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在204年前的今天,1813年5月22日,德国作曲家瓦格纳诞辰。丰富的演出实践对其歌剧创作和歌剧改革思想的形成,起了积极作用。1842年,德累斯顿歌剧院上演其歌剧《黎恩齐》获成功,被任命为该院指挥。后受巴枯宁影响,参加资产阶级革命。1864年应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之召,返慕尼黑。他所作歌剧还有《漂泊的荷兰人》、《汤豪舍》、《罗恩格林》、《歌唱大师》、《帕西法尔》等。
在204年前的今天,1813年5月22日 (农历四月廿二),德国作曲家瓦格纳诞辰。
理查德·瓦格纳 Wilhelm Richard Wagner (1813年-1883年)瓦格纳1813年5月22日(距今204年)生于莱比锡小官吏家庭。幼年喜爱文学、戏剧、绘画。1831年在莱比锡大学攻读哲学并学习作曲理论。1833年起,先后在一些中小城市的歌剧院任指挥和音乐指导。丰富的演出实践对其歌剧创作和歌剧改革思想的形成,起了积极作用。1842年,德累斯顿歌剧院上演其歌剧《黎恩齐》获成功,被任命为该院指挥。后受巴枯宁影响,参加资产阶级革命。事败后流亡瑞士,转向妥协,信奉叔本华、尼采的悲观哲学。1864年应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之召,返慕尼黑。70年代为实践其歌剧改革的主张,在拜罗伊特城自建歌剧院,上演其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等。1883年逝世。他所作歌剧还有《漂泊的荷兰人》、《汤豪舍》、《罗恩格林》、《歌唱大师》、《帕西法尔》等。主张歌剧改革应以福州为题材,戏剧与音乐须组成有机的整体,交响乐式的发展是戏剧表现的主要手段。他运用不间断的音乐结构的主导动机手法、半音和声体系和配器效果,丰富了歌剧的艺术表现力,对欧洲专业音乐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lishixinzh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