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到达舍卫城后,他就前往佛陀的内观中心,并询问佛陀的去向。隐士认为他一定就是佛陀,于是他询问一位路人,也证实了他的想法。佛陀只说了几句话,但是,这些话包含了所有的教导:当你看时,就只是看;当你听时,就只是听;当你嗅、尝、触时,就只是嗅、尝、触;当你认知时,就只是认知。由于这位隐士的心已经非常清净,所以几句话的教导已经足够了。

有一位隐世的修行者,住在靠近现在孟买的地方,他是一位修行很好的人。所有遇见他的人,都因为他的内心纯净而尊敬他,有很多人认为他是一位完全解脱的人。 受到这许多的称赞,这人开始相信:“我可能是个真正完全解脱的人。”但是,生性诚实使他谨慎检查自己的心,发现自己的心里仍有染污。当然,只要有染污存在,他并未达到完全解脱的境界。于是,他就询问向他致敬的人们:“是否有完全解脱的圣人在这世界上呢?”“是的,”他们回答:“有一位出家人乔答摩,被称为佛陀,他住在舍卫城中,是一位完全解脱的圣人,并且他教导人们达到解脱的 ... 。”“我必须去见这位圣人,”这位隐士下定了决心。“我必须向他学习完全解脱的 ... 。”于是,修行者从孟买出发,经过印度中部,终于到达舍卫城,它位于现在北印度的乌塔帕得许。到达舍卫城后,他就前往佛陀的内观中心,并询问佛陀的去向。 “他已经出去了,”有一位出家人回答:“他到城里去乞食,请在这里休息等待,他很快就会回来。” “不行,我不能等待。我已经没有时间等待!请告诉我他的去向,我要去找他。” “好吧!如果你一定要去找他,可以顺着这条路走去,他是由这条路出发的。”这位隐士立刻再度出门,到达城市的中心,他看到一位出家人正沿街托钵,这位出家人散发出一种不可思议的平静安详的气质。隐士认为他一定就是佛陀,于是他询问一位路人,也证实了他的想法。 就在街道的中央,隐士走向佛陀,向他顶礼,并且触着佛陀的双脚,“圣者!”修行者说,“我听说您已经完全解脱,而且教导解脱的 ... 。请把这个 ... 传授给我吧!” 佛陀说:“是的,我教导这 ... ,我可以传授给你。但是,目前的时间和地点都不恰当,请回到内观中心等我,我会很快回去教你这 ... 。” “不!圣者,我不能等。” “你不能够等半个小时吗?” “不行!圣者,我不能再等!可能在半个小时内,我会死去,或你会死去,或是,我对你的信心会完全消失,那么我就学不到这个 ... 了。圣者!现在就是时候,请您现在就教导我吧!” 佛陀注视他,并且发现到:“是的,这个人剩下的时间不多了,他在几分钟后就会过世,他必须在此时此地得到法的教导。”可是,在这马路中间如何传法呢?佛陀只说了几句话,但是,这些话包含了所有的教导:当你看时,就只是看;当你听时,就只是听;当你嗅、尝、触时,就只是嗅、尝、触;当你认知时,就只是认知。 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触到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时不要有价值判断,也不要有因循旧 ... 分别心。当我们开始判别某一个经验是好或坏时,过去的盲目反应,会使我们以扭曲的角度来看事情。为了让心从各种束缚中解脱,我们必须学习不经由过去的习性反应来判断事情,而只是保持觉知,不作价值判断,不起习性反应。 由于这位隐士的心已经非常清净,所以几句话的教导已经足够了。就在马路的旁边,他坐下来,集中注意力观察自己的身心,不作任何价值判断,不起任何习性反应,他只是单纯地观察自己身心内的种种变化。在他活着的最后几分钟内,他达到了最终的目标,成为一位完全解脱的觉悟者。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释迦牟尼佛教隐士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