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印祖故事:不随人转修净土,辞别恩师赴红螺(12)

印光大师的剃度师父道纯和尚是禅宗尊宿,出家于四川峨眉山,属于临济正宗。与纯公来往的知识都主张参究。所谓参究是明心见性的一种方便。如参念佛的是谁?通过对自己追问发起疑情,力图打破牢关,明心见性。参究的人,都不注重于信仰阿弥陀佛和发愿求生西方净土。纵然念佛,只注重看念佛的是谁,以追求开悟而已。如果开悟了,而且烦恼惑业断尽了,那么可以了生死。如果烦恼惑业没有断除干净,那么就不能仗自力了生死。同时由于没有信愿,也不能仗佛力了生死。自力佛力,两者都靠不上,想脱离六道轮回,当然不可能。纯公和南五台其他知识的所有开示,都是指归向上一着(求开悟),而破斥净土法门。没有一位知识给大师讲净土法门,印光大师是通过《阿弥陀经》、《净土发愿文》和《龙舒净土文》下卷产生对净土的信仰的。 《阿弥陀经》中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又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意思是说只要相信阿弥陀佛的愿力,愿意去西方净土,并且专心称念南无(“南无”为梵文音译,读音为“纳摩”)阿弥陀佛名号,就可以凭借阿弥陀佛愿力的接引,带业往生到净土,即生解决解脱生死轮回的大问题。有鉴于此,大师坚定地选择修持净土法门,绝不接受师父及与师父交游者所提倡的禅家宗旨。大师反省自己出生六个月后害眼病,十来岁时无知辟佛,因而长受病苦,感到业障深重,因此生死心切,只想即生求生西方净土,而不敢学禅。大师自量己力,立定志愿,不随人转。即使佛祖到跟前说“我还有比净土法门更妙的法,你跟我学吧”,也不改变修持净土法门的决心。 >在南五台修行的四、五年中,大师的师父和师兄弟们都以禅为宗,唯独大师以净土为宗。纯公知道大师誓愿坚定,也没有勉强大师依照禅家宗旨,而任由大师自行修持念佛。大师也留心打听哪里有专修净土的道场。后来了解到北京怀柔县红螺山资福寺是彻悟禅师在嘉庆年间建立起来的专修净土道场,至今道风不堕。于是打定主意去红螺资福寺参学,并禀告了师父纯公,纯公也同意了。 >光绪十二年(1886年)农历八月十五,这是世俗家庭团圆过中秋节的日子,但大师却要在这一天出发奔赴红螺资福寺参学了。正如王维的诗所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大师也想念老母亲和兄弟,南五台虽然离家乡并不太远,不过大师既然舍俗修行,就压下了回家探亲的念头。从大顶北望故乡的方向,大师在心中默默祈愿母亲和兄弟善根增上,身体安泰。环顾周围的山峦,是那么的熟悉,但是为了进一步参学,又怎能留恋呢!大师这天一早就收拾好简单的行囊和必备的经书,到莲花洞向师父辞行。 >大师来到方丈室,向师父顶礼,跪在地上对师父说:“感谢师父成全弟子出家,感谢师父这些年来对弟子的教诲和照顾。这次去红螺,关山万里,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师父。弟子不孝,不能在师父身边照顾师父了。”说到这里,大师不禁流下热泪。 >纯公安慰大师说:“你不必担心老衲,还有你的师兄弟们呢。我知道你道心坚定,志存高远,品性端严。这次远出参学是很好的磨练机会,我期望你真修实证,不事浮夸。也相信你将来能够荷担法门,光大佛门。” >“弟子谨记师父的嘱咐。”大师说道。 >纯公把大师送到山门,师兄弟们把大师送到山下。大师合掌跟师兄弟们告别,背起行囊,迈着坚定地步伐,又开始了行脚生涯。大师先到长安,然后东出潼关,准备取道太原,去北京怀柔红螺山。 摘自:《印光法师的故事》作者:余池明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印祖故事:不随人转修净土,辞别恩师赴红螺(12)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9.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10. 西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鸠摩罗什、克孜尔石窟、信仰之变)

    鸟兽以花果为食,不经意间用种子装扮了世界一、鸠摩罗什南北朝时的真谛法师、唐代的玄奘法师、北朝的鸠摩罗什被称为佛经三大翻译家。

随机推荐

  1. 高考鼓励短信

    动作快是讲效率;有条理是讲效率;聚精会神是讲效率;计划得当也是讲效率。时逢高考,吉星高照。马上就要高考,别忘面带微笑。十年磨刀,只为今朝出手;人生能有几回搏,又是一年高考时,此时不搏何时搏。祝你高考成功金榜题名!

  2. 梦见熟人的鬼魂是什么征兆 – 周公解梦

    梦见活着朋友鬼魂表示你身边有某个人可能想在你身上图利,你最好能亲自处理财务的事情。梦见死去的爸爸鬼魂表示你正在危险的环境之中,你应该小心别乱与陌生人打交道、博感情,否则吃亏的还是你。梦见过世朋友鬼魂表示你身边的朋友、伙伴让你很讨厌,使你在生活中常常在生闷气。梦见下大雨涨水是什么征兆–周公解梦

  3. 把最真挚的祝福送给老师

    您对我们严格要求,并以自己的行动为榜样。在生活的大海上,老师,您就像高高的航标灯,屹立在辽阔的海面上,时时刻刻为我们指引著前进的航程!老师,祝您感恩节快乐!有如从朔风凛冽的户外来到冬曰雪夜的炉边;老师,您的关怀,如这炉炭的殷红,给我无限温暖。十二万分地感谢您,敬爱的老师。老师,我的心在喊著您,在向您敬礼。把精魂给了我,把柔情给了我,把母亲般的一腔爱给了我……

  4. 仓颉发明文字

    仓颉发明文字  文字的出现在人类历史上起了重要的作用,在文明诸要素中,文字产生是最重要的标志。因此,中国古代在甚么时候发明了文字,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传说黄帝史官仓颉发明了汉字。史实虽无法详考,但它反映了汉字的出现有着悠久的历史。  中国古书上有「结绳记事」、「契木为...

  5. 桃弧棘矢造句_桃弧棘矢中英文解释和造句

    桃弧棘矢táohújíshǐ桃弧棘矢的意思和解释:桃木做的弓,棘枝做的箭,古人认为可辟邪。桃弧棘矢的出处《左传·昭公四年》:“桃弧棘矢,以除其灾。”桃弧棘矢的例子桃弧棘矢造句桃弧棘矢造句相关先把要造句的词扩展成词组,然后再把句子补充完整。如用“增添”造句,可以先把“增添”组成“增添设备”、“增添信心”或“增添力量”,然后再造句就方便多了。

  6. 摄魄钩魂的意思 | 成语大全

    旧时传说,妖魔鬼怪或某种迷信邪术,能钩取人的魂魄,来祸害人。

  7. 他一生无子,却把两个义子培养成改变历史的牛人

    陈衍庶唯一的人生遗憾是,他虽有几房太太,但并无一子,所以他就把自己的侄子陈独秀过继为子,从此悉心教导,望子成龙。陈衍庶被张作霖的真心打动,再加上他一直认为张作霖虽目不识丁,但很有远见卓识,日后必成大器,便欣然应允,答应收张作霖为义子。>>陈衍庶虽然一生无子,但他却把两个义子都培养成了改变中国历史的牛人:张作霖逐步成长为东北王、国...首,陈独秀则成为我党的创始人。

  8. 关于把握的成语_描写把握的成语_猜成语网

    含有把握的成语、表示描写把握的成语:56条关于把握的成语及解释。把持不住——把:掌握。表示射箭或打枪命中率高,或做事有充分把握。一定有胜利的把握。后泛指办事有成功的充分把握。比喻事成有把握。也表示有把握,负得起责任。指对没有把握的事情乱加猜测。形容进展快,有把握按时完成。比喻成功有把握。披文握武——握:把握。稳拿把攥——稳:有把握。稳当而有把握地打击敌人。

  9. 发出有爱的情人节短信

    情人节,愿与你相濡以沫,携手白头!情人节说永远不老的话,我爱你,带着我的心跳,散着我的体香,抱抱。亲,情人节快乐。■心里的感情在今天吐蕊,内心的感觉在此时飘香,情人节像一根火柴,点燃我堆积的恋情,脸发烫心急跳喊出:我爱你。我的爱人,祝福情人节快乐,我会永远陪你。

  10. 【裂肤】的意思是什么?【裂肤】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裂肤」在《汉语大词典》第12587页第9卷70裂肤lièfū谓皮肤皲裂。唐·李华《吊古战场文》:「缯纩无温,堕指裂肤。」明·王廷相《答何柏斋<造化论>书》:「裂肤堕指而江海不冰,谓流动为天火之化,得乎哉?」裂肤的拼音lièfū裂肤是什么意思★「裂肤」在《汉语大词典》第12587页第9卷70裂肤lièfū谓皮肤皲裂。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