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张作霖的爱将死后死,为何其棺材内有抓痕

张作霖手下的猛将姜登选,确实死得很惨。

他46岁时被郭松龄枪 ... ,尸体草草地装在一口薄木棺材中,像垃圾一样弃在荒郊野外。

直到郭松龄反奉失败后,姜登选的好友韩麟春,才将他重新入殓,择地厚葬。

当韩麟春等人打开姜登选的薄棺时,赫然发现,原本捆绑姜登选的绳索已经被他挣脱,棺木内到处都是抓痕,姜登选的双手指甲脱落,血肉模糊。

很显然,当初郭松龄枪决姜登选时,并未击中要害。他在棺木中苏醒过来,竭力挣扎,试图挣脱绳索,掀开棺盖。但没能成功,最终被活活窒息而死。

(姜登选旧照)

那么,作为张作霖手下“五虎将”之一的姜登选,为何会落得如此下场呢?

一、姜登选是一个忠心耿耿的将领。

1880年,姜登选出生在一个富裕殷实之家,23岁时受官派赴日本留学,系统学习军事理论知识。1908年,姜登选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回国后,一直追随朱庆澜,先后辗转于东北和四川,任职参谋等职。

后来,朱庆澜在川的士兵,因军饷等问题而哗变。姜登选又被迫和朱庆澜一道离开四川,短暂地担任了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教官。

在朱庆澜担任了黑龙江省将军后,姜登选立即辞掉了教官工作,继续追随朱庆澜,担任黑龙江督署参谋长。

1916年,朱庆澜出任广东省 ... ,姜登选也随之前往广东赴任。一年后,朱庆澜辞去了广东省 ... 之职,姜登选也旋即离开了广东。

从以上姜登选早期的经历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非常忠心的人,特别看重“忠义”二字。而恰恰是他的这种性格,为其后被 ... ,埋下隐患。

(张作霖旧照)

二、加入奉军,屡立战功,与郭松龄结仇。

1922年,姜登选担任奉军总参议,追随张作霖。

在第一次直奉大战中,虽然奉军最后以失败告终,但姜登选却亲临战场一线,和普通士兵一起作战,极大地鼓舞了士兵的斗志。在奉军大溃败时,姜登选身先士卒,亲率士兵构筑防御工事,掩护奉军撤退。

姜登选在战场上的表现,深得张作霖赏识,随即被委任为镇威军第一军军长。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打响。奉军表现神勇,频传捷报。姜登选更是率先攻入了距离山海关只有十几公里的九龙口。

张学良从战争大局出发,下令调集山海关正面的5个团支援姜登选,统一由郭松龄指挥。力争从九龙口,一举突破直军在山海关的防线。

韩麟春当面嘲笑郭松龄是来抢功的,这让一向刚愎自用的郭松龄极为愤怒,当即带着五个团的兵力撤出了战斗,直奔山海关的正面而去。

姜登选大为恼火,指责郭松龄胆大妄为,公然破坏作战计划,并让韩麟春到张作霖处告了郭松龄的状。

郭松龄不甘示弱,对姜登选反戈一击,说其部下陈琛在九龙口战役中不遵命令,按律当斩。姜登选爱才心切,急于护犊子,将此事告诉张学良。张学良出面,郭松龄仍不为所动。逼得张学良跪求于他,郭松龄才没有追究。

由此,郭姜二人结下了仇怨。

(郭松龄旧照)

三、奉军内部派系林立,彼此拆台。

奉军表面强大,在众多军阀中实力似乎首屈一指。但是其内部派系林立,互相倾轧。

以张作霖为首的这伙人,包括他的几位结拜兄弟,皆出生绿林,被称作“旧派”。这些人是奉军的元老,军阀割据思想浓厚,热衷于抢地盘,夺利益,把个人利益看得很重。

与之相对应的是“新派”。这些人都是科班出身,要么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要么毕业于国内军校。而“新派”中又派生出“士官派”和“陆大派”,区别在于是否留过学。郭松龄是“陆大派”的首领,姜登选则是“士官派”的中坚力量。

郭松龄和姜登选的性格迥然不同,郭松龄被人叫做“郭鬼子”,城府极深又心胸狭隘。而姜登选则要光明磊落得多,对上级忠心,对同僚坦诚豪爽。这样的性格,也注定两人冲突不断。

四、郭松龄反奉,姜登选登门劝说遭毒手。

1925年,郭松龄为了图谋在东北的更大利益,以张作霖和日本人合作,挑起内战为理由,公开反奉,战争一触即发。

此时的姜登选,已被张作霖任命为第四方面军军团长。对张作霖忠心耿耿的他,不愿看到奉军四分五裂,决定乘火车前往滦州车站,登门劝说郭松龄,和他面谈。

不料,郭松龄反奉之心坚如磐石,不但断然拒绝了姜登选的建议,反而劝说姜登选和他合作,共举反奉大旗。并承诺成功后,由他们二人共同掌管东北。

义愤填膺的姜登选,随即对郭松龄破口大 ... 。历数其大逆不道之罪,犯上作乱之举。性格偏执的郭松龄恼羞成怒,下令逮捕姜登选,执行枪决。

姜登选的结局,正如我们前面讲到的,非常凄惨。不过,郭松龄最终也没能善终,下场似乎比姜登选还惨。

(参考资料:《乱世枭雄张作霖》)

张作霖的爱将死后死,为何其棺材内有抓痕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东北「 ”易帜”—北洋军阀终结的标志

    1926年12月1日张作霖就任「”安国军”总司令,「”安国军”以奉军为主,意图统一中国。却在北伐军、晋军、冯玉祥军的联合打击下,屡战屡败。面对...的不利形势,张作霖自认大势已去,无力挽回。于6月2日发表「”出关通电”,次日即乘专列离京,前往奉天,以期能够卷土重来。可没想到,专列行进至皇姑屯时,被日本关东军提前布置好的炸弹炸毁,张作霖重伤殒命。张作霖为什么日本人想要炸死张作霖呢?要知道当时日本为了

  2. 郭松龄反奉,有人建议炮轰叛军,张学良立刻制止:都是我的部下

    关于郭松龄反奉的原因,说法一直,按照郭松龄的说法,他说东北人民受到穷困,而日本对东北虎视眈眈,假如奉军一直在关内的话,日本一旦发难,东北必然十分危难,郭松龄在给张学良的遗书中也表示,自己反奉是为国为民。

  3. 「 ”倒戈将军”冯玉祥,800多评论都在争议其做人。他错在哪里?

    总有人说,冯玉祥是爱国将领,我对此从来没有否认,也一向没有视而不见。有些人只看了我一篇文章就大放厥词,我认为实为不妥。昨天800多条评论,看到我眼花。其中争议比较大的,是冯玉祥做人的问题。冯玉祥我真的无语。

  4. 张作霖如果不死,后来哪些事情就不会发生?

    张作霖之死1928年6月4日凌晨,一列火车穿过山海关,向奉天(今沈阳)驶去。这列火车是东北王张作霖的专车。当时中国南方,蒋介石率军北伐,从广东一路打到山东,时任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的张作霖居于北京,奉系军队全线溃败。

  5. 她是张作霖的四女儿,却被当成政治工具,献给慈禧太后的贴身侍卫

    张作霖的发家史非常励志,他白手起家一步步成为权势滔天的「”东北王”,可谓是经历了千辛万苦。不过政治总是残酷的,张作霖一步步走来,在他还没有足够强大的时候,还是需要付出更多心思与计谋的。就比如说政治家惯用的手段——联姻,张作霖就曾经使用过。张作霖的四女儿张怀卿就沦为张作霖的政治工具,被张作霖献给了慈禧太后的一个贴身侍卫张勋。张勋也算是清末民初时期的风云人物。1884年,参加中法战争,由于他作战英勇,

  6. 被「 ”誉”为「 ”倒戈将军”的冯玉祥,一生倒戈8次,他都害过谁?

    民国是一个风云诡异的时期,这个时期出现许许多多的大军阀,冯国璋、段祺瑞、张作霖、吴佩孚等人。这些人中,有的令人肃然起敬。

  7. 郭松龄人品能力究竟怎么样?为何有人说他是五虎上将老末?

    世人对郭松龄的认识,仅仅停留在郭松龄反奉失败这一件事上。与民族大义相比,张作霖对郭松龄的栽培恩情,只不过是小义。所以,从人品上去贬低郭松龄,认为他是东北军五虎上将最差的,其实是不合适的。那么,从能力上看,郭松龄真的比五虎上将其他几个人差吗?东北军的五虎上将分别是郭松龄、李景林、韩麟春、张宗昌、姜登选。五虎将中,郭松龄与万人迷姜登选一向关系不好,而姜登选和韩麟春关系较好。

  8. 屡战屡败,张学良断送了中国第一支装甲部队

    1919年协约国武装干涉苏俄革命,法国军队曾经派出自产的雷诺FT-17坦克一同参战。后来法军把撤离时剩下的雷诺坦克交到了白俄卫军手中,以增强白卫军的力量。1922年白卫军溃败,不少白俄散兵进入中国境内被张作霖收容,其中包括这些坦克一起归到了张作霖门下。1922年掌握...的张作霖野心膨胀,想通过武力一统全国。武器采购成为第一要务。张作霖一方面将已装备的雷诺坦克机枪护盾进行了加强。

  9. 张作霖死后,辅帅张作相怎么样了?怎一个「 ”义”字了得

    说起张作相,大家可能不是很了解,他是张作霖的结拜兄弟,两人共患难、同富贵,情同手足。

  10. 他辅佐张作霖成海陆空大元帅,逝后胡适说:此人不死东北必不会失

    文/徐永超民国时期的大军阀张作霖手下有着这样一位被称为"小诸葛亮"的能人,他辅佐张作霖成为海陆空大元帅,他死后,胡适说:曾说"此人若不死,东北必不会如此轻易失掉。当时,袁世凯迫于各方压力,不得不取消帝制。张作霖得知消息后,一方面假意派人护送,一方面马上让人把消息通知给冯德麟。张作霖得知后大为恼火,找了个理由撤销了杨宇霆的参谋长职务。当晚7时许,杨宇霆以妨碍新政,阻挠统一的罪名,被当场枪决。

随机推荐

  1. 孕妇梦见蛇在吃东西

    周公解梦孕妇梦见蛇在吃东西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孕妇梦到蛇在吃东西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梦见开车抛锚_周公解梦梦到开车抛锚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开车抛锚好不好

    梦见开车抛锚好不好,代表着什么?梦见开车抛锚,运动细胞相当活跃!梦见车抛锚,暗示长途旅行中会遇到危险。历史新知关于"开车抛锚"的数理吉凶宜忌分析:梦见开车抛锚了是什么意思梦见开车上坡_周公解梦梦到开车上坡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开车上坡好不好梦见开车抛锚了的吉凶:基础坚实,心身安泰,奴上位之引进而顺调成功发展,能享得幸福,长寿,圆满。

  3. 钟嵘有哪些文学创作,对历史弊病的批评

    钟嵘,中国南朝文学批评家。在《诗品》中,钟嵘提倡风力,反对玄言;主张音韵自然和谐,反对人为的声病说;主张“直寻”,反对用典,提出了一套比较系统的诗歌品评的标准。>对历史弊病的批评>在《诗品序》及品评中,钟嵘所接触到的重要创作问题:>其一是对当时诗歌发展中所存在的堆垛典故和由于四声八病之说盛行而带来的刻意追求声律的两种弊病,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4. 汉朝人口达到5000万,汉武大帝和桑弘羊,靠什么铸就了大汉王朝?

    今天我们聊聊汉朝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以及汉武大帝和桑弘羊是如何打造一个伟大的王朝的。汉帝国建国时,经过连年征战,满目苍夷,亭长出生的刘邦对商人和儒生非常反感,汉文帝时期,甚至都不让商人为官。但在经济政策方面,改变了自商鞅以来的中央集权政策,开始放松对自然资源的垄断和专营,减免了关税,使得自由贸易日趋活跃。另外,在农业方面,也减免农业税收,同时也对周边国家不轻易出兵,尽量委曲求全,维护和平。

  5. 梦见木材着火

    周公解梦梦见木材着火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木材着火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这个被叔叔抚养长大的孤儿,后来竟成功为家族复仇,令人钦佩

    东晋十六国时期,有这么一个人,他是个孤儿,在叔叔的养育下长大成人;他作战勇猛,曾在讨伐西晋的战役中立下汗马功劳;他在国家内乱之际挺身而出,消灭叛军,最终建立前赵政权,为家族报仇。靳准镇守长安的刘曜得知大怒,决定亲自率领大军赶赴平阳,将反贼靳准千刀万剐。当他赶到赤壁的时候,他遇到了从平阳出逃的一些大臣,这些大臣纷纷劝说刘曜称帝,然后以正义之师讨伐靳准,为刘氏家族报仇。

  7. 虎丘阖闾墓为什么不挖 虎丘剑池寻访传说中的“阖闾墓”

    记者挖出的青砖迷雾重重中,记者上周末深入剑池池底探访,一段“探秘之旅”由此展开……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一句民谚将姑苏的美推至极致,而苏东坡一句“至苏州而不游虎丘,乃憾事也”,又将人们觅美探胜的视线,聚焦于虎丘。 被誉为“吴中第一名胜”的虎丘,人文历史可追溯到250...

  8. 博字开头的成语

    第一个字是以“博”字开头的全部成语及解释:博弈犹贤——后指不要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博物君子——指博学多识的人。博物多闻——指见多识广,知识渊博。博采众议——广泛采纳群众的建议。博学多才——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博物洽闻——广知事物,学识丰富。博闻强识——闻:见闻。博文约礼——博:金我,广;约:约束。形容人学识渊博。博士买了一头驴子,写了三纸契约,没有一个“驴”字。博施济众——博:广泛;济:救济。

  9. 八十大寿贺词

    今天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为我的父亲――我们尊敬的x太爷共祝八十大寿。实现了她那“桃李满天下,教师最光荣”的誓言。

  10. 耿仲明是什么人?清初三藩之一生平简介

    —1649年),字云台,时人又呼为“耿二”,清初三藩之一,生于辽东盖州卫,崇祯初为登州参将,毛文龙旧部。>>早年从军>耿仲明是清初的三藩之一,出生年不详。崇祯帝派人查核耿仲明主使之状。孔有德攻陷了登州之后,推举孔有德为元帅,孔有德接受了耿仲明等人的部署设置,称总兵官。耿仲明率领原有的兵马二千五百人、新增兵七千五百人,合为一万人,以徐得功为左翼总兵,连得成为右翼总兵。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