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裴度果然进身及第,位至宰相,寿登耄耋。唐朝有个裴度,少年时贫落未遇。后游香山寺中,于井亭栏干上拾得一条宝带。裴度将一条宝带,即时交付与妇人,妇人拜谢而去。

编者按: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高官名士都皈依佛门,涌现过很多帝王居士或宰相居士。唐朝的裴度和宋朝的张商英,在世俗名声上或许不如王安石、苏东坡等大文豪,但也是赫赫有名的居士,而且位极人臣,是宰相居士的代表人物。裴度是黄檗希运禅师的嫡传弟子,生前曾为弘扬佛法做过很多文字工作:他收集整理黄檗禅师的语录《传心法要》,并且亲自书写作序;还书写过《大藏经》五百函,又为圭峰宗密禅师《原人论》《法界观门》《禅源诸诠集》《圆觉经疏注》等作品作序。民间流传裴相国的很多故事,在古典文学作品中也有记录。下面这则故事出自《喻世明言》,该书第九卷题为“裴晋公义还原配”,主体是另一个长篇传奇,但在正式开讲之前,作者又介绍一则小故事,这个故事同样流传至今,曾改编成不同版本。 裴度果然进身及第,位至宰相,寿登耄耋。(图片来源:资料图片) 唐朝有个裴度,少年时贫落未遇。有人相他纵理人口,法当饿死。 后游香山寺中,于井亭栏干上拾得一条宝带。裴度自思:“此乃他人遗失之物,我岂可损人利己,坏了心术?”乃坐而守之。 少顷司,只见有个妇人啼哭而来,说道:“老父陷狱,借得一条宝带,要去赎罪。偶到寺中盥手烧香,遗失在此。如有人拾取,可怜见还,全了老父之命。” 裴度将一条宝带,即时交付与妇人,妇人拜谢而去。 他日,又遇了那相士。 相士大惊道:“足下骨法全改,非复向曰饿革之相,得非有阴德乎?” 裴度辞以没有。相士云:“足下试自思之,必有拯溺救焚之事。” 裴度乃言还带一节。相士云:“此乃大阴功,他日富贵两全,可预贺也。” 后来裴度果然进身及第,位至宰相,寿登耄耋。 正是: 面相不如心相准,为人须是缺阴功。 假饶方寸难移相,饿莩焉能享万钟?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lishixinzh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历史宝物唐朝读书裴度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