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寻找永生的人

在伟大的城市罗马有一个学者,他的头脑里有很多的学问和智慧,所以人们称他为“格伦戴斯塔”,意思是“大脑袋”。他研究了三年医学,知道世界上一切病的名称,叫得出各种草药的名字。他研究了三年历史,能够流畅他讲出三百年前,五百年前,甚至一千年前的某一天某一小时发生的事,但是如果有人问他昨天或今天罗马发生的事,那他只好搔搔耳朵,说: “这种小事同我没有关系,这种事三百年后就有意思了。” >他花了三年时间研究占星术,可以说出某颗星星和人类的关系,在哪颗星星下生育孩子最顺利。大脑袋后来又研究了地理和数学,他还准备研究其他学科,可是发生了一些别的事情。有一次,大脑袋想起住在遥远山村里的老母亲,已经十年没有见面了。于是他骑着骡子出发了。大脑袋不紧不慢地走着,他想自己一定能解开世界的全部秘密,心里充满了自豪感。傍晚时,他赶上了一个老头。 >“孩子,你到哪里去?”老头问。 >“你为什么要知道?”大脑袋粗鲁地回答。 >“你看,我很累,我想站在你骡子的脚镫上走一段路。” >“你就是为了这点事打断一个伟大的大脑袋的思维吗?”大脑袋傲慢地说,“你不要打扰我,走开吧。” >老头心平气和地回答: >“但愿如此,我不再打扰你了。但是岁月像鸟飞得一样快,你也会变老,变得没力气的,也许到那时你才会明白,聪明和善良是携手并行的。但到那时已经迟了,自以为聪明的笨蛋大脑袋,你将不得好死。” >大脑袋听了,突然拉住骡子,心里想:这个穷老头在胡诌什么?说我要死的,我可不想死。 >大脑袋一时忘记了各种科学,他像兔子一样钻进了发黄的书本里。在一本古老的书里谈到了关于永生的地方和水生的 ... ,他背出了上面写的全部文字后,去找永生的地方和 ... 了。 >他走了很久,也算不清走了多少路和多少时间。他的骡子累死了,鞋子走坏了,衣服磨破了,但他还是不断地往前走。最后,他越过了一座小山,来到一片谷地。谷地四周都是怪石,谷地里长满了绿色植物,鸟儿鸣叫和小溪流水的声音如唱歌般动听。 >“哎,”大脑袋说,“这不是我要找的地方吗?也许这里的人不会死。” >“不会死……” >大脑袋不知道这是回音还是山的声音。不管怎样,他决定留在山谷里了。 >他越来越相信,这就是他在古书上读到的那个山谷。这里的草不会枯萎,树叶不会枯黄、飘落,甚至只有几小时生命的蓝色蝴蝶,也可以长时间地在一朵花上飞啊,飞啊。 >日、月、年不知不觉消逝,大脑袋并不感到寂寞。他同自己进行长时间的谈话,对自己提出许多问题,自己又作出明确的回答。总之,他对自己的谈话完全满意。 >有一天,天很热,太阳挂在天空当中。忽然,一股黑旋风吹进谷地,天色变暗了,灰色的云压到地面上,桔树在暴风的吹压下折断了,小溪泛起了一层混浊的泡沫。 >大脑袋惊慌失措地向四周张望。 >暴风突然止息了,就像来的时候一样突然,云一下子消失了,太阳又在天空中照耀。 >这时大脑袋看见一样东西,他感到比暴风更可怕。那是一个怪物,飞得比光还要快。接近谷地时,他看到那怪物的翅膀像皮革,柔软的肚子上长满了毛,巨大的嘴,一颗颗牙齿突出在外面。 >怪物在谷地里飞了一圈,停在一块岩石上。它用嘴含走一粒沙子,又飞到空中。 >大脑袋在后面叫: >“你在这里干什么?你这讨厌的坏蛋!为了那么一粒沙子竟搞得这么天翻地覆!” >但怪物已飞走了。对大脑袋的责问,只有高山本身发出低沉的、缓慢的回答: >“万事都有自己的规律。时间的信使一千年来一次,带走一粒沙子。高耸入云的高山上的沙子,一粒一粒地分散到世界各地,日久天长,这个生机勃勃的山谷也会毁灭的。” >“怎么,就是说在这里也不能永生?”大脑袋惊奇地问。 >“人啊,不要担心,时间信使带走最后一粒沙子时要过亿万年,那时你的眼睛已永远闭上了。” >“不,”大脑袋说,“我想死,早就死了。我需要的是永生,书上还写着一个湖,我到那里去。” >他怎样找那个湖呢?说来话长。一路上他看到了许多湖,但这些都是平常的湖,只适合捉鱼。最后,他来到一个像海一样大的湖,三条大河的水流入里面,每一条河都连接着成千条小河。湖岸上长着一棵橡树,它的树荫可以盖住整个村庄。大脑袋就在这棵橡树下休息。 >突然,橡树用沙哑的声音说: >“喂,下面的人,你快走开。你在这儿没什么事可做的,要知道,在这岸上的人是不死的!” >“噢。”大脑袋听了多高兴!他甚至高兴得疯狂地吻起粗糙的树皮来。 >“老头,不要唠叨。”大脑袋对橡树说,“我们在这里过快乐日子。我早就在找这个湖了!” >他刚说完,天一下子变暗了。湖面拱了起来,好像一头野兽的背,橡树上的树枝、树叶都在抖动。 >大脑袋看见,在几步以外有一个可怕的怪物——时间的信使。它从湖里把一滴水吸进口里后就扇动翅膀,努力往上飞走了。 >大脑袋捏紧拳头,威胁橡树: >“木头傻瓜,你回答,怪物为何飞来?你说在这儿不死,可现在,死亡威胁着我!” >“当时间的信使取走最后一滴水时已过去了亿万年,这岸上的生命也都死了,难道这不是永生是死吗?” >“不对!”大脑袋喊道,“你同这可怜的永生留在这里吧,这种永生迟早要完的,而我要去找真正的永生之地。” >于是大脑袋又出发了。 >他越过深谷,爬上山顶,走过沙漠,来到了海岸边。不能再往前走了,大脑袋感到绝望、愤恨。他从手指上取下金戒指,丢在海浪里,喊着: >“据说,海底下有仙女,她们一定是永生的。但愿找到我戒指的仙女,给我指点通向仙女国的路。” >大脑袋在岸边坐到傍晚。当天色很暗的时候,一个女人背着一捆干柴从他面前走过,女人说: >“看来,你是从远方来的,你愿意的话,可以在我的屋里过夜。我是个穷苦的渔民寡妇。如果你怕睡在硬地上,我可以铺上点稻草。” >大脑袋跟着这女人进了她可怜的小屋,这女人有一个儿子。 >大脑袋很累,一下子就睡着了。他梦见了仙女,仙女不说话,出示了一根鹰毛后就消失了。 >不久大脑袋被寡妇的哭声吵醒了。 >“啊,善良的过路人,我的孩子病了,你是否知道有什么药可以治这病?” >“女主人,我知道世界上的各种疾病,”大脑袋回答说,“让我来看看你的儿子。” >他想朝男孩子走去,突然他的视线落在他身边地板上的一根鹰的羽毛上。 >“这正是仙女手中的那根羽毛。”大脑袋想了一想,问女人: >“请问,你们四周是否有鹰的窝?” >“有,先生。”渔夫的寡妇回答说,“房子的右面有一条小道盘旋而上,你顺着它走,可以到达悬崖。悬崖上住着一只鹰。怎么,先生,鹰能帮助治我孩子的病吗?” >“不要用小问题来麻烦我。你的这个问题和我没有关系。” >“那么我可怜的儿子怎么办呢!他烧得像火一样烫……”但是大脑袋什么也不想听。他用手捏紧羽毛,跑出屋子,沿着小路一直走到悬崖上。在山顶上他真的看见一个鹰窝,窝是空的。大脑袋坐在一块石头上,开始等鹰回来。 >鹰中午回来了。鹰从老远地方就发现了不速之客,用威胁的声音叫了起来。它伸开尖利的脚爪,准备对付敢于接近它的独居之处的人。大脑袋把仙女的礼物鹰毛高高举在头上,鹰看见后就息怒了。 >“仙女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鹰说,“你要我帮什么忙?” >“我想到仙女国去,”大脑袋答道。 >“好的,我带你去。”鹰答应说,“请坐在我的背上。” >大脑袋坐在鹰的背上,牢牢抓住鹰脖颈上的毛。于是他们升到了空中。 >路很远。他们飞越海洋、高山、平原、河流和湖泊,最后到了大海的上空。鹰放慢了飞行速度,把背上的人放在大海中的一个花草繁茂的岛上。 >梦中见到的那个仙女出来迎接了大脑袋。她的手指上有一只戒指在发光,这就是大脑袋扔在大海里的那个戒指。就这样,大脑袋终于到了“永生之国”。 >这是多么神奇的地方!这里的花像鸟儿一样歌唱,鸟的柔和羽毛像花瓣一样。人们骑老虎,同狼和熊捉迷藏。仙女和她的姐妹们快乐极了,她们从早到晚唱歌、跳舞。 >大脑袋不知道过了多少时间,因为在“永生国”里没有必要计算分钟、小时和日子。 >虽然周围的一切都是安逸宁静的,但是不安还是进入了大脑袋的心里。 >也许这种不安是风从他所离开的人间带来的,也许是大脑袋自己心里产生的。大脑袋突然想起了母亲,他就是为了母亲而离开伟大城市罗马的。他想去看望母亲。 >仙女劝说了他好长时间,可大脑袋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仙女牵来一匹有翼的马说: >“马会把你带到你想要去的地方。但你要记住,你的脚不能触到地面。” >大脑袋很高兴。他跳上马,疾驶而去。 >大脑袋好不容易才认出了故乡,故乡变化很大。他走到第一所房子问,他的母亲乔万娜在哪里。一个农民答道: >“什么?老乔万娜?我们村里没有这个人。但我记得我听说过她,请你去问老头子们吧,也许他们知道。” >大脑袋找了一位年纪最大的老头子,重复了自己的问题。老头想了很久,然后点点头,说: >“我是从爷爷那里听到她的事的。据说,她是一个好女人,善良热心。 >她养了一个儿子,儿子走了,看来忘记了她。她在痛苦和悲伤中死去了。” >“她的儿子叫什么名字?”大脑袋问。 >“记住一个愚蠢人的名字有何用,”老头回答说。 >“可他是一个伟大的学者。” >“那么他对人做了些什么好事?” >“他寻找永生,并找到了。” >“如果他关心别人,别人不会记不住他的名字。可他是为了自己一个人,所以他还不如一只苍蝇。” >“蠢老头!”大脑袋叫了起来,“你竟敢把我——大脑袋,同微不足道的苍蝇相比!” >大脑袋愤怒得忘记了仙女的话,从马上跳下来,想去教训老头子。顿时,飞马消失了,大脑袋也跌得粉碎,变成了灰。一阵轻风吹走了灰尘,永生的大脑袋连痕迹也没有留下。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寻找永生的人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人类到底能活多久?如果大脑无法永生,身体的长寿还有意义吗?

    人均预期寿命指的是一个族群中的每一个出生的人平均能活多久,这个值受婴儿死亡率和战争死亡率的影响非常大,因为两者都是年纪轻轻就死了,因此全世界的人均预期寿命直到100年前还只有40岁。绝对寿命指的是一个人理论上最多可以活多久。即使在人均预期寿命只有20岁的远古时代,活到90岁的人也是偶尔可以见到的,两者之间巨大的差距使得古人把长寿者敬若神明。

  2. 关于人类永生的猜想,不久的将来或成现实?

    但是,其实换一个角度想想,不论是当年的秦始皇还是现在的我们,对事物的判断都是建立在已有知识之上的,那么于我们几千上万年后的子孙来看我们其实和秦始皇是一样的!你记得你叫张三,你记得你记忆的最后一刻是被推进手术室进行记忆移植手术!于是,你这具躯体完美得从李四变为了张三,你的记忆又寄宿在别人的大脑上存活了下来,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的性格,修养等不也是在记忆中慢慢浸泡出来的吗?

  3. 寻找永生的人

    他从手指上取下金戒指,丢在海浪里,喊着:>“据说,海底下有仙女,她们一定是永生的。但愿找到我戒指的仙女,给我指点通向仙女国的路。”

随机推荐

  1. 怀孕梦见老虎

    周公解梦怀孕梦见老虎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怀孕梦到老虎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一个贪财的人

    一个贪财的人有一个贪财的人,拥有数不清的土地和金钱。一个夏日的午后,他去寻找埋在田野里的宝藏。一路上,他口渴得要命,好不容易遇到了一个卖柠檬水的商贩,一问价钱,又觉得太贵了。他继续赶路,但口渴在不停地折磨着他,等到了埋宝藏的地方,他已经渴得快要死了。等他把挖出来的金银财宝放在自己面前,向苍天哀求把它们变成一滴水给自己解渴时,为时已晚。就这样,他死在了满堆的金银财宝之前。

  3. 康熙取消了太子制度后,为什么还要保留太子三师这样的官职呢

    最终康熙帝建立了“秘密立储制”,持续几千年的太子制度正式终结。那么既然清朝没有太子了,为什么还会有“太子三师”这些官职呢?>>正因如此,清朝虽然虽然取消了太子,但是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等官职却依然保留,直到清朝末年推行所谓的“立宪运动”的时候,“太子三师”才算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4. 郑从谠简介_唐朝宰相郑从谠_郑从谠成就

    -887年),字正求,郑州荥阳人,唐朝宰相,司徒郑余庆之孙。广明元年,郑从谠以使相出镇河东,再次担任河东节度使。

  5. 国学精粹《古文观止》中的六大巅峰之作

      《古文观止》是古人编写的一本启蒙读物,其中不乏陶渊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等名家的大作,《左传》、《史记》、《战国策》中的经典名篇也被收入其中。书名“古文观止”意指文集所收录的文章代表文言文的最高水平,学习文言文至此观止矣。  1、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

  6. 诸葛亮娶丑女黄月英,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

    >黄承彦在和诸葛亮介绍黄月英时,是这么说的:“家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相配”。诸葛亮欣然接受。诸葛亮身高八尺有余,容貌英俊,谈吐不凡,黄月英对诸葛亮一见钟情,二人共结连理,从此相濡以沫二十几年,不曾分离。关于诸葛亮娶黄月英,其实更多的是别人的选择。>而从这个角度来看,诸葛亮娶黄月英实在是再正常不过,因为他的身份摆在那里。>值得一提的是,诸葛亮夫人黄月英与刘表的关系,更是非同一般。

  7. 樊哙为什么会被赐死?真相是什么

    历史新知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刘邦和樊哙,两人关系十分密切,为何最后樊哙还是被赐死?可见,樊哙和主公不仅仅是只有同乡之间的感情那么简单,樊哙甚至是刘邦的救命恩人呀!>可是对于这个救命恩人,刘邦却并没有让樊哙能够有一个美好的结局,而是把他给赐死了,这里面一定有什么缘由吧!要知道,樊哙和刘邦还有一层更亲密的关系,那就是连襟。

  8. 善生长者归佛化

    佛陀有一次从憍萨弥罗国顺着恒河的流水,进入摩竭陀国的罗阅只城内。这时城内有一位富家的公子,早上起来就来到郊外园中,先湿了衣服,然后湿了头发,恭敬合十,先向东方礼拜,然后再向南西北方,以及上方下方顶礼。

  9. qq情感说说:让一个男人哭了,没错你赢了,但是你过了-感人的情话

    我终生的等候,换不来你刹那的凝眸十九、我们不能做到青春活得不留遗憾,但要做到在青春里活得心安.二十、让一个男人哭了,没错你赢了,但是你过了,,二十一、爱就?《》三十一、时间不是让人忘了痛,而是让人习惯了痛。没有你,我总是丧失信XIN?

  10. [名家名品] 四僧的绘画艺术(上)

    [名家名品]四僧的绘画艺术(上)清渐江梅花图纵22厘米、横13.8厘米。在四画僧中,渐江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清逸刚淳,而这在相当程度上得力于他的用笔。四位画僧中,八大山人可谓是“怪异”的一位画家了,他为人怪僻,艺也诡奇。后其画作上常署八大山人。八大山人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花鸟画、山水画和书法艺术三个方面,以致石涛称之为“书法画法前人前”。他的遗民意识在癫狂后与日俱增,促成了前古所无的夸张变形的艺术意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