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1860年,英国和法国为“报复”清军在大沽阻止英、法公使进京换约,重组英法联军侵华。1860年8月1日,英法联军在北塘登陆,而北塘恰是清朝指定的各国使节海路入京的口岸。英国专使额尔金、法国专使葛罗对此不予理睬。此后恒福多次照会英国专使额尔金,要求面商,均被拒。英法联军完成长达12天的登陆行动后,从北塘进击,连陷新河、塘沽、大沽北炮台,清军大败。8月26日,英法联军占领天津。9月8日,英法联军向通州开进。

1860年,英国和法国为“报复”清军在大沽阻止英、法公使进京换约,重组英法联军侵华。当这支拥有舰艇144艘、陆军近3万人的强大武力开抵中国之际,恰为太平天国第二次摧毁江南大营、东征苏常、进逼上海之时,清朝的态度不能不有所变化。咸丰帝不再要求修改中英、中法《天津条约》,而是放出空气,愿让英、法公使进京换约,同时在大沽、天津一带部署重兵,由僧格林沁统率,准备决战。 1860年8月1日,英法联军在北塘登陆,而北塘恰是清朝指定的各国使节海路入京的口岸。直隶总督恒福为此照会随英法联军而来的美国公使华若翰,希望其从中调停,请英、法使节“按照贵国上年之例,进京换约”。也就是说,清朝将以上年美国公使进京换约为范式,接待英、法使节。英国专使额尔金、法国专使葛罗对此不予理睬。此后恒福多次照会英国专使额尔金,要求面商,均被拒。英法联军完成长达12天的登陆行动后,从北塘进击,连陷新河、塘沽、大沽北炮台,清军大败。僧格林沁率大沽南岸守军退往通州一带。8月26日,英法联军占领天津。在此期间,咸丰帝曾于8月16日下发了一道自欺欺人的上谕:“著派文俊、恒祺前往北塘海口,伴送英、佛二国使臣,进京换约。” >第二次 ... 战争路线图 >大沽口炮台遗址 >文俊等人的使命,根本无法执行。前方的军事态势又迫使咸丰帝再次派出桂良为钦差大臣,前往天津,与英、法谈判。英方提出的条件为:完全执行《中英天津条约》即恢复公使驻京,增加赔款,开天津为通商口岸;法方提出的条件为:公使驻京,增加赔款。有了上一次天津谈判的经验,桂良不再自行做主,而是将英、法的条件全部上呈,请旨定夺。咸丰帝只是让桂良力争。当桂良报告英、法将带兵进京换约,并派巴夏礼(H.S.Parkes)等人先期进京看房时,咸丰帝大 ... 桂良“双目已盲”,下旨:“务令该夷先将兵船马队,全行退出海口,并不准多带从人,方准来京”,“夷酋巴夏礼先行进京之处,著不准行。即将来准其进京换约,亦不得任令该夷酋随带护卫,带领兵将,总须商定随带从人数目,方为妥善。”他让桂良与英、法议定上述条件后,奏明请旨,如未议定,“不准即与该夷盖印画押”。英、法方面一闻桂良须请旨行事,便以其未有全权为名,中止谈判。9月8日,英法联军向通州开进。 >巴夏礼 >广东人民出版社委托宣传 ( 茅海建:《当代学人精品:茅海建卷》,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 ( 编辑: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史硕士研究生 谢敏 )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清朝清军历史英法联军天津清朝历史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