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相应的,《诗三百》也应分为风、雅、颂、南四类。因为在《诗经》的时代,诗和音乐是融合为一的,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诗在当时都是歌词。
点击标题下的诗经情话一键快速关注
❤美文怡心,美图怡情,诗经情话,不见不散
关于《诗经》的分类,曾经有六诗、六义、四始、四诗等多种说法。六诗、六义皆指风、雅、颂、赋、比、兴六者,其具体含义历代说法不一。
四始说:出自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始”之意义,一说为风、小雅、大雅、颂四者的开始,一说为王道兴衰之所由始。
四诗说:又称二南独立说,北宋苏辙在他的著作《诗集传》中首倡此说,支持这种说法的学者认为“南”是南风的乐歌之名、诗之一体,故而《周南》、《召南》应该从《国风》中独立出来,另立一类。相应的,《诗三百》也应分为风、雅、颂、南四类。
我们今天所见到的《诗经》本子是依照风、雅、颂的体例来编排的。那么风、雅、颂又是按照什么标准来划分的呢?关于这一点,古来众说纷纭,大致可归纳如下:(1)按照诗歌的题材和内容;(2)按照诗歌的用途;(3)按照诗歌的音乐。今人多认为是风、雅、颂是音乐上的分类。因为在《诗经》的时代,诗和音乐是融合为一的,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诗在当时都是歌词。中国有音乐文学的传统,比如先秦的《诗经》、两汉的乐府、两宋的词、元明清的戏剧,在产生之时都是可以依照曲谱演唱的,只是在音乐失传之后才变成文本。所以按照诗歌的音乐来划分风、雅、颂应该是合理的。前人对于风、雅、颂音乐的不同曾经做过这样的解释:
风者,风土之音,民俗歌谣之诗也。所谓国风,就是各诸侯国统治地区的地方土乐、民间歌谣。
雅者,正也,正乐之歌也。朝廷之乐曰雅,也就是说,雅是周代朝廷的正乐。称周天子都城附近之乐为正乐应是出于当时的尊王思想。称之为雅乐,应是因当时的普通话、标准话称为雅言。大小雅因时代不同,音乐亦有所不同,故分。小雅更接近国风,较大雅产生为晚。
颂,宗庙之乐歌,宗庙之音。也就是说,颂是祭祖祭神时用的歌舞曲。
另外,希望大家了解一下汉代儒家学者对风雅颂的解释:《毛诗序》解释“风”曰:“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将“风”作为教化、讽谏的工具,这与风诗的本义是相去甚远的。解释“雅”曰:“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兴废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将雅诗的内容笼统说成陈述政治利弊得失,以政之小大区分小雅、大雅,都与雅诗内容不尽吻合。解释“颂”曰:“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认为颂诗诗歌颂赞美统治者的盛德功绩,并将之报告给神明,这基本上符合颂诗的内容。
❤ 图文来源于网络。“诗经情话”微信平台整理发表。
❤ 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注明出处。
❤ 投稿、荐稿、合作邮箱:yiduolian@foxmail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