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北府军,又名北府兵,是中国东晋时谢玄主持创立的一支军队,一开始权力几乎只属于陈郡谢氏家族,后数度易主,并成为南朝军队主力。当时的重臣谢安遂任命其侄子谢玄应举。420年,刘裕称帝,建立宋,北府军成为其皇家军队的主力。北府兵在东晋后期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实赖自郗鉴起的长期经营,谢玄在短期内并不能组建这样一支足以左右南北关系的军队。北府兵援救三阿,一战告捷,迫使前秦兵向北退逃。

北府军,又名北府兵,是中国东晋时谢玄主持创立的一支军队,一开始权力几乎只属于陈郡谢氏家族,后数度易主,并成为南朝军队主力。东晋孝武帝太元二年(377年),由于前秦已一统北部中国,东晋王朝受到空前的 ... 压力,因此诏求良将镇御北方。 当时的重臣谢安遂任命其侄子谢玄应举。朝廷任命谢玄为建武将军、兖州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 ... ,镇广陵。其时广陵和京口聚居着大量逃避北方战乱而来的流民,谢玄到任后,在这些人中选拔骁勇士卒如刘牢之等,建立了一支军队,太元四年(379年),谢玄改镇京口,因为当时京口又名北府,故而其军得名北府兵。 太元八年(383年),北府军在淝水之战中一举击败前秦大军,乘势追击,刘牢之一度追到邺,北府军从此一战,史上留名。太元十二年(387年),谢玄被解除了北府军的领导权,司马恬、王恭先后代之,北府军军阀化。 晋安帝隆安元年(397年),王恭率北府军起兵反晋,次年刘牢之 ... 之,代之为北府军领袖。此后北府军主要致力于镇压孙恩、卢循的天师道起义军。 晋安帝元兴元年(402年),北府军奉命征讨在荆州割据的桓玄,刘牢之随即投降桓玄,桓玄称帝后削减刘牢之兵权,刘牢之意图起兵对抗桓玄,然由于投降桓玄早已丧失人心,众叛亲离下 ... 。 元兴三年(404年),原北府军参军刘裕率余部在京口起兵反抗桓玄,并 ... 之。此后,北府军成为刘裕的 ... 支柱。420年,刘裕称帝,建立宋,北府军成为其皇家军队的主力。 魏晋时期,京口实则仍是贫瘠荒凉之处,但有长江作为有效屏障,因而南渡流民因为财力匮乏、势单力薄,抵达可落脚的安全之地后便无力南行。京口作为流民大量的落脚点,因而流民纷纷组成武装军队,以防御异族南下。在王敦之乱时,郗鉴就以此地流民帅军队平乱拱卫晋室。 京口重镇的地位自苏峻之乱后日益凸显,为了控制三吴经济要地,拱卫京师,郗鉴被任命为八郡都诸 ... ,节度浙东的王舒之军和浙西的虞潭之军。 郗鉴以及其家族开始经营京口,使之成为荆扬之争中建康的有力后盾。北府兵在东晋后期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实赖自郗鉴起的长期经营,谢玄在短期内并不能组建这样一支足以左右南北关系的军队。 为充实长江下游的 ... 力量,拱卫首都建康和抑制上游桓氏势力东山再起,抵御前秦南下等,谢安打算重新规整北府军队。孝武帝太元二年(377)十月,朝廷任命谢安侄子谢玄为南兖州刺史,负责筹组新军。 谢玄随即把南兖州的 ... 治理机关从京口(今江苏镇江市)移到广陵(今江苏扬州市),募集流民帅,组建北府兵,兼招募徐、青、兖三州流民。当时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刘牢之等数人以骁勇应选,谢玄任命刘牢之为参军,率领精锐作为前锋。 北府兵虽然组建匆忙,并无精良装备,亦无正规训练,但是因为流民帅长期率领军队与北方异族作战, ... 力量不容小觑,三州南渡流民在落户之前皆是半武装性质,颇为强劲,因而北府兵的整体实力十分可观。且太元四年(379)五月,前秦兵俱难、彭超部进攻淮南,并包围三阿。 北府兵援救三阿,一战告捷,迫使前秦兵向北退逃。太元八年(383)淝水之战,北府兵更是表现神勇,成为击败前秦的中坚力量。北府兵的 ... 实力使它成为各政治集团争夺的对象,北府将领也成为左右东晋政局的重要力量。
本文标签:刘裕淝水之战北府军北府兵谢玄历史刘牢之东晋刘宋西汉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