵琶行》全诗共分四段,从“浔阳江头夜送客”到“犹抱琵琶半遮面”共十四句,为第一段,写琵琶女的出场。其中的前六句交代了时刻,这是一个枫叶红、荻花黄、瑟瑟秋风下的夜晚;交代了地点,是浔阳江头。浔阳也就是这天的九江市;浔阳江头也就是前边序中所说的湓浦口。交代了背景,是诗人给他的兄弟姐妹送别。离别本身就叫人不快,酒宴前再没有个歌女侍应,当然就更加显得寂寞难耐了。那里面“主人下马客在船”一句句法稍怪,其意思实际是主人陪着客人一道骑马来至江边,一同下马来到船上。“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那里的景色和气氛描述都很好,它给人一种空旷、寂寥、怅惘的感觉,和主人与客人的失意、伤别融合一体,构成一种强烈的压抑感,为下文的突然出现转机作了准备。其中蹬后八句是正面写琵琶女的出场:“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声音从水面上飘过来,是来自船上,这声音一下子就吸引了主人和客人的注意,他们走的不想走、回的不想回了,他们必须要探寻探寻这种美妙声音的究竟。“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那里的描述十分细致。由于这时是夜间,又由于他们听到的只是一种声音,他们不知道

  这声音究竟来自何处,也不知演奏者究竟是什么人,因此那里的“寻声暗问”四个字传神极了。之后“琵琶声停”证明演奏者已经听到了来人的呼问;“欲语迟”与后面的“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相一致,都证明这位演奏者的心灰意懒,和惭愧自我身世的沉沦,她已经不愿意再抛头露面了。这段琵琶女出场过程的描述历历动人,她未见其人先闻其琵琶声,未闻其语先已微露其内心之隐痛,为后面的故事发展造成许多悬念。

  从“转轴拨弦三两声”到“唯见江心秋月白”共二十二句为第二段,写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其中“转轴拨弦三两声”,是写正式演奏前的调弦试音;而后“弦弦掩抑”,写到曲调的悲伧;“低眉信手续续弹”,写到舒缓的行板。拢、捻、抹、挑,都是弹奏琵琶的手法。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唐朝宫廷中 ... 的一个舞曲名。六么:当时流行的一个舞曲名。从“大弦嘈嘈如急雨”到“四弦一声如裂帛”共十四句,描述琵琶乐曲的音乐形象,写它由快速到缓慢、到细弱、到无声,到突然而起的疾风暴雨,再到最后一划,戛然而止,诗人在那里用了一系列的生动比喻,使比较抽象的音乐形象一下子变成了视觉形象。那里有落玉盘的大珠小珠,有流啭花间的间关莺语,有水流冰下的丝丝细细,有细到没有了的“此时无声胜有声”,有突然而起的银瓶乍裂、铁骑金戈,它使听者时而悲凄、时而舒缓、时而心旷神怡、时而又惊魂动魄。“东舟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两句是写琵琶女的演奏效果。大家都听得入迷了,演奏已经结束,而听者尚沉浸在音乐的境界里,周围鸦雀无声,只有水中倒映着一轮明月。

  从“沉吟放拨插弦中”到“梦啼妆泪红阑干”共二十四句为第三段,写琵琶女自述的身世,自述早年曾走红运,盛极一时,到之后年长色衰,飘零沦落。沉吟:踌躇,欲言又止的样貌。敛容:指收起演奏时的情感,重新与人郑重见礼。虾蟆岭:即下马岭,汉代董仲舒的坟墓,在长安城东南部,临近曲江。从“十三学得琵琶成”以下十句极写此女昔日的红极一时。她年纪幼小,而技艺高超,她被老辈艺人所赞服,而被同辈艺人所妒忌。王孙公子迷恋她的色艺:为了请她演奏,而不惜花费重金;她自我也放纵奢华,从来不懂什么叫吝惜。就这样年复一年,好时光像水一样地很快流走了。教坊:唐代管理宫廷乐队的官署。第一部:如同说第一团、第一队。秋娘:泛指当时貌美艺高的歌伎。五陵:指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五个汉代皇帝的陵墓,是当时富豪居住的地方。五陵年少:通常即指贵族子弟。缠头:指古代赏给歌 ... 子的财礼,唐代用帛,后代用其他财物。红绡:一种生丝织物。钿头:两头装着花钿的发篦。云篦:指用金翠饰品装点的首饰。击节:打拍子。歌舞时打拍子原本用木制或竹制的板,此刻兴之所至,竟拿贵重的钿头云篦击节,极言其放纵奢华,忘乎因此。等闲:随随便便,不重视。从“弟走从军阿姨死”以下十句写此女的时过

  境迁,飘零沦落。随着她的年长色衰,贵族子弟们都已经不再上门,她仅有的几个亲属也相继离散而去,她像一双过了时的鞋子,再也没人看、没人要了,无可奈何只好嫁给了一个商人。商人关心的是赚钱,从来不懂艺术和情感,他经常独自外出,而抛下这个可怜的女子留守空船。人是有记忆的,应对这天的孤独冷落,回想昔日的锦绣年华,比较之下,怎不让人伤痛欲绝呢!“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其实即使不作梦,也是一天不知要想多少遍的。浮梁:县名,县治在今江西景德镇北。红阑干:泪水融和脂粉流淌满面的样貌。

  从“我闻琵琶已叹息”到最后的“江州司马青衫湿”共二十六句为第四段,写诗人感慨自我的身世,抒发与琵琶女的同病相怜之情。唧唧:叹息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二语感情浓厚,落千古失落者之泪,也为千古失落者触发了一见倾心之机。自“我从去年辞帝京”起以下十二句,写诗人贬官九江以来的孤独寂寞之感。他说:“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地势荒僻,环境恶劣,举目伤怀,一点开心解闷的东西都没有。其实这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诗人自我的苦闷移情的结果,咱们比较一下《水浒传》里宋江赞赏江州的一段话,他说:“端的好座江州,我虽犯罪远流到此,倒也看了真山真水。我那里虽有几座名山古迹,却无此等景致。”诗人的悲哀苦闷完全是由于他政治上受打击造成的,但是这点他没法说。他只是笼统含糊地说了他也是“天涯沦落人”,他是“谪居卧病”于此,而其他断肠裂腑的伤痛就全被压到心底去了。这就是他耳闻目睹一切无不使人悲哀的缘由。之后他以一个平等真诚的兄弟姐妹、一个患难知音的身份,由衷地称赞和感谢了琵琶女的精彩表演,并提出请

  她再弹一个曲子,而自我要为她写一首长诗《琵琶行》。琵琶女本来已经不愿意再多应酬,之后见到诗人如此真诚,如此动情,于是她紧弦定调,演奏了一支更为悲恻的曲子。这支曲子使得所有听者无不唏嘘成声。多情的诗人呢?看他的青衫前襟早已经湿透了。促弦:紧弦,使调子升高。青衫:八、九品文官的服色,司马是从九品,因此穿青衫。

  这首诗的艺术性是很高的,其一,他把歌咏者与被歌咏者的思想感情融二为一,说你也是说我,说我也是说你,命运相同、息息相关。琵琶女叙述身世后,诗人以为他们“同是天涯沦落人”;诗人叙述身世后,琵琶女则“感我此言良久立”,琵琶女再弹一曲后,诗人则更是“江州司马青衫湿。”风尘知己,处处动人怜爱。其二,诗中的写景物、写音乐,手段都极其高超,而且又都和写身世、抒悲慨紧密结合,气氛一致,使作品自始至终浸沉在一种悲凉哀怨的氛围里。其三,作品的语言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概括力,而且转关跳跃,简洁灵活,因此整首诗脍炙人口,极易背诵。诸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别有幽情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等等都是多么凝炼优美、多么叩人心扉的语句啊!

  白居易本来就是一个关心下层人民,同情人民疾苦的诗人,这次他又用浅近流转的语言描述了一个动人怜惜的风尘女子形象。由于这首诗,白居易的名字也就更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了。三十年后唐宣宗在为白居易写的一首诗中说:“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连少数民族的儿童都能背诵,稍有文化的汉族人就更不用说了。白居易本来就是一个关心下层人民,同情人民疾苦的诗人,这次他又用浅近流转的语言描述了一个动人怜惜的风尘女子形象。由于这首诗,白居易的名字也就更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了。三十年后唐宣宗在为白居易写的一首诗中说:“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连少数民族的儿童都能背诵,稍有文化的汉族人就更不用说了。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忽闻水上琵琶声下句的更多相关文章

  1. 《琵琶行》中的琵琶女不是可怜嘛,白居易为何不将她带走

    《琵琶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叙事长诗,相信许多中国人都读过。诗中记叙了被贬为江州司马的白居易在路过浔阳江头时,遇到了一位年轻时候曾红极一时的琵琶女,便邀请她上船来演奏。

  2. 白居易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出生之后不久,家乡便发生了战争。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先由宋州司户参军授徐州彭城县县令,一年后因白季庚与徐州刺史李洧坚守徐州有功,升任徐州别驾,为躲避徐州战乱,他把家居送往宿州符离安居。白居易辞了苏州刺史职务返回家乡。禅宗的重要典籍《景德传灯录》把白居易正式列为如满的法嗣。

  3. 白居易的主要成就 他的个人作品有什么?

    元和六年,白居易母亲因患神经失常病死在长安,白居易按当时的规矩,回故乡守孝三年,服孝结束后回到长安,皇帝安排他做了左赞善大夫。白居易十分气愤,便上书力主严缉凶手,以肃法纪。822年,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刺史。白居易还规定,西湖的大小水闸、斗门在不灌溉农田时,要及时封闭;发现有漏水之处,要及时修补。而他的诗歌主张,也主要是就早期的讽谕诗的创作而发的。

  4. 白居易和琵琶女裴兴奴之间的故事,马致远写了一部杂剧

    >全剧共四折一楔子,讲述了白居易与裴兴奴两人的爱情故事。全剧主要人物是裴兴奴,白居易,刘一郎三人。>>第三折写白居易和裴兴奴重逢。皇帝下诏,白居易复起用为侍郎,兴奴归白居易,刘一郎受到惩罚。白居易携裴兴奴回京之后,皇帝让裴兴奴进宫讲述事情经过的,裴兴奴连唱十支曲子交代前事。至此故事以白居易和裴兴奴的大团圆而终。

  5. 裴兴奴是什么人?唐代歌女生平简介

    裴兴奴,长安东南曲江人氏。>随着年龄的增长,裴兴奴的姿色已不如从前了,不得已只好嫁给一个商人为妇。裴兴奴叹了口气说:“唉!妹妹说得是啊!”裴兴奴和胡秋娘两位歌女,越谈越投机,她们从白日谈到黄昏,从月出谈到黎明,整整谈了三天三夜。裴兴奴愤愤地说:“这苦日子实在难熬。秋妹呀,我再也不愿过这种寄人篱下的生活了。”

  6. 间在古文中的意思有哪些 | 历史新知网

    间在古文中的意思有哪些(间、闲)一jiānㄐㄧㄢ①中间。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二jiàn①间隙,空隙。《庄子·庖丁解牛》:“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左传·昭公十三年》:“诸侯有间矣。”

  7. 白居易为什么写长恨歌_白居易的一生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白居易的一生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白居易的一生可以分为六个阶段1.出生乱世唐代宗大历七年正月,白居易出生于新郑的一个“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李绛认为这是白居易的一片忠心,而劝谏宪宗广开言路。西湖有白堤,两岸栽种有杨柳,后世误传这即是白居易所修筑的堤,而称之为白公堤。事实上这道“白堤”在白居易来杭州之前已存在,当时称为“白沙堤”,且见于白居易的诗作之中。

  8. “大珠小珠落玉盘”形容的是哪种乐器?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他的著名诗篇《琵琶行》中非常形象地对琵琶演奏及其音响效果这样的描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琵琶行》作于白居易贬官到江州的第二年,作品借着叙述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和她的凄凉身世,抒发了作者个人政治上受打击、遭贬斥的抑郁悲凄之情。在这里,诗人把一个琵琶女视为自己的风尘知己,与她同病相怜,写人写己,哭己哭人,宦海的浮沉、生命的悲哀,全部融合为一体,

  9. 《西厢记》中写道:“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其中“司马青衫”指的是:

    此中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司马青衫”语出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司马,是古代官名,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贬官为江州司马。一次他在送客上船时,偶然听得琵琶声,于是邀请琵琶女演奏。在和琵琶女对话中,白居易了解了琵琶女的身世,觉得他们两人命运相同,写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惊人句,并为之泪湿青衫。青衫,是白居易司马身份的标志。

  10. 忽闻水上琵琶声下句

    忽闻水上琵琶声下句忽闻水上琵琶声下句是:主人忘归客不发出自白居易的《琵琶引》原文欣赏:《琵琶引》作者:白居易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琵琶声停欲语迟。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这段琵琶女出场过程的描述历历动人,她未见其人先闻其琵琶声,未闻其语先已微露其内心之隐痛,为后面的故事发展造成许多悬念。从“十三学得琵琶成”以下十句极写此女昔日的红极一时。

随机推荐

  1. 赫连皇后是什么结局?她是怎么死的

    北魏的第三代皇帝太武帝拓跋焘的皇后赫连氏是夏国武烈皇帝赫连勃勃的女儿,也就是夏国的公主了。赫连氏应该是很受宠爱,因为只有宠妃才有铸金人成为皇后的资格。>没有任何明显的证据表明赫连皇后参与了宦官宗爱的阴谋,宦官宗爱只是矫诏骗天下,于是文成帝拓跋濬不追究赫连皇后的责任,还尊赫连皇后为太皇太后,当然他还加封他的奶妈常氏为皇太后。>不过作为一个后宫的女人,赫连皇后的命运已经不错。

  2. 约翰夫人的遗产

    约翰夫人在杜曼街628-632号留下的遗产通常被认为是法国殖民地建筑中现存最好的例子之一,尽管现存的建筑直到1788年才建成。该地段是在17世纪20年代开发的,在1788年的“耶稣受难日之火”中,该地的一座建筑被烧毁。在失修后,现存的建筑于1947年捐赠给路易斯安那州立博物馆,至今仍是一座博物馆。这座建筑的名字来源于乔治·华盛顿·凯布尔著名的短篇小说《蒂特·普莱特》,凯布尔故事中的“约翰夫人”是虚

  3. 收山出煞的原则是什么?_风水知识

    旺生之山星宜见山,不宜见水,谓之收山;退死煞之山星方宜见水、不宜见山,谓之出煞;旺生之向星方宜见水,不宜见山,谓之收水;退死煞之向星方宜见山,不宜见水,谓之出煞。玄空风水的几个概念_风水知识

  4. 梦见吃瘦肉

    周公解梦梦见吃瘦肉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吃瘦肉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狼、狐狸和兔子

    一天,狼、狐狸和兔子结为朋友,计议同去打劫一些财物。货郎哥听了确实很惊疑,因为这声音太动听了,尤其出自兔子之口,简直是天下的奇事。货郎哥就又忘记一切地朝兔子飞一般地追去。狼听出狐狸的意思是叫他合谋霸占了这担东西,不分给兔子,狼当然满意。结果,贪婪的恶狼、狡猾的狐狸、阴险的兔子,谁也没有享受到这些东西。

  6. 诱人的体质你有哪些_看相大全

    今天我们一起来分析诱人的体质你有哪些?诱人的体质你有哪些面有笑窝外向热情面有笑窝的人,性格外向,喜欢走动旅行,为人又热情,因而在旅行时特别容易发展外地情缘。桃花眼女人最有吸引力这类女人的眼神中常常是含情默默,电压很高,水灵秀气,水汪汪,美丽动人,只一双眼睛就会迷倒万人。鸭蛋脸脸型与容貌美丑关系极大,理想的脸型能给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在我国,历来认为卵圆形脸型即俗称的瓜子脸或鸭蛋脸是最理想的。

  7. 历史上赫梯人出现在什么时候?

    赫梯人居于安纳托利亚高原,即是现在的土耳其北部。安纳托利亚的赫梯人的冶金技术长时间处于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赫梯人是最为著名的战车设计家。赫梯战车上的基本配置是载乘三名作战人员,而古埃及战车只能装两人。依靠其战车优势,赫梯人一度垄断了近东的贸易通道和自然资源。他们将感染了兔热病的绵羊放入敌方城市或阵营,导致敌方人员感染上这种致命疾病。赫梯人创造的安纳托利亚文明从此也被湮没。

  8. 泰西封:经历千年东西方冲突的波斯旧都

    今天的泰西封遗址,是考古学家才会光顾的沙漠化废墟。但若时光倒退1000多年,这里却是整个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核心。不仅贵为波斯帝国的都城,还是西方地中海文明向东方传递的口岸。整座城市的潮起潮落,不仅是两河与波斯文化的健康晴雨表,更象征了古典地中海世界的前进和后退。亚历山大远征将地中海世界推进到亚洲腹地早在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远征就打破了整个世界文明的旧秩序。尽管不断东来的希腊裔士兵数量很少,却成为

  9. 起啥名字易遭小人陷害

    在生活上感情中遭遇第三者、招惹烂桃花,出现家庭破坏者,工作上遭遇打小报告,经商骗人者,不慎择友等都属于犯小人范畴。小人的阶段性较强,造成的影响往往比预料的严重,常言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在自己的言行举止上要谨慎,纵使有万般才华盈身,遭嫉妒陷害,也是很难避免的。那么下面来看一下,啥名字易招小人。名字总格为27:此数理半凶半吉,足智多谋,先苦后甜,自信心过强,多受小人诽谤。

  10. 刘师亮两书巧联

    刘师亮是民国时期成都的进步文人,他常以对联为武器,对......进行辛辣的嘲讽和深刻的揭露。在...统治区,伪...巧立名目,横征暴敛,弄得人民缺衣少食,怨声载道;而蒋介石政权还总是高呼“民国万岁”,高唱“天下太平”。刘师亮激于义愤,挥毫作联:>民国万税(岁);>天下太贫(平)。>此联巧借谐音双关,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的...社会。刘师亮不顾个人安危,在某法院门口又题了一联:>有条有理;>无法无天。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