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世说新语》中记载着这么一则故事——陈元方小时候头脑灵活,善于应对各种难以回答的问题。>>他11岁那年的一天,去拜见一个被人称作“袁公”的大官。>袁公听了,禁不住一把将陈元方抱了起来,举过头顶,连连呼喊道:“好,好,好!回答得这样机智得体。简直是天衣无缝,无懈可击。长大了一定能成为治国理政的贤才啊!”
《世说新语》中记载着这么一则故事—— 陈元方小时候头脑灵活,善于应对各种难以回答的问题。>> 他11 岁那年的一天,去拜见一个被人称作“袁公”的大官。>> 袁公拉着他的小手问道:“你父亲在太丘做父母官,政绩显著,名声很好,他做了哪些深得民心的好事?”>> 陈元方应声答道:“不瞒袁大人,我父亲治理太丘的主要 ... 是:对倚仗权势作威作福的人,进行严肃而诚恳的教育;对无权无势、善良受欺的人,无微不至地关怀和安抚他们。务必求得社会安定,人民都能安居乐业。日子一长,地方的民众自然对我父亲十分敬重,声誉也就鹊起了。”>> 袁公听了,连声叫好,说:“对啊,对啊。我过去做邺县的县今时,也是采取这些治理办法的。”>> 元方笑道:“莫非能者所见略同?您同我父亲可说是不谋而合啊!”>> 袁公见元方小小年纪就擅长辞令,而且对答如流,心里十分欢喜,因而产生了进一步考查他智力的想法,便心生一计,向元方提出了一个难题:“你可知道,究竟是你父亲向我学的,还是我向你父亲学的?”>> 元方朝袁公的脸孔略一观察,马上感觉到他笑容里蕴含着测试的深意,便笑着回答:“周公和孔子都是古代著名的政治家,他们一先一后,生在不同的时代;一西一东,出自不同的地区。可他们两人都是为百姓做好事,行仁政,也都受到民众的敬重和拥护。这样看来,周公的治理办法不是从孔子那儿学来的;孔子的治理办法也不是从周公那儿学来的!”> 袁公听了,禁不住一把将陈元方抱了起来,举过头顶,连连呼喊道:“好,好,好!回答得这样机智得体。简直是天衣无缝,无懈可击。长大了一定能成为治国理政的贤才啊!”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