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靖康南渡以来,南宋朝廷便长期处于北方游牧民族政权的强势压制之下,南宋君臣每时每刻都在邻国的阴影之下煎熬。南宋嘉熙二年,蒙古国大汗窝阔台命令马步军都元帅察罕率领着80万大军浩浩荡荡南下,这一次他们的目标是攻占淮西,以图饮马长江。而防御江淮的重镇在合肥,也就是南宋时的庐州。

靖康南渡以来,南宋朝廷便长期处于北方游牧民族政权的强势压制之下,南宋君臣每时每刻都在邻国的阴影之下煎熬。他们熬啊,熬啊,直到有一天突然看到北方邻国大金帝国轰然倒下了。然而,南宋朝廷还没有来得及喘一口气,却又发现自己的邻国换成了一个更加强大,更加令人恐惧的蒙古国…… 南宋嘉熙二年,蒙古国大汗窝阔台命令马步军都元帅察罕率领着80万大军浩浩荡荡南下,这一次他们的目标是攻占淮西,以图饮马长江。 一、守江必守淮 南宋朝廷之所以能够在邻国的铁蹄之下保有半壁河山,究其根本还是在于长江天堑。但是古语有云:守江必守淮!淮河一线是长江的外围屏障,若是江淮有失,则蒙古国大军则可以直接兵临长江;若是再攻克上游的襄阳,则可以自上游顺江而下攻入南宋腹地,那时候南宋的江山就真的危险了。 而防御江淮的重镇在合肥,也就是南宋时的庐州。这里历来是中国南北政权的兵家必争之地,包括三国时曹操与孙权便在合肥这个地方进行过反复争夺,同时还留下了「 ”张辽大战逍遥津”、「 ”甘宁白骑劫营”的佳话。 此番驻守庐州的是淮西制置副使杜杲,而这一次他同样又将在前人战斗过的地方留下一段新的传奇! 杜杲 二、充足的战前准备 杜杲是南宋名臣,而且是难得的文武全才,其先后在滁州击败过金国侵略者,在安丰也击败过蒙古铁骑,而这两仗他杜杲所依靠的都是其出色的守城才能!故而宋理宗赵昀将他安排驻守庐州重镇。 这一次依旧没有例外,杜杲清醒的认识到,蒙古铁骑野战那就是天下第一!宋军在野外根本不是蒙古人的对手,只有依靠坚城堡垒将敌人的兵力牵制住,然后待对方士气低落、粮草不济等各种不利因素显现之后,再予以致命一击! 串楼 为了应对蒙古国的强大攻势,杜杲做好了充分的守城准备: 一是募集兵员,囤积粮草。既然是守城打消耗战,那么必然就要做好被敌人长期围困的准备,所以杜杲命令部队四处搜集粮食屯于城中。同时又利用江淮钱粮四处募兵,增强守城士卒的人员数量。 二是构建城池周边火力网。杜杲事先命人打造了千余座「 ”串楼”,将之安排在城外濠水沿岸。这种「 ”串楼”有些类似现代的多火力点碉堡,一丈来高,最上端可以施放滚木,中间部分设有箭孔可以狙击敌人,下端缭以羊马墙防止敌人靠近,而每座串楼还可搭配三门火炮,是防御的利器。 三是备足守城器物。杜杲还命工匠大量准备火油、横木、巨石、柴草等物,以备固守城池之时大量 ... 伤蒙古士卒。 三、开战 蒙古铁骑好好荡荡而来,当察罕的部队达到庐州的时候却惊讶的发现,这座城池早已经被杜杲经营成了一座铜墙铁壁般的堡垒群。 察罕知道,若是贸然进行强攻,自己的蒙古勇士必将付出惨重的代价!察罕毕竟是久经战阵的宿将,所以他并没有命令大军出击,而是准备和守城的杜杲见招拆招打一场有技术含量的攻防战! 一是激烈的火炮战。眼见杜杲立于城外的串楼远程打击十分厉害,察罕命令部队开始围着庐州建造土墙,整整建了60多里,将庐州城围了个水泄不通。然后蒙古军在土墙上搭建木台,木台的高度超过了宋军的串楼,蒙古人再在木台上架设火炮,与宋军进行对轰! 一场激烈的炮战下来,宋军的串楼接连被轰塌,优势渐渐转移到了蒙古一边。杜杲见状,命令部队在夜间偷偷出城,用火油和柴草将木台焚毁,这一回合双方基本打平。 二是前仆后继的串楼战。在与蒙古大军的火炮对战中,杜杲设立的串楼接连被轰塌。但是杜杲对此早有预料,故而其将串楼下方按上了滚轴,也就是说这种防御碉堡是可以移动的。当一座串楼被轰塌之后,杜杲便立刻命令部队推着另一座串楼补上空缺。如此一来就使得宋军的防御体系始终不会出现缺口。 三是拉网式城墙防守。此刻的蒙古国可不是当初小小的草原部落,而是一个占据北疆草原和中原地区的强大帝国,故而其各类攻城器械及重武器也是应有尽有。为了抵挡蒙古人投石、冲车等物对庐州城墙的破坏,杜杲命令士卒将渔网等物摊开支撑与城墙前方,用以减缓敌人投石和炮击对城墙的冲击力,效果十分显著。 四、敢死队防守反击大破蒙古铁骑 眼看着部队在庐州城下久攻不下,察罕终于意识到城池攻防终究不是蒙古人的强项,而自己面对的更是一个成了精的守城专家,于是他开始打主意围住庐州,分兵去攻略江淮地区其他城池。 然而察罕却不知道杜杲由始至终一直关注着城外蒙古军的兵力变化。当察罕的部队撤走大半之后,杜杲组织了200名敢死队员由陆旺、李威两员宋将带领出城偷袭蒙古大营,烧毁敌人粮草辎重,造成蒙古军出现极大的混乱。紧接着杜杲率领部队自庐州城内 ... 出,大破蒙古军,连续追击掩 ... 十余里方才收兵。 在这同时,杜杲又紧急调集江淮各处兵马沿着淮水一线布放,扼守各处要冲,舟师水军延淮水继续攻击蒙古败兵。正是在这样的连续打击之下,察罕的蒙古部队宛如没头苍蝇一般四处乱窜、焦头烂额。 而分兵前去进攻滁州、天长、泗州等地的蒙古部队也是接连受挫,最终察罕不得不放弃攻略江淮的计划,灰溜溜的退回了北方。 庐州一役,蒙古国损兵近五万人,杜杲扬长避短利用守城战、消耗战拖住了蒙古军主力,是奠定南宋获胜的关键环节。而纵观杜杲在两淮战场的整体部署,以及对蒙古败军的后续接连打击也展现出了其名将本色。 终南宋理宗一朝,在对战蒙古铁骑的交锋中,战绩无人能出杜杲之右,他是当之无愧的南宋屏障、柱石之臣!
本文标签:蒙古骑兵杜杲铁骑历史南宋宋朝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