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真的有前世吗?佛经是这么说的

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释迦牟尼佛在数千年前所阐述的宇宙、微观世界、人的生理状态,正在逐步被现代科学所证明。这一点上,除佛教以外没有任何宗教、哲学能够做到。 很多人对前世是否存在感到疑惑,或者对世间运转、人生、法理、轮回等等问题存在疑惑,这些疑惑其实只要深入佛经学习、了解就可以解惑! 佛经中有一个故事讲的就是关于前世的问题,这个故事十分精彩。故事出自《长阿含经》卷7〈第二分弊宿经第三〉(下文为白话译文) 在佛陀入涅槃还没有很久的年代,当时迦萨罗国的波斯匿王把斯波酰村封给了婆罗门弊宿。 有一次童女迦叶跟五百比丘 ... 弘化到了这个村庄,村民们很早以前就听说童女迦叶广学多闻、辩才无碍,所以大家就一起前去请法。 婆罗门弊宿向来不信有来世、善恶业报等事,特地前去问难。 弊宿言:“依我看,并没有所谓的来世、转生,也没有善恶业报。” 迦叶问:“那么你认为天上的日月,是此世有,还是他世有?是人为的,还是上天所造的?” 弊宿言:“日月是他世有,并非此世;是上天所造的,非是人为。” 迦叶说:“由此可知,必定有他世、有善恶业报。” 弊宿言:“我还是不相信!” 迦叶便问:“是什么因缘,使你如此坚信没有来世、转生、善恶业报?” 弊宿言:“我有位亲友生病将死,当我去探病时就和他约定——‘如果真如沙门所说有地狱存在,以你平时十恶具足,必当堕入地狱。果真如此,你一定要回来告诉我,我才相信有地狱、业报等事!’然而至今,他始终没有回来,以我们的交情,他是不会爽约的。所以,并没有来世、转生、善恶业报等事!” 迦叶就举个譬喻说:“有个盗贼被王所捉,将要赴刑场的路上,哀求守卫说‘求你放我回去和亲人告别,我一定会再回来的!’请问守卫会放他回去吗?” 弊宿回答:“当然不会!“迦叶说:”同样的道理,狱卒怎么可能放你的亲人回来呢?所以,你的执着是错误的。” 弊宿又说:“但是,我有另一位亲人,平日广行十善,死前我也和他约定,如果生到天上,一定要回来告诉我,这样我才会相信有来生、善恶业报等事。但是,至今他都未曾回来过!” 迦叶回答:“譬如有个人掉到厕所里,国王不但派人把他救出来,还用香汤为他沐浴干净后,抹上香粉、香水,让他穿上最好的衣服、吃美味的食物,并且提供歌舞伎乐,请问这个人还会想回去泡在厕所中吗?” 弊宿说:“当然不会!厕所那么臭秽不堪!” 迦叶言:“在天人眼中,我们阎浮提就像厕所一样臭秽,百由旬外都能闻到。你的亲人广修十善,生天享天福,快乐无比,哪里还会来这臭秽的阎浮提?” 弊宿又说:“我还有位亲人,在世时持守五戒,依沙门所说,死后应当生忉利天。我也和他约定,如果生天必来相告,至今未见,所以我不信有来生、善恶业报。” 迦叶回答:“人间百年,是忉利天一日一夜。你的亲人持守五戒而生忉利天,必定想先游戏个二、三天,再来找你。到时候,你见得到吗?” 弊宿回答:“忉利天的二、三天,是人间二、三百年,那时我早不在了!虽然你这样说,但谁知道忉利天的天寿果真如你所说?” 迦叶又举个譬喻说:“有人天生眼盲,不知颜色、长短等相,也没有见过日月星辰、高山流水。所以就说没有这些东西,对不对?” 弊宿回答:“当然不对。世间本来就有青黄赤白等色,也有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不会因为盲人说没有,就真的没有。” 迦叶说:“这就如同你不知忉利天寿多长,便不相信一样。” 弊宿说:“沙门说‘人有识神’。可是人死时,都不曾看到有识神跑出来,所以我不相信有来世。” 迦叶反问:“你在高楼睡觉时,有没有梦见过山川江河、园林街道?” 答:“有。” 迦叶又问:“你睡觉时,旁边有侍卫吗?” 答:“有。” 迦叶又问:“当你梦见山川江河、园林街道时,你的侍卫曾经见过你的识神出去吗?当你醒来,侍卫又曾见到你的识神回来吗?” 答:“没有。” 迦叶言:“你现在活着,人们尚且不见你的识神出入,更何况是死人呢?在佛法中,比丘精进不懈修习道品,以三昧力,得清净天眼。用天眼可以得知众生的寿命长短、善恶业报。你不能因为这肉眼无知无见,就认为没有来世。” 迦叶又说了个譬喻:“从前有位事火梵志,有事外出,要他的弟子好好看顾火堆,等他回来。弟子贪玩,不小心让火灭了,心怕被 ... ,赶紧求火。於是努力劈柴却不见有火;把木头放在臼中捣碎,也找不到火。梵志回来后,告诉弟子,要求火,应该钻木才对。你如果想知有无来世,应该如同比丘一样精进修行,具足定力,得清净天眼,便能知道。不应该因为肉眼不见,就说没有来世。” 弊宿说:“我绝不能舍弃断灭理论,因为我从生下来就是这么认为,而且也教导许多人,包括国王、大臣,大家都知道我是断灭学者。” 迦叶说:“譬如有二人出外求财。最初找到了麻,二人就载了很多;后来又见到麻布,一人舍弃麻而取麻布,一人坚持不舍,认为麻就很好了。再往前走,又有更好的贝劫缕,一人舍麻布取贝劫缕,一人还是坚持着麻。而后,不论再找到更好的白铜、白银、黄金,其中一人便舍原来所有,取较好的;另一人依旧坚持不舍。回到家乡后,带回黄金的人受到大家的欢迎;而坚持取麻的人,被人所取笑。你也是如此,坚持邪见,终究没有益处。” 弊宿说:“如果真如你所说行善生天,你现在应该以刀 ... ,以求生天。若是贪生不死,就表示并非真的有来世。” 迦叶说:“譬如有个富者,死后留下二位妻子。大老婆生了几个儿子,小老婆才刚怀孕。分财产时,大老婆认为小老婆没有小孩,所有财产都该归她和她的儿子们所有。小老婆则认为要等她生产后,若是男孩也该有一份财产。但是大老婆的儿子不肯,再三地要求分财产。小老婆心急之下,就以刀剖腹看是男是女。结果,母子双亡。你自己身怀邪见,不但自误且害人,不如沙门精勤修道,戒德具足,长久住世,可以利益更多众生。你应该赶紧舍弃邪见,不要再执迷不悟,自增苦毒!” 弊宿说:“尊者,其实,当您最初问我‘日月是此世有、他世有?’时,我就已经知道自己的谬误。之所以一直追问,目的是想见识一下尊者的辩才与智慧,以增强信心。现在,我诚心信服,皈依于您。” 迦叶言:“你应当皈依于我师世尊。” 弊宿问:“世尊在哪里呢?” 迦叶言:“世尊刚灭度不久。” 弊宿说:“既然如此,我就皈依灭度如来及法和众僧。自今以后,尽形寿持守五戒,并且广行布施。” 于是,不仅是弊宿婆罗门得度,在场所有梵志、婆罗门和居士,听闻童女迦叶的开示,都法喜充满,并对佛法生起坚固的信心。 本文来自凤凰号“人得好意其福难量”,仅代表凤凰号自媒体观点。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lishixinzh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真的有前世吗?佛经是这么说的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9.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10. 西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鸠摩罗什、克孜尔石窟、信仰之变)

    鸟兽以花果为食,不经意间用种子装扮了世界一、鸠摩罗什南北朝时的真谛法师、唐代的玄奘法师、北朝的鸠摩罗什被称为佛经三大翻译家。

随机推荐

  1. 2017一句话笑话 发生在校园的那些爆笑话大全-感人的情话

    见同窗、共悲伤、如此成绩、无脸见爹娘。生当作人杰,死亦写作业!

  2. 中国古代十大悲剧,个个令人潸然泪下

    《破幽梦孤雁汉宫秋》被称为元曲四大悲剧之一。为斩草除根,屠岸贾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搜捕赵氏孤儿赵武。二十年后,赵武由程婴抚养长大,尽知冤情,禀明国君,亲自拿住屠岸贾并处以极刑,终于为全家报仇。它是中国古代戏曲中的一部经典名著,被誉为“传奇之祖”。该传奇在世界戏剧史中有重要地位,也成为中国古典十大悲剧之一。老祖宗传下来的中国十大规矩中国历史上十大酒鬼皇帝

  3. 想念短信大全

    想念短信大全1、深夜里想你的是我,睡梦里想你的是我,生命里想你的是我,一直想你的是我,用爱想你的是我,用情想你的是我,甜蜜地想你的是我,不变地想你的是我。思念短信,思念无垠。

  4. 菲利普·塞默·霍夫曼简介

    同时还主演了其他一些电影,包括大师和龙卷风《金钱球》。

  5. 刘智容是怎么嫁给小自己四岁的男人萧道成的?

    刘智容临时悔婚转嫁小自己四岁的男人终成皇后,历史新知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刘智容出身并不高贵,其父亲刘寿之只是一名小小的员外郎。但刘智荣却死活不答应,而是非要嫁给萧道成。最关键的是,萧道成还比刘智荣小四岁。>>刘智容为人庄重,且极具管理才能,在她的操持下,萧家上上下下有条不紊,是萧道成的贤内助。没能赶上萧道成的人生巅峰。

  6. 郯姓女孩起名大全_姓名测试

    郯寒玉郯银娟郯建文郯学红郯宛蓉郯怡卓郯蓉仪郯佳婧郯睿瑶郯馨瑶郯歆蓉郯金萍郯新红郯妍衍郯玲斌郯术娟郯宏红郯震红郯妍妍郯世文郯群芳郯春妹郯燕林郯秀妍郯欣婷郯熙颖郯娟慧郯婧娜郯伊琳郯栩莹郯利琳郯钰婵郯海妍郯炀婷郯东艳郯紫琼郯友文郯妍月郯靖悦郯忆雪郯毓丽郯莉蓁郯一洁郯亚婷郯庭芳郯启萍郯淇琳郯济美郯娴颖郯咏梅郯萍飞郯怡颖郯秀函郯昭颖郯韵琳郯靓婷郯铭瑛郯凤霞郯以文郯依琳郯丹婷郯静雪郯艺媛郯碧秀郯婧渝郯锡红郯文

  7. 带有勃的成语

    包含有“勃”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生气勃勃——勃勃:旺盛的样子。生机勃勃——形容自然界充满生命力,或社会生活活跃。妇姑勃谿——妇姑:儿媳和婆婆;勃谿:家庭争吵。英姿勃勃——英俊而富有朝气的样子。妇姑勃溪——指婆媳间的争吵与不和。朝气蓬勃——朝气:早上的空气,引伸为新生向上,努力进取的气象;蓬勃:旺盛的样子。勃然奋励——勃然:奋发的样子;奋:奋发;励:激励。勃然大怒——勃然:突然。

  8. 拒谏饰非成语故事_成语“拒谏饰非”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拒谏饰非成语故事_成语“拒谏饰非”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成语】拒谏饰非【拼音】 jùjiànshìfēi【解释】谏:直言规劝;饰:掩饰;非:错误。拒绝劝告,掩饰错误。【成语故事】荀子(邯郸籍学都)经常探讨国家政体与管理的问题,他在《荀子。成相》这篇著作中写道:人世间...

  9. 被废立10次 古代上岗次数最多的苦命皇后

       这位身处乱世的杨皇后前前后后一共下岗了五次,又上岗了五次:永兴元年二月,被废;七月,复后位;八月,被废后;十一月,复后位……这十次废立均在不足两年时间内发生。一代国母,就这样被几个武夫说立就立,说废就废,甚至一个小小的洛阳县令...

  10. 计字开头的成语

    第一个字是以“计”字开头的全部成语及解释:计无所施——计:计策;施:施展。计无付之——再没有别的办法可想,不得不这样。心里突然有了计策。计日程功——工作进度或成效可以按日计算。计策、力量都用完了。计谋、力量都用尽了。计过自讼——检讨自己的过错而内心自责。形容计划非常稳当周密,决不会发生意外。计勋行赏——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同“计功行赏”。实施计策前要考虑到是否合乎道义。同“计无所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