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这几天看到德云社的师徒纷争,不由想起了清末民初康有为、梁启超师徒的分分合合。

康有为、梁启超堪称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师生。

戊戌变法过程中,梁启超深受康有为的影响,成为康有为推动变法最重要的助力。

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忍泪出国门,东渡扶桑。在20世纪最初的两三年中,他频频涉猎西方的思想学说,眼界大开,思想观念快速更新。他高唱自由之歌:“人群之进化,莫要于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三大自由皆备于我焉,以名吾书。”

然而,当梁启超高唱自由、盛赞卢梭的时候,康有为却将自由视为洪水猛兽,深恶痛绝。他极力反对梁启超的主张,认为正是自由之说导致了法国大革命,也正是因为法国大革命带来了流血的灾难。梁启超则据理力争:“自由二字,非法国之土产也。英之弥尔,德之康德,皆近世大儒,全球所仰,其言自由,真可谓博深切明矣,而夫子引隋炀、武后以比之,似未免涉于谩骂矣。”

思想的分歧必然导致政治上的分歧。1901年前后梁启超与孙中山交往密切,其政治思想逐渐内改良趋向革命。在孙中山的影响下,梁启超的思想日渐激进,对康有为的离心倾向也日趋明显。1898年夏秋之间,他联合韩文举、唐才常等所谓“康门十三太保”,联名致书康有为,劝他退出政坛,主张共和。信中说:“因国事败坏至此,非庶政公开,改造共和政体,不能挽救危局。今上圣明,举国共悉,将来革命成功之日,倘民心爱戴,亦可举为总统。吾师春秋己高,大可息影林泉,自娱晚景。启超等自当继往开来,以报师恩。”话虽说得委婉好听,实际是要康有为退隐,这当然为康有为所不容,康梁之间隙缝由此加深。

1902年,在尊孔保教问题上二人的矛盾公开化。这年初,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发表了《保教非所以尊孔论》,把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了康有为:“吾最恶乎舞文贱儒,动以西学缘附中学者,以其名为开新,实则保守,煽思想界之奴性而滋益之也。”这种尖锐的批判,令康有为大为恼火,他坚持认为:“各国皆保教,教强则国强。”梁启超也不示弱,据理力争,再次争辩:“以弟子观之,则正相反。保教而教强,国有之矣,然教强非国之利也。”昔日对康有为亦步亦趋的梁启超开始大唱反调,而且言辞锋利,得理不让人。康梁分歧的此次曝光,使梁启超亮度大增,而康有为却黯然失色。

与反对保教尊孔相联系,自此以后,梁启超与康有为在学术思想上也发生了分歧。曾经对《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佩服得五体投地的他,开始对这种学术方法进行驳斥和抨击。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论述这件事说:“启超自三十以后,已绝口不谈伪经,亦不甚谈改制。而其师康有为大倡设孔教会定国教祀天配孔诸议,国中附和不乏,启超不谓然,屡起而驳之。”当然,这段时间,梁启超与康有为之间最大的矛盾分歧还是在政治观点上。在逃亡生涯的最初几年中,梁启超受西方资产阶级和孙中山革命派思想的影响,逐渐放弃改良主张,讲革命、谈破坏,其激进程度并不亚于革命派。

因为与孙中山联合革命,梁启超在槟榔屿遭到康有为的严厉训斥,但他并未口服心服。他从澳洲回到日本后,立即发表文章,呼唤民权、自由,歌颂革命破坏。他说,“破坏”是一种美德,是医治社会痼疾的良药。“往古来今之世界,其蒙垢积污行之时常多,非时时摧陷廓清之,则不足以进步。”康有为坚决反对革命破坏,梁则针锋相劝地反驳说:处今日而害怕讲破坏者是—种“保守之心盛”的表现,“欲布新不欲除旧”是办不到的。

梁启超革命、反满、民主、共和的主张,遭到康有为、黄遵宪等师友的坚决反对与劝诫。康有为接到梁启超倡言革命、反对尊孔保教等主张的信以后,头痛大作,怒骂梁启超可恶至极,流质多变。康、梁争论白热化,公开化。1902年春,康有为准备与梁启超决裂,多次写信责备他,又专门写了两封长信,从理论上重弹中国只可立宪、不可行革命的老调。一封是《与同学诸子梁启超等论印度亡国由于各省自立书》,另一封是《答南北美洲诸华商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可行革命书》。前者名为告诫梁启超、欧榘甲二人,实际上是板着面孔教训所有不愿保皇、倾向革命的人。后者则援引今古,洋洋万言,为“君主立宪”辩护,列举了中国不可革命的理由。

对封建皇帝具有如此忠爱感情的康有为,对梁启超等弟子放言“民族革命”、“汤武革命”,心中十分恼怒,甚至到了恨之入骨的地步。他在给弟子的信中说:“我收到梁启超大谈革命的书信,头痛欲裂,又引发了症疾,现在又收到了你言革命的信,头痛更为严重,你们是要逼死我啊,我不忍心与你们绝裂,而不绝裂又于理不通,你们真是要逼死我啊。我听了你们的话是背叛皇上,我是背信弃义之人。你们俱言革命,就是背叛我,你们这些背信弃义的小人!”

有一次,梁启超到香港拜晤康有为,两人谈到立宪问题,话不投机,康有为大光其火,说梁启超领着十多人倡言革命,就是忘了光绪皇帝的救命大恩,就是忘恩负义。他说:“应当记住百日维新之时,守旧党要杀我们的头,湖南举人曾廉上书,弹劾我们反满,大逆不道,应处以极刑。若不是光绪皇帝全力支持,我们早就被杀了,哪有今天?当初你口口声声颂扬皇帝恩德,如今却要革他的命!你忘了,你的命是光绪皇帝给你的!”康有为越说越激动,顺手拿起一个夹着报纸的报夹子,向梁启超砸了过去。

不过,康有为与梁启超在政治上的分歧虽然越来越大,但师徒二人之间的情谊仍然十分深厚。1911年6月,梁启超敦请流亡新加坡的康有为移居日本。康有为经香港到神户,见到了梁启超。此时师徒二人在海外已流亡了13年,离1909年槟榔屿香港之会已整整8年。8年后的重逢,使二人悲喜交加,感慨万千。梁启超热情欢迎老师的到来,康有为也赋诗抒发了与弟子重的喜悦心情。

辛亥革命后,康、梁政治地位的差距越拉越大,梁启超成了政治明星,康有为却备受冷落。梁启超由—个政治流亡者—跃而为进步党领袖,再跃为司法总长,之后又在护国战争和讨伐张勋复辟中成了“再造共和”的功臣,并出任段祺瑞内阁的财政总长。与梁启超相比,康有为则大为逊色,他竭其所能呼天唤地始终未能谋到一官半职。

政治上分手,思想上决裂,并不意味着梁启超对乃师恩断情绝。梁启超在个人关系上始终恪守中国尊师的传统,始终向康有为执弟子礼。张勋复辟后,康梁形同水火,首先打破这个僵局的是画家刘海粟,他与两位都有一定的交往。1922年,梁启超到上海讲学,而康有为也在上海。刘海粟觉得不应该为了张勋复辟这一场闹剧伤害师生关系,便想借梁启超旅沪机会,让两人和好。刘海粟决定请他俩同席吃饭,但怕康老先生发火,便托人送去一张请柬。康老虽然没有来,却写了回信,口气缓和下来了:“海粟仁弟,请转卓如仁弟:因事不克赴约。”刘海粟又请黄溯初先生去康老那里斡旋,次日,刘海粟陪同梁启超去看康老,晚年师生,和好如初。

1927年3月8 日,康有为70大寿,梁启超邀当年万木草堂的同学,亲至上海祝寿,并将寿联写在八幅寿屏上,畅述万木草堂读书从游之乐,情文并茂,传诵一时。康有为去世后,梁启超立即联合康门弟子在北京畿辅先哲祠不朽堂设灵公祭。在公祭仪式上,他宣读了悼文《公祭康南海先生文》,感情真挚,声泪俱下,对康有为的历史作用和功绩做了极高的评价。

可见,观念可以不同,但做老师要有老师的样子,做学生也要有做学生的样子。

从德云社近日动态想到的康有为与梁启超师徒决裂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家族兴衰非是靠权利和财富来维系,家道必须合乎天道

    一座宅子,折射出一个家族的兴衰。时代变迁,家族兴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是靠权力和财富所能维系的,家道必须合乎天道。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名门望族,显赫一时。第一类属于文官,清朝的李鸿章和曾国藩,李家与曾家都是当时的大家族,李鸿章和曾国藩也都是清朝重臣,权倾朝野。李鸿章不但为官有道,还非常善于积攒家财,他留给子孙的财产数量惊人。

  2. 党内怪人!他是国共和谈密使,曾收养主席三个孩子,陈赓请他出山

    南京那边证实,此人是南京...的秘使,派往延安联络...中央,请他给予方便。在宋子文的帮助下,孔祥熙为他签署了委任状这一"官身"。同意我兄即返南京,以便迅速磋商大计。董健吾受到毛主席的回电后,离开了瓦窑堡,回南京向蒋介石通报了毛主席的意见。"后来陈赓会见了董健吾,并请他出山任职。

  3.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如何「 ”收拾”东北军的?难怪无人能救张学良!

    众所周知,西安事变是爱国将领杨虎城与张学良发动的兵谏,他们二人背后分别代表着西北军与东北军,是当时中国实力强大的两个势力。他们两人非常痛恨蒋介石打内战的政策,在劝告无果的情况下,果断囚禁蒋介石。西安事变可谓是震惊世界,日本巴不得蒋介石死在战乱中,好进一步瓜分中国。好在西安事变圆满解决,一切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因此,当时蒋介石选择将张学良囚禁起来,谁求情都没用。

  4. 开国元帅揭秘:毛主席为何能做到用兵如神?

    一位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一位就是一代伟人...。笔者认为,诸葛亮是被《三国演义》高度神话了的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当时最杰出的政治家,治理蜀国很有一套,但其并无过人的...才能。

  5. 毛主席身上的十大神秘「 ”气场”,震古烁今!

    在毛主席的身上,充盈着一种令人极其震撼、并且无法消除、无法躲避的神秘「”气场”。不管你是拥戴者,还是仇视者,都不由自主地受到这股「”气场”的吸引、感染和影响。对拥戴者而言,这「”气场”正如春暖催花开,令其志存高远;对仇视者而言,这「”气场”恰似秋肃扫叶败,令其闻风丧胆!毛主席到底有哪些神秘「”气场”呢?至少表现在如下十个方面:一是令人震撼的「”挥斥方遒”之霸气毛主席少年时,曾豪迈地宣称:「”春来我

  6. 1955年蒋介石以何罪名软禁孙立人 至今未彻底 ...

    1955年遭蒋介石认定叛变被软禁,随着孙案的爆发,孙立人的一切事迹,遭到......的历史删除。1988年台监察院认定孙立人无叛乱意图,2014年7月,台湾省监察机构承认1955年郭廷亮"假藉长官名义为匪工作"间接为其...。1947年11月,孙立人被蒋介石派往编训新兵,1948年10月,孙立人选定台湾省凤山为新军练兵基地,开始他一生最后一次练兵。

  7. 他被父皇写进传位诏书,为何最后却没能当上大清皇帝?

    道光皇帝在择储的问题上,确实费了不少脑筋。在道光看来,皇四子奕詝和皇六子奕,两人各有所长,都具备继承和治理大清江山的资格和能力。但皇位只有一个,道光最终必须面临抉择,舍其一而取其一。关于道光最终敲定奕詝为皇太子的原因,有很多种说法。

  8. 第一次蒋桂战争期间,新桂系分崩离析,反倒彻底净化了内部力量

    桂系历史上曾两次打先锋逼迫蒋介石下野,但在历次...较量中屡屡败北,尤其是第一次蒋桂战争期间,总兵力超过20万的桂军土崩瓦解,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等桂系首领也被迫逃往香港避难。这是桂系输得最惨的一次,但此战也将桂系内部的异己力量清除,确保了此后桂系集团内部的稳定。湘鄂两系加入桂军集团1926年北伐时,桂系第7军战功赫赫,位居各军之首。

  9. 东北「 ”易帜”—北洋军阀终结的标志

    1926年12月1日张作霖就任「”安国军”总司令,「”安国军”以奉军为主,意图统一中国。却在北伐军、晋军、冯玉祥军的联合打击下,屡战屡败。面对...的不利形势,张作霖自认大势已去,无力挽回。于6月2日发表「”出关通电”,次日即乘专列离京,前往奉天,以期能够卷土重来。可没想到,专列行进至皇姑屯时,被日本关东军提前布置好的炸弹炸毁,张作霖重伤殒命。张作霖为什么日本人想要炸死张作霖呢?要知道当时日本为了

  10. 这位画家,是隐藏在中国三位领导人背后,有骨气的中国女人

    1925年3月11日,孙中山在弥留之际,将自己最深爱的妻子宋庆龄,托付给了一位朋友。这不禁令人好奇,究竟这个朋友是谁?何香凝,何许人也?她是隐藏在中国三位领导人背后,敢说敢做又有骨气的传奇女人。她出生于富商之家,却无公主之娇气,天生具有不屈和反抗的意识。当时,中国还处在封建时期,女性必须裹小脚,母亲给她裹,每次她都偷偷解开,被发现后母亲打她...她,她依旧我行我素,最后长成了大脚。

随机推荐

  1. 曹丕怎么对待汉献帝,司马炎就怎么对待曹奂,苍天饶过谁

    公元220年,曹丕接受汉献帝的禅让,登基称帝,曹魏正式建国,汉献帝随之被封为山阳公。为了表示对汉献帝刘协的尊重,曹丕特别允许汉献帝在自己的封国内用天子礼仪,祭祀汉代历代皇帝。汉武帝死后,幼子汉昭帝继位。比如曹丕确实曾经是刘协的臣子,司马炎确实曾经是曹奂的臣子,大义名分已定,即便是位置变了,也不能让他们反过来跪拜新朝的皇帝。只是相比汉献帝,曹奂的这个庙号并不出名,所以普及程度并不高。

  2. 肃顺手握先帝“遗诏”,为何还是斗不过慈禧?两个字

    可以说,肃顺掌握了朝廷实际权力,是咸丰的托孤大臣。这就有意思了,肃顺手握先帝“遗诏”,为何在一夜之间就被慈禧干掉呢?如此一来,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他斗不过慈禧了。对此,肃顺要求咸丰帝一定要严惩,绝不姑息,将文渊阁大学士柏葰、兵部侍郎李鹤龄、主事罗鸿绎等人全部处斩,以儆效尤。咸丰逃往承德避暑山庄路途中,肃顺对慈禧想吃“肉汤”之请求无情拒绝,还说她地位低贱,不配享受如此奢侈之食物。

  3. 梦见丢失漂亮小男孩

    周公解梦梦见丢失漂亮小男孩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丢失漂亮小男孩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乾隆问78岁的大臣:你比朕大4岁?大臣惶恐,第二天告老还乡

    清朝雍正十三年八月,雍正皇帝驾崩,皇四子弘历登基,是为乾隆帝。乾隆登基后,为了招揽人才,在乾隆元年、乾隆二年连续举行了两次科举会试。因为雍正十一年曾举办过科举会试,因此,乾隆元年(丙辰科)的科举会试早就筹备好的,属于常规的三年一次范畴。

  5. 下笔成章成语故事_成语“下笔成章”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下笔成章成语故事_成语“下笔成章”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拼音】下笔成章xiàbǐchéngzhāng  【释义】一挥动笔就写成文章。形容写文思敏捷。  【出处】三国魏·曹植《王仲宣诔》:“发言可咏,下笔成篇。”《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言出为论,下笔成章。...

  6. 梦见亲人聚在一起

    周公解梦梦见亲人聚在一起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亲人聚在一起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清凉的反义词

    清凉的反义词参考学习资料一:清凉【反义词】炎热、闷热、酷热【近义词】凉快、阴凉、凉参参考学习资料二:【反义词】炎热、闷热、酷热【同义词】凉快、凉爽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8. 驯马师

    陀时代有位驯马师名叫凯希。有一天他跟佛陀说,在他驯马的事业里,有四种不同的驯马方式。第一种马只须告诉牠,并以脚来下达命令,马就会服从了。第三种马,驯马师必须挥动马鞭,让马儿听话。然而,无法马上行动的原因是因为无明杂染仍存在。可是,我们又该如何调伏一匹未受驯服的马呢?身为一位驯马师必须非常善巧。驯马师必须一再地指导,以保护他自己和马匹。不过,这并不表示我们会恐惧他人、老师、法或任何善的事物。

  9. 历史上十位结局悲剧的古代名宰相:谁被五马分尸?

    政治是残酷无情的,历朝都演绎着此类故事,不讲权谋或者自以为老谋深算都难逃厄运,以下列举的十位都是古代著名的忠臣,皆对自己的主子衷心耿耿,也大多成就了非凡的事业,然而他们的下场却令人恻目唏嘘。一、比干(前1092—前1029)比干是殷朝末帝商纣王的叔叔,官少师职,忠心辅佐...

  10. 梦见好多天鹅

    周公解梦梦见好多天鹅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好多天鹅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