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寺里寺外的故事

寺里寺外的故事□ 赵莉《丝绸之路》 2006年第09期如果说布达拉宫是 ... 的标志性建筑,代表了 ... 的精髓而非看不可的话,那么,大昭寺和八角街也不能不看了。因为大昭寺距布达拉宫最近,只有1公里。这是一个着名的寺院, ... 老城就是以它为中心建成的。而八角街不仅是具有地方特色的贸易市场,也是去大昭寺转经的必经之路。大昭寺内外,集中地体现了 ... 的文化、民风和民俗。曾经去过 ... 的背包客这样告诉我,去各个寺院的门票价格都不菲,但是如果找 ... 和喇嘛带你进去,可以免门票。没想到这样的好事在我去大昭寺时就遇到了。早上6点多,夜色还没有完全退去,刚下过雨的空气中透着潮湿。我和朋友打车赶到大昭寺,到那里才知道寺院8点多才开门。清晨的大昭寺,并不冷清,朝向公路一侧的白塔边,已经有 ... 往塔里填香草了,青烟沿白塔袅袅而上。据说这是祈求佛保佑的一种形式,路边卖香草的小摊比比皆是。三五成群的 ... 已经开始按着顺时针方向,沿着大昭寺、经过八角街的环形路转经了。他们手里摇着经筒,嘴唇蠕动,念颂着经文,鲜艳的耳环和胸前的饰物摇曳着。在清晨灰蒙蒙的空气中,这支转经队伍让人感到沉郁、严肃。有人说,八角街的路是朝圣者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踩出来的,转经的人群是大昭寺门前一道流动的风景,人群会走马灯似地变换,但是这道风景却天天存在,时时都有。在塔旁不远,有一座半地下的房子。屋内的走道两边,阶梯形的架子上,酥油灯一个接一个,摆得密密匝匝,房子里很幽暗,只有酥油灯的黄色火苗一闪一闪,更增添了黑屋子的神秘。我向正在添油的老 ... 打问。可他用藏语回答我,我听不懂。这时一个外国妇女也走过来,我问她懂吗?没想到,她还真能说出所以然来,原来点燃的酥油灯也是一种祈求和愿望的表达。寺外的路两边还有兜售鲜花、藏香、哈达的小摊,这也是大昭寺门前的街景之一。我凑到卖哈达的摊位前,看见各种大小、质地不一的哈达,我向摊主询问。这时,一个买了好多哈达的年轻喇嘛主动向我介绍,原来买哈达是有很多讲究的。他得知我也要进寺后,很爽快地说可以和他一起进。我们喜出望外,他又把我们引见给他的师父,还有一个是他的同行。这个小喇嘛告诉我,他的师父很厉害,已经修完了密宗学。我听说,能够修完密宗的喇嘛,地位已经很高了。他的师父年纪并不大,从徒弟们对他的尊重程度可以想见他在寺庙的地位。他们还要走转经的路,我们边与他们绕着大昭寺转,边和他们聊着。他们是从青海塔尔寺来的,已经两个月了。我告诉他我去过若干次塔尔寺,说到塔尔寺的寺院布局,说到酥油花雕塑,他们很高兴,彼此都觉得距离拉近了许多。一路上,不时有 ... 来到这位师父面前跪下磕头,他对他们摸顶,双手合十,默默念几句经文。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他是活佛。这样,他们把我们带进大昭寺,不仅能给我们节省门票,更重要的是,跟随这样一位道行高深的喇嘛参观大昭寺,真正受益匪浅。这位活佛不仅在每进一座殿、每看一尊佛时都给我们讲解,而且还教我怎样献哈达,还和我讲了佛教的大乘和小乘的区别,我在感激他们的热情之余,更佩服这位活佛的知识渊博。我发现,活佛不是对每一个佛像都行跪拜大礼的,有的佛像他只是双手合十,但是他的徒弟们,几乎对每一个供奉佛都行跪拜之礼。他们在对佛叩拜时,嘴里还默诵着经文。这所由文成公主勘定寺址的寺院,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当年文成公主进藏时从长安带来的1.5米高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镏金铜像,这是寺庙的主供佛,原来供奉在小昭寺,经过战乱,后来由金成公主移到大昭寺。许多善男信女不远万里来到这里,就是要朝拜这尊佛像。还有寺内的转经回廊,它相对应寺外的大转经圈而称为内转经道, ... 精巧的铜制嘛呢轮一个挨一个,让众多信徒的手摩挲得铮铮发亮。回廊两侧的墙壁上,都绘有壁画,这里也被叫作“千佛廊”,描绘的都是佛教传说,吐蕃历史。还有“文成公主进藏图”、“填湖建寺图”,笔法细腻,色彩艳丽。大昭寺的建筑风格也堪称一绝,不仅融合了藏式和中原的风格,还带有尼泊尔风格。有以藏族的镏金工艺 ... 的金瓦、 ... 、摩羯鱼,也有仿效中原的彩绘,梁、柱、枋、框和唐代风格的造像,以及外域的伏兽、狮身人面像等,在这里多种文化兼收并蓄、和谐统一,不仅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且营造出了典雅富丽和庄严肃穆的氛围。大昭寺正门前方,有一座3米多高的石碑,上面用汉藏两种文字书写着“唐蕃会盟碑”,它已经在这里站立1400多年了,经受了几个世纪的风霜,见证着汉 ... 民的友谊。碑后面有一株称为唐柳的柳树,据说是文成公主亲手栽种的,虽然已经枯萎,但依然枝干挺拔。从大昭寺出来,我们又赶去哲蚌寺。我们得知那天刚好是释迦牟尼的诞辰日,下午会在哲蚌寺里举行辩经大会。于是下午便早早赶到那儿了。辩经在寺庙院子里举行。在这里,不分等级、不分内外,整个辩经会向僧俗百姓开放。黄教很重视这种辩论活动,他们认为这样的活动象征着自由、活跃的学术气氛,可以博采众家之长。辩经开始了。一个喇嘛出场,他说的是藏语,我听不懂,只见他挥动着手臂,手舞足蹈,说得很快、很流畅,语气中充满了力量和自信,不时赢得了喝彩声和会意的笑声。方丈和别的喇嘛都对他提问,只见他连说带比划,还不时地腾空而跃。高原下午的太阳 ... 辣的,辩经人脸上的汗水像一条小河从额头上恣意地向下流着, ... 的一个臂膀上的汗珠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我想,他的紫红色脸上的红晕不仅仅是因为骄阳,还因为兴奋和紧张。在这样的辩经活动中,如果没有强壮的体魄是坚持不下来的。喇嘛每修完一门功课后,都要经过这样类似于考试的辩经,考试通过后,才能进行下一门经课的学习。我很感慨这种把古老和现代巧妙地糅合在一起的方式,任何一门学问,是否都应该经得起各种质疑和推敲呢?这种辩经,能不博采众家之长、促进佛教的发展吗?辩经结束后,寺里给参加辩经会的所有人吃免费晚餐,这种优惠不仅针对 ... ,也包括前来的游客。我虽然没有去吃斋饭,但从寺里飘出的酥油茶的香气和攒动的人群,已经感受到藏族同胞的开朗、淳朴和豁达了。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寺里寺外的故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你知道吗?「 ”赤峰”这个响亮的名字已诞生241年!

    赤峰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蒙冀辽三省区交汇处。全市总面积9万平方公里,辖3区7旗2县,总人口460万,是一个以蒙古族、汉族为主的多民族城市,是内蒙古第一人口大市。古代时期古代的赤峰地区曾是商族、东胡族、匈奴族、乌桓族、鲜卑族、库莫奚族、契丹族、蒙古族等北方少数民族繁衍生息之地。秦汉时期分属燕、东胡、鲜卑。隋唐时设饶乐都督府和松漠都督府。

  2. 玛吉阿米

    不过那时尚不知玛吉阿米,因为诗中已译作“娇娘”。“玛吉”的直译是“尚未生育,未生的”,“阿米”是妈妈的昵称。不过关于玛吉阿米的真正含义,还有另一种说法。这样一来脱口而出,既有诗意,又富性感,“玛吉阿米”便成为了一块引人飞翔的金字招牌。玛吉阿米以短短的诗行使后人们领略了仓央佛爷的人性和魅力。就在这座黄房子之中,玛吉阿米曾与仓央嘉措佛爷长久的对视。

  3. 敌烈

    敌烈,中国辽、金时期游牧在蒙古东部地区的民族。乌古辽太祖耶律亿征服乌古部后,敌烈部于天显五年降辽。此后敌烈与乌古对辽朝叛服不定。辽圣宗耶律隆绪以敌烈降人俘户置迭鲁敌烈部和北敌烈部。辽道宗咸雍四年,置乌古敌烈部都统军司。寿昌二年,徙敌烈、乌古二部于乌纳水,以扼北部之冲要。辽亡,敌烈部附西辽德宗耶律大石,其中一部分随西辽德宗西迁,余部降金,同乌古部东迁至庞葛城。

  4. 金瓶掣签

    金瓶掣签,中国用掣签于金瓶以确定藏传佛教活佛转世人选的制度。为防止大贵族势力操纵其间,加强中央...对...政教的控制,乾隆五十七年颁发两只金瓶,分别贮于北京雍和宫及...大昭寺内。在雍和宫的金瓶,例由理藩院尚书监临,掣签拈定章嘉呼图克图与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转世灵童。贮于大昭寺的金瓶,例由驻藏大臣监临,主持...喇嘛与班禅额尔德尼及大呼图克图转世掣签之事。届期由驻藏大臣亲临大昭寺,焚香顶礼,从瓶内掣签。

  5. 大昭寺释迦牟尼像的故事

    由于这尊佛像是释迦牟尼十二岁时的等身像,因而在藏传佛教信徒心目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有三条转经路,第一条是围绕大昭寺主殿释迦牟尼佛的廊道,藏语称为"朗廓"。大昭寺供奉的十二岁等身佛像,是释迦牟尼佛祖在世时所塑,并且由佛祖亲自开光。在藏传佛教中最神圣的大昭寺释迦牟尼佛像前,请高僧从大皇帝赐予的金瓶中,掣签认定十世班禅转世灵童的真身,还意味着神圣庄严的金瓶掣签的结果,是在释迦牟尼佛"神断"下得出的。

  6. 释迦牟尼像的故事

    由于这尊佛像是释迦牟尼十二岁时的等身像,因而在藏传佛教信徒心目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其中八岁、十二岁的等身像是请释迦牟尼的奶妈描述了佛祖年少时期的模样后塑造的。在藏传佛教中最神圣的大昭寺释迦牟尼佛像前,请高僧从大皇帝赐予的金瓶中,掣签认定十世班禅转世灵童的真身,还意味着神圣庄严的金瓶掣签的结果,是在释迦牟尼佛"神断"下得出的。

  7. 寺里寺外的故事

    寺里寺外的故事□赵莉《丝绸之路》2006年第09期如果说布达拉宫是...的标志性建筑,代表了...的精髓而非看不可的话,那么,大昭寺和八角街也不能不看了。大昭寺内外,集中地体现了...的文化、民风和民俗。我和朋友打车赶到大昭寺,到那里才知道寺院8点多才开门。寺外的路两边还有兜售鲜花、藏香、哈达的小摊,这也是大昭寺门前的街景之一。辩经结束后,寺里给参加辩经会的所有人吃免费晚餐,这种优惠不仅针对...,也包括前来的游客。

  8. 文成公主进藏发现魔女地形之谜(1)

    文成公主进藏,给...带去了佛教文化,也带去了文明,她的功劳是不可磨灭的。然而,文成公主入藏时曾发现...的地形是一个魔女仰卧之形,因此修建了众多的寺庙。而文成公主在进藏又产生了哪些传说呢?>文成公主进藏>唐太宗贞观八年,松赞干布即位为吐蕃赞普,年仅13岁的他依靠论科耳、尚囊等辅臣,讨伐叛乱,统一吐蕃。

  9. 传仓央嘉措曾受观音托梦 在凡间寻访度母女神

    在藏族人民的审美观中,母亲是女性美的化身,母亲身上浓缩了女人内外在所有的美。这个传说的主人翁就是六世...喇嘛仓央嘉措。他肩负着一个重要使命:观世音菩萨曾托梦给他,让他在凡间寻访度母女神,以助众生之利。因为度母女神常以绝美女性的形象出没于尘世俗间,故在...很多地方都曾留有仓央嘉措寻访度母女神的“神迹”。而当年仓央嘉措与情人秘密幽会的地方,正是玛吉阿米所在的那个土黄色小楼。

  10. 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是什么关系?松赞干布更喜欢哪个?

    今天历史新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谁的地位高?也就是说,在文成公主入藏后,松赞干布在布达拉宫和她举行了盛大婚礼,并当场加冕她为王后。换句话说,文成公主才是吐蕃国公开册封的王后。甚至而言,尺尊公主就是和松赞干布另外的三个出自吐蕃大族子女的妻子相比,都没有嚣张的资本。由此也再次证明,尺尊公主与文成公主,完全不是一个同等级别的对手。

随机推荐

  1. 八字食伤、财星多信息之象

    八字食伤太多言语多,嘴杂,东家长,西家短的,好传话,心里装不下事,留不住话,有话不说就难受。自高自大,多清高,傲慢,鄙视他人,惟我独尊,好贬人,讨人嫌,人缘不好,遭人反感。男命克子女,子女夭折或不成气候。八字财星太多惧内(怕妻)妻管严,易有病伤之灾。一生易因财或女人之事遭灾或招致官非口舌。重财轻义,贪图享受,好逸恶劳。克母,母亲多病灾,母寿难长。

  2. 钮祜禄·讷亲人物生平_钮祜禄·讷亲简介_钮祜禄·讷亲是怎么死的

    因而,更加气急败坏,命将讷亲、张广泗召回京师述职,撤回经略之印。于是,讷亲被就地拘禁。因而乾隆大骂讷亲这些话是巧妙的推卸责任。

  3. 梦见邮件

    周公解梦梦见邮件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邮件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根深蒂结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gēnshēndìjié【解释】犹根深蒂固。指根基深厚牢固。【出处】宋·周煇《清波杂志》卷八:“某流落江湖二十年,兄弟异立,未能成家,重以场屋蹉跌,遂失身于介馆马慧,岁月滋久,根深蒂结,生育男女,于义有不可负者。”【例子】无【相关】百度“根深蒂结”

  5. 古代是冷兵器时代,为什么战场上会到处都是火?其实是这样的

    我国的古代在火器的使用方面并不是太早,人们在近代之前基本都是在用着冷兵器在打仗,但是战场上还是弥漫着各种战火燃烧着的木材和车具,会不会是影视剧为了突出效果而做出的一些虚构呢?古战场遗迹其实在古代的战场上有火出现是很正常的,在人们的印象里面,战场上出现的武器包括了,刀、叉、剑、戟、斧、钺、钩、叉等等,这些都是冷兵器的代表,不可能在战场上形成战火,但是人们都忽略了这样一家武器---火箭。

  6. 圣诞祝福语精选

    在这温馨的圣诞节,宝贝~~~我们的心是相拥的!!!白雪儿飘飘,鹿铃儿敲敲,甜蜜的平安夜又来到,快乐的圣诞节多美好!献上祥和与爱心,在圣诞以至永远!圣诞即将来临,祝你快乐幸福,对你一年来的关心和照顾表示衷心的感谢。什么使圣诞快乐?无数个圣诞的祝福,那友谊,厚厚积累的愉快记忆,人间的亲情,天堂的温馨,终于带给了我们大家。祝福你圣诞之夜,愿圣诞节的欢声笑语和欢乐气氛永远萦绕着你。

  7. 梦见给别人弹壳

    周公解梦梦见给别人弹壳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给别人弹壳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我的亲身经历

    我的亲身经历>我是五年前学佛的,而且佛缘非常特别,在我学佛之前,从没遇到过佛友,是佛菩萨加持,我自己想买佛书,结果我丈夫就给我买回了一套,是净空老法师讲解的,我看了之后,真是爱不释手,看一次跟一次意思不一样,简直神了,摄心之力,再没有离开过佛经,是佛菩萨慈悲,看到我太可怜,太痴迷,来救度我,就这样我遇到了佛法。我衷心的对父母亲说声:对不起!感恩多生的父母亲!

  9. 彭德怀一向都有一个最好拍档——张宗逊

    彭德怀作为元帅中的扛把子,他一向都有一个最好拍档,此人即是张宗逊!彭德怀在革新过程中位置适当于代司令,在一野中没有跟他位置适当的人,但张宗逊却不能不提。从那时起,彭德怀有勇有谋、治军有方、待人坦白、坚强不屈的品质,一向让张宗逊打心眼儿里敬服。战役剧烈的时分,彭德怀曾多次对人发脾气,说粗话,但对张宗逊却一向很谦让。

  10. 齐国大臣生了70多个儿子,一多半不是亲生的,为何他不难受?

    大家都知道,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比较混乱的一个时代。不仅诸侯间彼此攻伐,而且诸侯国内部臣弑君,子弑父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一些君主,名义上是一国之君,实际上已成为世家大族所操控的傀儡。而齐国有一位权臣便做到了权倾朝野,为了能让家族长期的把持朝政,这位权臣决定模仿周王室进行分封,为此生了70多个儿子。但他生儿子的手段,就让绝大多数人难以接受了。此人到底是谁?为生儿子又用了哪些不堪的手段呢?听小编给大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