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商业服务业建筑这类建筑在中国近代公共建筑中数量最多、分布面最广,同广大城市居民关系最为密切。②新式商业服务业建筑包括大型百货公司、大型饭店、影剧院、俱乐部、游乐场等,是近代中国城市商业区规模最大、近代化水平最高、建筑艺术面貌最突出的建筑。上海大新公司是这类建筑中规模较大、设计水平较高的实例。

广州中山纪念堂
行政建筑和会堂建筑 20世纪20年代以前建造的行政建筑和会堂建筑,主要是外国使领馆、工部局、提督公署之类的办公用房和清 ... 的“新政”活动机构、军阀政权的“咨议”机构以及商会等的建筑。这类建筑基本上仿照资本主义国家同类建筑,布局和造型大多脱胎于欧洲古典式、折衷式宫殿和府邸的通用形式,例如青岛提督公署、江苏省咨议局等建筑都有这种特色。从20年代后期起, ... ... 在南京、上海、广州等地建造了一批办公楼和大会堂,如上海市 ... 大楼,南京外交部大楼、交通部大楼,南京国民大会堂,广州中山纪念堂等,这些都是中国建筑师设计的具备近代功能的民族形式的建筑。
金融建筑和交通建筑 金融、交通建筑包括银行、交易所、邮电局、火车站、汽车站、航运站等。银行为金融机构,控制着社会经济的命脉。为显示资力雄厚、博取客户信赖,许多银行竞相追求高耸宏大的建筑体量,坚实雄伟的外观和富丽堂皇的内景,大多采用古典式、折衷式的建筑形式,也有少数采用民族形式。建于1921~1923年的上海汇丰银行,占地14亩,高8层,采用钢结构而模仿砖石结构造型,以古典主义形象显示了宏伟、威严、华贵的气势。建于1936年的上海中国银行,以高达17层的塔楼,用经过简化了的中国建筑细部作装饰,含有淡淡的民族风韵,在上海外滩建筑群中十分突出。 火车站建筑外观多移植国外建筑形式,如建于1898年的中东铁路哈尔滨站,是当时流行于俄国的新艺术运动风格;建于1912年的济南火车站,是仿中世纪后期德国风格。这两个火车站以及建于1900年的京奉铁路北京站和建于1927年的京奉铁路沈阳总站(见彩图)等,建筑水平大体相当于同时期国外的火车站。
文化教育建筑 近代文化教育建筑包括博物馆、图书馆、大学、中小学、医院、疗养院、体育馆、体育场、公园以及各类纪念性建筑等。 ... ... 设立的博物馆、图书馆、体育馆以及营造的纪念性建筑,明文规定采用“中国固有形式”。教会系统的学校、医院几乎也都采用“中国式”。一批中国建筑师和少数外国建筑师投入这种民族形式创作活动,创造出像南京中山陵(见彩图)那样成功的作品,以及北京燕京大学(今北京大学)、北京图书馆、北京协和医院、南京中央博物院(图4)等不同处理手法的近代民族形式建筑。
商业服务业建筑 这类建筑在中国近代公共建筑中数量最多、分布面最广,同广大城市居民关系最为密切。可分为旧式的和新式的两类。 ① 旧式商业服务业建筑一般都沿用传统建筑形式,适当采用新材料、新结构进行局部改造。改造的主要目的是扩大活动空间,以接纳更多的顾客和争取更多的商品陈列空间,在立面处理上极力加强店面的广告效果。一般百货店、西服店、理发馆、照相馆,多采用扩大出入口,开辟玻璃橱窗,突出招牌和模仿洋式门面的方式。大型绸缎庄、澡堂、酒馆等,除改造门面外,还在四合院楼房天井上加带天窗的钢架天棚,把各进庭院变成室内营业空间,同周围楼房营业厅串连起来,成为贯通上下的大片营业面积。这种建筑最初是利用旧房改建而成的,后来新建商店也采用了,北京谦祥益绸缎庄就是这种建筑的实例(图5)。至于大型的综合性商场,则突破旧商店的独立布局,在密集的纵横街弄上面搭盖屋顶,下面设店摆摊,把露天的街弄变成室内营业面积,形成聚集成片的大型商场。占地2万多平方米,容纳600户商贩的北京东安市场就是这种运用简易技术创造的近代大型综合性商场的典型实例。 ② 新式商业服务业建筑包括大型百货公司、大型饭店、影剧院、俱乐部、游乐场等,是近代中国城市商业区规模最大、近代化水平最高、建筑艺术面貌最突出的建筑。这类建筑中不少是多层、高层或大空间、大跨度、高标准的高楼大厦,如上海沙逊大厦(今和平饭店,1926~1928)、上海国际饭店(1931~1934,见彩图)。这类建筑有些是下几层作为商店营业厅,上几层作为餐厅、茶室、影院、舞厅,并开辟屋顶花园,实际上是综合性的商业、娱乐业建筑。上海大新公司(今上海市第一百货公司,1934年建,基泰工程司设计)是这类建筑中规模较大、设计水平较高的实例。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建筑公共基础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