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佛陀时代,有五百位贵族女子因不满琉璃王的暴政虐行,捨弃了俗世,剃髮为尼。出家后的五百位比丘尼虽然脱离了以往富裕享乐的环境,仍然习气难调,无法放下情爱等种种烦恼。于是,他们一同前往微妙比丘尼的住处,希望能聆听开示,解除疑惑。其实「苦」,都是自己过去所造之业招感,因此若遇苦时,当自忏悔,莫怨天尤人。改正自心的贪、瞋、癡三毒,修善积福,朝向解脱无为之道迈进,方能真正离苦。
■传润亲近佛法,才了解到因缘果报的道理;会遭遇种种的顺、逆境,皆因过去所种下的因,待因缘具足,果报就会现前。此时感受,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所谓「如是因 ,如是果」, 若能把握当下,以正知、正念面对一切事,将来就不会逆境重重。佛陀时代,有五百位贵族女子因不满琉璃王的暴政虐行,捨弃了俗世,剃髮为尼。出家后的五百位比丘尼虽然脱离了以往富裕享乐的环境,仍然习气难调,无法放下情爱等种种烦恼。于是,他们一同前往微妙比丘尼的住处,希望能聆听开示,解除疑惑。微妙比丘尼知道他们的来意后,开示大众:「诸位大姐,过去我也出身于尊贵的梵志之家,结婚不久即怀胎生子;后来公婆相继辞世,小儿子又即将出生,于是决定回娘家待产,没想到在回家途中,肚子已阵痛得非常厉害,只好先在路旁树下歇息。到了深夜,孩子即将临盆,痛苦不堪的我虽然高声求助,都没有得到丈夫的回应;等到天亮,才发现他已被恶露吸引来的毒蛇所咬死。看到这番景象,我伤心得昏厥过去,直到被大儿子的啼哭声所唤醒。为了生存下去,我只好带着二个孩子继续赶路。」「接着,我们来到一处荒无人烟的地方,前方有一条大河阻挡了去路,又找不到人可以帮忙,我只好先抱着小儿子渡河。好不容易把小儿子带到对岸安置好,大儿子等不及我回去接他,便急着下水,一下子就被河水沖走,根本来不及救他。伤心的我走回对岸,却发现地上只剩一滩血水,原来我那可怜的小儿子已被狼咬走。一连失去丈夫与儿子的我,心痛地再度昏倒。」「后来我好不容易地才走回故乡,遇到父亲的友人,便向他询问父母的近况。他叹口气说:『前阵子你家发生大火,他们都已葬身火窟。』听到这个消息,当下我又昏了过去,他见我如此孤苦,便收留我暂住他家。」「几天后,有位梵志见我容貌庄严,便向我求婚,无依无靠的我只好答应了他。后来我又怀了身孕,生产时为了怕外人进来,便将大门深锁。没想到喝得酩酊大醉的丈夫回家后,因敲门无人回应,一气之下破门而入。失去理智的他,一进屋来便动手打我,连孩子的性命也没了。我见这人如此残暴,便逃离了第二个家。」「逃到城外后,我遇到一位刚丧妻的长者子,因思念妻子,所以每天都到她的坟前哭泣。他问我可否陪他去墓园,我见他情深义重,便与他一同前去,最后,又嫁给了他。没想到结婚才没几天,他就因病往生;依照习俗,男子往生,他所心爱的人、物品都要陪葬,于是我成了丈夫的陪葬品,一起被埋入墓中。三天后,有贼盗墓,将我救了出来。这群盗贼的首领见我漂亮,又强佔我为妻;不久,他为官兵所捕,斩首示众,于是我又成了陪葬品。没想到过了三天,竟有狼狗因饥饿欲食尸身,而将墓穴掘开,我才得重见天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遭逢如此恶报,又死而复生,真是痛苦不堪;突然想到曾听闻有佛出世,依止佛陀能得解脱,便走到祇园精舍。佛陀知道我得度因缘已经成熟,于是请大爱道比丘尼为我授戒,讲说四谛苦空、无常、无我之理。由于一心精进,不久即证得阿罗汉果,得宿命通,方知此生之苦皆是过去所造之业,自作自受,纤毫不差。」听到微妙比丘尼的开示,在场大众无不感到叹息。五百位比丘尼又问:「请问您过去世因何因缘,导致这生如此不幸,又何因缘能遇佛证果,得到解脱?」微妙比丘尼说:「过去世我曾为长者之妻,因无子嗣,见小老婆生子而心生妒忌,起了 ... 念。于是我偷偷将一根细 ... 入婴儿头顶,导致这孩子日渐消瘦,没有几天的时间便往生了。小老婆伤心地质问我:『孩子是否为你所害?』我不但不承认,还诅咒自己如有谎言,『世世夫为毒蛇所 ... ,有儿子者,水漂狼食。身见生埋,父母大小,失火而死。』因一念妒心,生生世世都得承受自己所咒诅的恶报。」接着,微妙比丘尼又说:「然而另有一世,我曾供养辟支佛,并发愿后世也要如辟支佛一样得到解脱。所以因过去供养的福报及愿力,使我今生能遇佛出家修行,得罗汉果。但即使今日已证果解脱,我的身体仍日以继夜地饱受热铁针从顶上入、于足下出的痛苦。」五百位比丘尼听了微妙比丘尼的开示后,各各心生惕励,体悟到欲爱之本犹如炽火,在家之苦甚于牢狱,贪欲之心永不复生,最后烦恼漏尽,有人入定,亦有人证得阿罗汉果,解脱生死。 典故摘自:《贤愚经.卷三》省思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这十分之八跟十分之九的不如意,从何而来?有人常觉得自己这辈子没做什么坏事,为什么人生的苦却接踵而来。其实「苦」,都是自己过去所造之业招感,因此若遇苦时,当自忏悔,莫怨天尤人。改正自心的贪、瞋、癡三毒,修善积福,朝向解脱无为之道迈进,方能真正离苦。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