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有僧俗俩偶有小歧,互致短信,机辨论性,彼此琢磨,终有所晤,调心平等,复循觉道。但不改变对您的尊敬和感情。亦佛子自度度人责任也。佛道长远,须发菩提心、长远心、忍辱心、大悲心方能近道。宿业纠结,障蔽自心。
有僧俗俩偶有小歧,互致短信,机辨论性,彼此琢磨,终有所晤,调心平等,复循觉道。俗:近日不喜某师,拟暂避不到贵寺,自我潜修。但不改变对您的尊敬和感情。僧:放开你的弥勒肚皮……!平直待之,岂不令他惭愧!亦佛子自度度人责任也。佛道长远,须发菩提心、长远心、忍辱心、大悲心方能近道。>俗:乞愿佛手双垂下,摩得人心一样平……有云:佛子不可畏势,不可逐贵。荣辱当前,试问有几人站稳脚跟?这一点您无愧佛子称号,当世人天良师,唯和尚矣!>僧:过奖!我只是秉承佛教,庄严释迦门户耳!檀越现白衣而慕出世,心系伽蓝,也算隔世尚觉,终能摸着祖师鼻孔啊!>俗:向佛之心,恒常依旧。宿业纠结,障蔽自心。蒙和尚开解,我觉知了。>僧:一念觉心佛不二,善哉!善哉!善哉!(文/丑生)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