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唐代女俑发髻折射一代王朝兴衰

唐代女俑发髻折射一代王朝兴衰

  摘要:唐代女俑发型的时代特征,鲜明而突出。从出土的红白陶女俑及三彩女俑的发型中可以概括为上梳、平梳、下梳三种发型。这几种发型恰好从侧面反映了唐朝国势由兴盛转为衰败的过程。早期上梳发型,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健康美,与初唐的百废待兴相对应;中期平梳发型,展现出一种厚重平实的成熟美,与盛唐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相对应;晚期下梳发型则传达出一种散漫疏懒的病态美,与晚唐的衰败相对应。

  发式与化妆是古代女子区别于男子的重要修饰手段,唐代妇女在服饰发式的创新上给人以极高的艺术享受,尤其是对发型的偏爱和重视可以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古代妇女的发型随着年龄和身份的变化而变化,年幼时以梳丫髻为多,成年后则改梳丫鬟,出嫁时将发鬟改为发髻,再配以金、银、花钿、珠宝裴翠等首饰形成一种富丽华贵的装饰风格。唐代妇女的发髻花样翻新、层出不穷,众多造型美丽的发髻引来了唐代及后世文人的由衷赞美。见诸于各类文献记载的唐妇女发髻名目繁多,有云髻、丫髻、螺髻、双垂髻、乌蛮髻、三角髻、峨髻等近百种。唐代文学家段成式也在他的《髻鬟品》一文中指出:唐高祖时有半翻髻、反绾髻;唐玄宗时宫中有双环望仙髻、回鹘髻、抛家髻、倭堕髻。

  高髻,在唐人看来,峨峨高髻寓有崇敬高贵之意,并能给人以华丽之美。唐代妇女梳髻以高髻为尚,不少诗人称赞曰:“髻鬟峨峨高一尺”(元镇《李娃行》),“翠髻高耸绿鬃虚”(王建《宫词》),“高髻云鬟宫牧样”(刘禹锡《赠李司空妓》)。在传世唐代绘画、墓室、石窟壁画以及众多出土文物女俑中,梳各式高髻的唐代妇女形象也随处可见。

  云髻,唐代大画家阎立本根据唐太宗会见吐蕃使者的历史事件绘制的《步辇图》中,抬辇、轨华和圃扇的九位宫女云髻峨峨,连额髻也处理成云朵形,可谓唐代云髻的典型式样。

  倭堕髻,相传杨贵妃在一次骑马时不慎摔下,所绾高髻偏向一侧,有髻鬟下堕欲解之状,十分美丽。宫女们见后,竞相仿效,于是倭堕髻名传四方。由此可见,同服饰一样,唐代宫廷妇女总是领时代 ... ,开风气之先。

  螺髻本是儿童发式,因其形似螺壳而得名。唐代妇女采用此髻也别具风采,唐人和凝《宫词》中即有“螺髻凝香晓黛沥”的赞语。

  双鬟、望仙髻流行于初唐及盛唐期间的少女中,陕西长安系羊头镇李爽墓壁画中的舞伎、咸阳市底张湾薛氏墓壁画中的侍女以及长武系出土的舞俑,都是这种发式。

  惊鹄髻也是流行的发型,它的前身应是流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惊鹤髻。

  初唐时期的上梳发型(618—711年)

  初唐时期人们从战乱中刚刚摆脱出来,怀着对未来人生的美好寄托,焕发出一股蓬勃向上的 ... 。这一时期全国流行交髻,妇女发型的特征为上梳、亮出双耳,形成双螺交髻、半翻髻、圆单髻,条形髻等,充分展示出积极向上、健康活泼干练的美感。其中初唐时期的 ... 俑,身着艳丽的舞服小袄长裙双臂挥舞,身姿摇曳,转动翩翩起舞,那婀娜的舞姿,轻捷的舞步,婉丽的神态,配上上梳亮耳的高发髻,使人们感受到了朝气蓬勃的初唐气息,给人华美充满青春活力的感觉。

  从以上唐女俑发型来看,初唐时期的工匠们试图将唐代开国那种百废待兴、国兴民旺、勇于创新的社会文化艺术风尚通过自己的双手展现出来。

  盛唐时期的平梳发型(712—820年)

  这一时期唐朝开放性极强,经济、文化、人民生活无不包融着外来文化,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给唐代社会生活带来了清新的气息。而国家民族之间,民俗文化的交流也对唐代妇女的妆容服饰产生了重大影响。

  国富民强、政治开明,人们个陛解放,妇女地位有所提高,所谓“邺下风俗,专以妇持门户,争论曲直,造请逢迎,车乘街坊,绮罗盈府寺,代子求官,为夫诉屈”。唐代妇女在生活、文化、婚俗、政治等方面都表现出这个特定时代印记,女诗人、女画家、女音乐家、女舞蹈家脱颖而出。武则天一统天下的50年更是国泰民安,经济、文化、艺术繁荣昌盛,到处是开放文明的社会风尚,妇女的社会地位较高,非常受人尊重。

  在这样富庶的背景下,人们生活安逸,社会和谐,对美的欣赏与要求较之初唐有了很大的提高,新潮发型和服饰往往先从宫中和京都流传出来,逐步形成全国竟相模仿的风尚。真可谓是“城中女子交髻,四方交一尺,城中女子广眉,四方且半额。域中女子大袖,辊方全匹帛”。白居易的《时世妆》也生动地反映了这一状况:“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转四方,时世流行无远近,腮不施朱面无粉,乌膏注唇澹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妍媸黑白失本态,妆成尽似含悲啼。”最突出的例子,首推唐中宗的爱女安乐公主,她极尽奢华,“美容美发师就有数十人,几天一样十天一项,非常时髦。”“目中为一色,影中为一景”。什么发型配什么服装相当讲究,达官贵妇,富商巨贾家的妇女们竞相效仿,这一时期妇女们的发型特征为平梳,半掩耳或稀疏掩耳,编梳各种造型,突出人物面部丰赡平和较为胖美。

  盛唐时期女俑则见矮堕髻,女俑头发上梳,旋成双层扁高髻,淡淡的娥眉下一双凤眼,嘴角微微带点儿笑意,应是唐代宫廷的一名贵妇形象。工匠们抓住了贵妇的生活情景,刻画了人物悠闲自得、矜持不凡的性格特征。把写意性和装饰性、趣味性和时代性融为一体,体现了较高的美容美发艺术追求与时代特征。女俑体态优雅,头部造型有一种内在的美,但仔细观察面部,给人一种肌肤丰润之感。发型为平梳,稀疏掩耳梳云髻或双梳云髻。

  从以上几件女俑头髻中可以看出,唐代中期人物造型趋于丰满,甚或肥美,充分体现了盛唐时期那种国泰民安、生活富裕的时代特征,也表现出了一种平和成熟的审美情趣。同时反映了当时妇女勇于表达自己魅力的社会风尚,尤其是都城长安、洛阳的贵族妇女,她们常着男装,从容出入街市,骑马,观灯、宴饮、狩猎,广泛参与男性社会的多种活动。

  晚唐时期的下梳发型(821—960年)

  唐玄宗统治的44年里,由于财富日益增加,开始出现意志消沉,贪恋声色,日渐昏聩的现象。自天宝以后,天下因为分裂而无纪,“乱少息而泮散尤甚”,官府内部矛盾愈演愈烈,社会处于一种利欲熏心、杂乱无章、好大喜功的状态。

  这一时期女俑发型特征为下梳,完全掩耳,形成各种“抱家髻”,蓬松的平髻,是当时流行的一种“重达繁复的髻式”。体现出膨胀夸张疏懒的肥美。

  通过这些女俑发型可以看出,唐代晚期艺术家工匠们充分表现了当时社会浮躁、散漫、大而空泛的气氛,以及人们对夸张美的崇尚,使人观后联想到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走下坡路的大唐江山。

  综上所述,唐朝女俑发型经历了早中晚期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早期上梳,亮耳,表现出积极向上、健康活泼、干练的美;中期平梳,稀疏掩耳,再现向成熟、平实和谐美的过渡;最后导向晚期下梳,完全掩耳,表现膨胀、夸张、疏懒病态的审美历程。这个历程同唐王朝的兴衰有着密切的关系。

  来源:《艺术市场》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唐代女俑发髻折射一代王朝兴衰的更多相关文章

  1. 隋朝并非二世而亡,陏共有八位皇帝,有一位活得时间比 ... 长

    众所周知,秦朝和隋朝是历史上短命的大一统朝代,秦朝历秦始皇、秦二世,隋朝历隋文帝、隋炀帝,都只延续了两位君主,称之为「”二世而亡”。但是如果严格来说,秦朝和隋朝都不算是二世而亡,因为秦朝还有秦三世子婴,但子婴不称帝而称王,最后也是惨死项羽手中。至于隋朝,今天小编给读者们介绍「”隋三世”,从知名度上,隋三世没有秦三世高,但秦三世已经降为王,隋三世还是如假包换的皇帝,他就是隋恭帝杨侑。公元605年(大

  2. 唐朝中期发生的一场藩镇叛乱,比「 ”安史之乱”更加严重

    唐朝中期曾爆发过一场险些导致大唐亡国的叛乱事件,那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安史之乱”。不过,就在「”安史之乱”结束二十年后,另一场后果更严重的叛乱事件又险些终结了唐王朝的统治,历史上将这次叛乱称为「”奉天之难”。公元779年,唐代宗李豫驾崩,时年37岁的皇太子李适继承皇位,是为唐德宗。唐德宗出生于公元742年(唐玄宗天宝元年),当时唐朝正处于鼎盛阶段,可后来的「”安史之乱”却彻底改变了唐朝的命运。

  3. 太监也能「 ”儿孙满堂”?唐代宦官的婚姻与家庭

    大历七年,天下出奇的平静,向称繁复的《资治通鉴》也只记录了寥寥数百字,实属罕见。这年夏天,内常侍员外同正孙希严的夫人刘氏在长安来庭里的宅子里去世,她在家族中排行老八,时年三十八岁。熟悉唐代史料的人们都知道,内常侍是高级别的内侍,也就是宦官,一个宦官怎么会有老婆?

  4. 隋炀帝杨广与唐太宗 ... 的名声好坏之辨

    写在前面隋炀帝与唐太宗这两位相继出现的皇帝,两人的身世、经历、理想都有着惊人的相似,这可能因为两人有着割舍不断的血亲联系。隋炀帝杨广与唐太宗...的惊人相似。隋炀帝帝和唐太宗这对中国历史上相继出现的两个封建帝王,二者的出身、身世、经历以及个人喜好等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在谈二者的身后名之前有必要看看两人的相似之处:两人均出身望族,年少位高。

  5. 以儒为帅 以文制武 北宋一朝文武地位的转换

    中央集权政归皇宋宋代重文轻武,可谓老生常谈。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马背之上夺天下,取代了后周恭帝柴宗训自称皇帝。宋朝虽然建立,但是宋太祖赵匡胤却并不放心,他是军人出身,兵变起家,亲眼目睹了军人干政、武将乱权的局面。因此,一上台后,赵匡胤就开始考虑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以保赵宋天下。这里的集权就是改变五代时期武人权重的不正常现象,收回分散于各股势力中的军权、财权、事权于己一身,维护皇权地位不动摇。

  6. 武则天的长女安定公主究竟是谁 ... 的?武则天自己的可能性最大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是个「”招黑体质”。这其中有极大一部分原因是,她从本该固守后院的女性,升级成父系社会的主导,扰乱了固有秩序,招致绝大多数维护男权体系之人的反对;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自身确实做出了许多让人跌破眼镜的事。比如,...亲生子女。武则天一共和高宗李治生了4子2女,长子李弘、次子李贤、再次李显、幼子李旦;长女安定公主,次女太平公主。被史书直指为武则天亲手所...(或授意)的

  7. 唐代宦官也有婚姻与家庭?其实他们一点也不简单

    大历七年,天下出奇的平静,向称繁复的《资治通鉴》也只记录了寥寥数百字,实属罕见。这年夏天,内常侍员外同正孙希严的夫人刘氏在长安来庭里的宅子里去世,她在家族中排行老八,时年三十八岁。熟悉唐代史料的人们都知道,内常侍是高级别的内侍,也就是宦官,一个宦官怎么会有老婆?

  8. "一些不被载入史书的野史秘闻"

    野史一般由民间个人根据所见所闻或依据神话传说等撰写的历史,也有一些是正史中不敢记载的,由民间进行补充,当然其真实性也有待考究。下面来讲一些比较有意思的野史。

  9. 东北一哥沈阳是如何崛起的?

    在富饶的东北大地上,在白山黑水之间,有着一大片具有独特地域性的城市群落。在这些东北兄弟城市之间,长期具有领袖地位的东北老大哥,当属沈阳无疑。这个东北一哥是如何走上东北c位的呢?图/浑河景色01、北疆军镇沈阳地处辽河平原与辽东山地的过渡地带,自古便是文明多元交汇之地。从蒙古高原上走下逐水草而居的游牧部落,与东方白山黑水间捕鱼狩猎的渔猎部落,在浑河与棋盘山之间融合碰撞。

  10. 陈姓的人,一定要知道自己祖先的这些辉煌

    故事从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讲起。南朝最后一个王朝,是陈朝。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以皇帝姓氏作为国号的王朝。

随机推荐

  1. 挂肚牵心是什么意思?

    【拼音】guàdùqiānxīn【解释】牵:牵挂。形容忧虑不安的心情。【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挂肚牵心”

  2. 梦见手痛

    周公解梦梦见手痛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手痛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智斗恶喇嘛

    以前有个贫婪毒辣的喇嘛,经常让人给他干活而不付报酬。>一天,喇嘛去朝见国王,说:>“国王啊!昨天夜里我到天宫去了一趟,见到了故去的老皇上,他叫我把这封信交给您。”>中午,国王领着侍从、喇嘛来到木匠家,把木匠关进板棚。喇嘛马上抱来干草堆在板棚周围,放火烧了起来。另外叫快派一名喇嘛到新庙里念经,去的办法跟木匠的一样。并派人把喇嘛找来,将老皇上的信给他看,叫他明天启程登天。喇嘛就这样被活活烧死了。

  4. 梦见蛇咬自己的手指出血

    周公解梦梦见蛇咬自己的手指出血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蛇咬自己的手指出血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无花果与星星

    盛夏的一个夜晚,阿凡提和妻子睡在房顶上。到了半夜,阿凡提悄悄溜了下来,准备与情人在果园幽会。过了一会儿,妻子醒来一看身边的阿凡提不见了。>“喂,孩子他爹你在哪儿?”>>“我在这儿,别声张,不然我会数错的!”从一棵无花果树底下传来了阿凡提的声音。>>“你在数什么?”>“我是想知道天上的星星多还是我们家的无花果多。”

  6. 梦见盘古大神

    周公解梦梦见盘古大神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盘古大神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梦见改变外形_周公解梦梦到改变外形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改变外形好不好

    做梦梦见改变外形好不好?梦见改变外形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改变外形的详细解说吧。梦见自己改变外形,预示你的表现将会受到坦诚和显赫人士的喜欢和尊敬。梦见警钟_周公解梦梦到警钟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警钟好不好梦见一样东西变成了另一个物体,这样的梦,可能代表了你潜意识里的愿望。女人梦见自己的手变得坚硬,表示预示她的命很硬。梦见冰溶化了,表示会失去支持者。

  8. ... 人魔鸯掘摩那的故事 ③

    就在这时,向这边走来的世尊以神通观见到鸯掘摩那将犯...母的五逆罪,便立即从眉间放出光明,佛陀的毫光瞬时照彻了整个山林。鸯掘摩那拔剑在手,笑着说:“今天这个沙门一定是死在我手上了,其他的人要经过这条路都要...大众一起才敢过,这个沙门居然敢独无伴侣一个人前来,看来他今天定死无疑。”见鸯掘摩那...气腾腾地提剑跑过来,世尊便转身向来时的路上徐徐行步,鸯掘摩那奔驰在世尊的后面,但无论他怎么狂奔,都赶不上世尊。

  9. 中国船长的故事:1903年山东一个普通船长一家的写照

    21903年山东,船夫的妻子和孙女。41903年山东,船上的船员在修理桅杆。51903年,一个外国人乘船在莱州湾小清河上。61903年,莱州湾小清河两畔和休息的船员。

  10. 隋炀帝杨广简介

    杨广--隋炀帝2003-6-20炀帝,名杨广(公元569-618年),隋文帝次子,他杀死文帝及兄长杨勇后继位。在位14年,被农民大起义的浪潮困于江都(今江苏扬州市),为部下宇文化及等发动兵变缢杀,终年50岁,葬于今江苏省扬州市西北15里的雷塘侧。隋炀帝杨广,又名杨英,小...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