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荀子

荀子 像

  → 这里是关于战国末期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荀子的条目。关于荀子的著作《荀子》,见“荀子(著作)

  荀子(汉语拼音:Xunzi;约前325~前238),战国末期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名况,字卿,赵国人。生卒年由于史籍记载较略而不详。他生活的时间约为周显王四十四年前后至楚考烈王二十五年左右。据说荀子年十五岁游学于齐国稷下。因齐败于燕,稷下先生分散各国,他也离齐去楚。齐襄王时重回稷下,在稷下先生中“最为老师”,并三次任稷下学宫的最高学官“祭酒”。他曾西入秦,与秦相讨论秦国的短长。他还游历赵国,与楚将临武君在赵孝成王前辩论 ... 问题。由于遭受谗言,他最终离开齐国,来到楚国。受楚相春申君的委任,任兰陵(今山东苍山兰陵镇)令。晚年,他积极从事教学、培养人才和著书立说。荀子忧心国君昏乱、国家亡败的混浊之世,不满意于人们弃大道而信吉凶之兆、谋求巫祝之事,尤其痛恨像庄子之类的学者目光浅薄、谨小慎微、巧言善辩、扰乱风俗。于是他与弟子一起总结评价儒、墨、道诸家思想观点及其社会效果,梳理自己的理论学说,撰述数万言,以序排列成篇,是为《荀子》。春申君在楚国的权力斗争中被 ... ,荀子的兰陵令一职因之被废。他也就滞留于兰陵至终老。

目录

天人观

  荀子主张“天人相分”。“天”主要指列星随旋、日月递照、风霜雪露、山川草木的自然界。荀子认为,“天行有常”,天地自然有其固有秩序和运行过程,不依人的好恶而移易。天与人各有职分,其本质差异在于天的自然性和人为的能动性。他强调要“明于天人之分”,不与天争职,更倡“不求知天”。他认为,人事的吉凶和社会的治乱,取决于人的主动所为和积极治理,与自然界的变化没有必然的联系。他提出“制天命而用之”,认为崇敬天而思慕之,顺从天而颂扬之,哪里比得上驾驭“天命”而利用之。他坚决反对放弃人之所为而指望天的功能,认为如此不符合物情。同时,他也提出天地人“相参”的主张。认为人与天既要“分”,更要以其治与天的四时变化、地的山川财富相互配合,达到目的。

知行观

  荀子认为人是具有认知能力的,外物是可以被认知的,而人的认知能力只有与外物相接触才能构成知识和能力。人的认知开始于“缘天官”,即以感官接触外物。进而以“天君”(心)来对感性认知分析和辨别。“心”须达到“虚一而静”的“大清明”状态才能“知道”(认识事物的根本规律)。荀子认为,人的认知的闻、见、知、行四个阶段,行是最重要的,“学至于行而后止矣”。荀子提出“解蔽”(解决认识的片面性)的主张。他认为,思想认知上的主要毛病在于以偏概全、以一蔽十。诸子各家都得到“道”(全面的道理)的一隅。要克服认知的片面性,就要“知道”。

人性论

  荀子针对孟子的性善论,提出性恶论。他认为,自然而就的谓之“性”,后天人为的谓之“伪”。人若放纵“好利”、“疾恶”、“好声色”的本性,必导致犯分乱理、争斗暴力。故圣人出而制定礼法,教化人们,于是辞让行,文理通,天下治。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的著名论点。他强调“性伪之分”,反对把自然本性与社会道德混为一物,但又认为两者紧密相联,认为无性则“伪”无以为之,无“伪”则性无以自善。性恶论为他的礼学思想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由此演绎出他的道德修养学说。

群分论

  荀子从人的社会本性和利益冲突之间的张力探讨国家社会的起源和礼仪规范的功能。人具有区别于动物而自觉地组成社会群体的能动性。人与人之间一方面有利益冲突,另一方面又由于自然的分工而必须互通有无、相依而存。为此,人们实行职业分工和贵贱长幼的分等,以特定的权利义务关系体系组成社会群体,以分而求群体的和谐,以达到一致、多力、胜物和群体生存的目的,此即“明分使群”。他认为,“分”是群体的前提,是社会的根本利益所在。它虽是“不同”、“非齐”,却只能由“不同”而“一”、由“非齐”而“齐”,只有“明分”才能“群居和一”。

孟子

古今论

  荀子通过对古今问题的总结,对历史发展中社会制度的继承和变革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探讨。他认为,历史总是处在更新代谢的发展过程中,要承认今胜于古。一定要以今天的眼光回头看千年之前,要以现实的需要去研究历史,站在今天的高度去衡量古人,所谓“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另一方面,他又认为历史发展的规律(道)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古今虽有差异性,更具有一致性,所谓“以道观尽,古今一也”。在认识到历史的古今差异基础上,要从“道”去把握古今发展的一致性,从而认知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连续性。

伦理思想

  荀子提出包括仁、义在内,以礼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他特别强调“分”、“辨”、“别”,主张贵贱要有等级,长幼要有差别,贫富要有与之相称的地位。他认为,君臣、父子、兄弟、夫妇等人伦与天地同道理、与万世同长久,是人之社会的根本。他肯定义与利都是人需要的。认为重利轻义,义利两失;重义轻利,义利两得。他特别重视道德教育,关注外部环境对道德的影响,强调后天的学习和积累,要求人们积善成德,成为圣人君子。

逻辑思想

  荀子是对先秦逻辑思想最有贡献的思想家之一。他对诡辩论者制造各种奇谈怪论、造成人们认知上的疑惑和混乱深恶痛绝,提出必须根据“实”(事实或对象)使“名”(概念)含义明确,并为此研究了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他系统地讨论了制名的原则和 ... 。认为,同实则同名,异实则异名,遍举一类的全体则用共名,偏举一类的部分则用别名。他十分强调正名,认为诡辩论者往往“以名乱名”、“以实乱名”、“以名乱实”来制造惑乱,因此要使名正确地反映实,做到听到名就明白所指之实,名确定了其所指之实也就辨明了。他还提出“以类度类”的类推思想。同类事物必有相同的本质,要充分利用各种条件、 ... 和已有的知识去推知未知的世界。

教育思想

  荀子从道德教育的意义上讨论了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原则和学 ... ... 等诸方面的问题。他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性的改造作用,以培养士、君子、圣人作为教育的目的,而以学为圣人为最高目的。崇礼尚义、隆师亲友是道德教育的内容,参验反省、择善而从、积善成德是教育的 ... 。学习就是要学《诗》、《书》、《礼》、《乐》、《春秋》等儒家经典,其中最重要的是学《礼》。他具体阐述了强学力行、学思兼顾、积渐全尽、专一有恒的学习 ... 。

政治法律思想

  荀子坚持儒家的礼治理念,系统全面地发展了儒家的礼治学说。他在性恶论的基础上对礼的内在根据和起源进行阐述,提出以礼来调节社会秩序与人们欲望发展的矛盾,整合社会的财产和权力的等级关系。他提出“隆礼重法”的主张,赋予礼以法律的品格,将礼作为立法与类推的根本原则和国家社会的根本大法。他重礼又重法,主张设置必要的刑罚以惩违礼犯法。他主张制定和公布成文法典,实行国家治理的法治化。同时他又强调人在法治中的作用,所谓“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把完善法律的制定和严格法治的实施依赖于圣君贤相出现,将人的作用置于法之上。在执法上,他主张“法胜私”,不分贵贱亲疏,一律依法断处。为了补救法律的不完备,他又允许议处,实行类推。他坚决反对法家的轻罪重罚、以刑去刑的主张和族诛连坐的做法,提出“刑当罪”的观点。

  荀子学识渊博,论述广泛,在战国末期天下走向一统的历史时期,批判吸收各家思想,继承和发展了孔子思想,在儒家中自成一派。荀子在汉代曾有广泛影响,对西汉经学的发展发挥了特殊作用。由于思想观点上的原因,荀子后来受到人们的指责和非议,唐代的韩愈说其“大醇小疵”。程朱理学更是扬孟抑荀。清代末年,梁启超、章太炎等人对荀子及其学说重新作出评价,肯定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荀子在中国儒学思想发展史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荀子474585” 27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荀子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明教是什么教?《倚天》里张无忌率领的不是魔教,而是光明的宗教

    《倚天屠龙记》当中张无忌所属的「”明教”,在人类历史上确实存在过,那就是有着巨大影响力的「”摩尼教”,由于吃素,并且崇拜教祖「”摩尼”,明教被当时的人们污蔑为「”吃菜事魔”,这就是「”魔教”一词的由来。其实,「”魔教”并不崇拜恶魔,相反,他们崇拜光明和善,他们的教祖摩尼,也是一个带来善的启示的「”光明使者”。一、明教教祖摩尼按照摩尼教的教义,宇宙起源于十二个千年以前,每一个千年都会产生一个伟大的先

  2. 他用一支笔复活了麦田里的汉魏洛阳城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当陇海铁路线的乘客,穿过洛阳市区与偃师之间的一片麦田时,很少有人知道,窗外曾经有中国古代最辉煌的都市之一——汉魏洛阳城。

  3. 一分钟弄明白,山海经的三大体系,山经海经大荒经到底指的是什么

    山海经里的大荒,海内与海外,大荒到底是哪里请看丫丫图说山海经。《山海经》——是一部先秦典籍,自古以来被视为一部奇书。书中记载了荒诞离奇的人物志怪,匪夷所思的奇异禽兽,天马行空的神话传说,千百年来让人们对山海经里描述的世界充满了好奇。然而山海经中涉及到了诸多自然科学无法解释的事物,这些内容自然是不能写入到正常的历史典籍里的。

  4. 南朝猛将萧摩诃从13岁猛到73岁,威震敌胆,却晚景凄凉,黯然谢幕

    纵观历代亡国之主,无不有其可恨之处,尤其如商纣,如隋炀,如刘子业,如萧宝卷,暴虐百姓。但另有一些亡国君主,可恨之中,更多的是可怜、可厌,如汉蜀后主刘禅、如陈后主叔宝,如南唐后主李煜,如宋徽宗赵佶,如王衍,如孟昶,这些人都有小聪明,甚至多才多艺,但在治国处政上,多半颟顸昏庸,不知所为。这其中的陈后主叔宝,败亡之后,还恬不知耻,向隋文帝杨坚乞官。

  5. 神仙都长什么样?为什么我们看到有的俊道骨仙风,有的丑陋吓人?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古人最初把神仙想象为一位肌肤像冰雪一般洁白,不食人间烟火,还可以乘云驾气、御龙飞天的完美神人形象。能像神仙一样长生不死不但是修炼方士的追求,更是古代帝王们梦寐以求的事情。东汉中叶,汉留侯张良的九世孙张道陵于蜀地鹤鸣山修炼,声称太上老君授以正一盟威之道,并授诸品经箓、

  6. 残酷真相:这个社会正在「 ”惩罚”阅读经典的人

    作者:拙棘本号原创编辑:吴伟雷蒙·威廉斯讲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发现:每个年代都有文人哀叹,自己小时候那个田园诗般的老英格兰已经消失了,工商业的发展使英格兰变成了一个冷漠、粗鄙的国家,而有趣的是,他们童年时代的老英格兰却是上一辈文人眼中污浊败坏的新英格兰,相应地,上一辈文人也在美化自己童年时代的英格兰,认为那才是真正的黄金时代。

  7. 每个孩子都可以成才——胡适母亲的三个教子秘诀

    胡适,现代学者、诗人。安徽绩溪人,原名嗣穈,字希疆,后改名适,字适之。幼年在家塾念书,13岁到上海求学。19岁赴美留学,于康奈尔大学就读农科,后改读文科。24岁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哲学。

  8. 鬼谷子这个神人他的绝学有哪些?我们该如何学习运用《鬼谷子》?

    最后与其妻子莘姒夫人得道成仙。其主要作品为《鬼谷子》、《本经阴符号七术》、《关令尹喜内转》。其主要作品《鬼谷子》共十二篇:捭阖、反应、内揵、抵巇、飞箝、忤合、揣、摩、权、谋、决、符言。其显为人知的是纵横术。如果要形象权利人事,就要动用心思,运用谋略影响关键人物,达到目的。

  9. 神人墨子,2500年前一个科学探究路上的独行侠

    墨子的著作中有很多关于物理、数学、机械制造方面的论述,所以也有人认为墨子是中国科学家的鼻祖,将其尊为"科圣"。"远近有端,与于光",指出物体反射的光与影像的大小同针孔距离的关系。墨子一路上昼夜兼程,风餐露宿。墨子最常用的就是这样的举例论证,用现在的概念来说就是,巫马子逻辑上时自相矛盾的。

  10. 想爱而不能爱,林徽因病中写下这首凄美情词,如一曲清泉流过心间

    对于林徽因来说,写诗完全是出于兴趣,而那个让她爱上诗的男人是徐志摩。林徽因和徐志摩相识时才16岁,对方的一首首情诗将她带入了一个个美妙的诗境中。虽然两人的爱情以失败告终,但林徽因余生都没有放下过诗歌。让我们来品一品:作为一首现代诗,林徽因这首诗的工整度是相当高的,充满了古诗的韵味。关门的波斯菊花海诗中描写的是一种想爱而不能的情绪,有人觉得林徽因写的就是她和徐志摩的爱情,但作者从来没有这样表示过。

随机推荐

  1. 清朝大太监李莲英墓被挖掘,居然只有一颗头颅(太诡异了)

    在破四旧时期,接到指示砸毁李莲英墓,于是一帮人立即前去“动工”。开始,当人们打开李莲英的棺椁后,当场所有人都惊呆了!

  2. 描写“高山美景”的诗句有哪些? | 历史新知网

    ——《江雪》柳宗元·唐: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登鹳雀楼》王之涣·唐:夕阳依傍著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望岳》杜甫·唐:大自然把神奇和秀美都赋予了泰山,泰山是天地间神秀之气的集中所在。

  3. 什么是四美?_风水知识

    一曰罗城周密,“罗城者,罗列星辰也”。分四维,八干,如都邑之有内外城也。八国城门锁真气,四周八干高耸起,即罗城之谓也。重得龙虎,层层护卫,绕抱穴前皆为环抱。“临官位下水聚积,禄马朝元气喜新。少年早入青云路,贤相寿谋助圣君。”四望带禄水朝堂,主大发也。朝水一勺可致富。甲庚朝堂,腰是金印。以上内容由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4. 情人节祝福语_情人节简单祝福语_情人节语录

    更多资讯尽在情人节祝福语栏目!情人节更加想你。

  5. 奶奶给宝宝枕书说扁头好看,看着宝宝现在的头型,宝妈后悔不已

    奶奶给宝宝枕书说扁头好看,看着宝宝现在的头型,宝妈后悔不已时代在发展,审美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看到这样的头型,小雨好后悔当初没阻止孩子奶奶的行为。枕头太软无法支撑宝宝的颈椎,影响宝宝的血液循环和呼吸。晚上睡觉汗水浸湿枕头,再加上宝宝流的口水、头皮屑,这些脏东西残留在枕头上,容易导致宝宝皮肤过敏、感染疾病。

  6. 【弄晴】的意思是什么?【弄晴】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弄晴nòngqíng1.指禽鸟在初晴时鸣啭、戏耍。宋·陈克《谒金门》词之七:「细草孤云斜日,一向弄晴天色。」弄晴的拼音nòngqíng弄晴是什么意思弄晴nòngqíng1.指禽鸟在初晴时鸣啭、戏耍。前蜀·韦庄《谒金门》词之一:「柳外飞来双羽玉,弄晴相对浴。」《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一觉醒在枕上,听得远寺钟敲,沿村鸡唱,林鸦簷雀格磔弄晴。」2.谓呈现晴天。

  7. 梦见在河边玩涨洪水

    周公解梦梦见在河边玩涨洪水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在河边玩涨洪水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梦见自己死了又活了梦到自己死了又活了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自己死了又活了好不好

    做梦梦见自己死了又活了好不好?梦见自己死了又活了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自己死了又活了的详细解说吧。未成年人梦见自己死了又活了,提醒你容易因为过度消耗而产生身体不适,参与剧烈运动时尤其要小心出现痉挛、抽筋的症状。

  9. 放生,女儿癫痫痊愈

    发愿放生三百次女儿的癫痫神奇痊愈末学有一个善良贤惠的妻子,有一个漂亮聪明的女儿。出了门,末学很坚决地说,即使女儿没有了,我们也不会去害他命。放生尚且不及,怎能再造...业!末学也学了凡先生,在佛菩萨前发愿,为了女儿,放生300次。有一次,末学在梦里,梦到女儿告诉我们,还欠她N万。如果不是真,也为女儿消了业障,绝对没有害处。愿将此文功德,回向天下所有患有癫痫的儿童,衷心祝愿你们业障消除、早日康复!

  10. [专家点评] 清 卢葵生制“春游图”漆砂砚

    [专家点评]清卢葵生制“春游图”漆砂砚卢栋字葵生,扬州人,卢家世代漆工,至葵生,有出蓝之誉。此漆砂砚作门字形,顺水淌流式。长12.8、宽7.8、高2.3公分。砚盖刻一策马书生,有一婀娜多姿的垂柳,画面简捷,砚底有“卢葵生制”印。砚盖内平制漆砂以做掭笔之用,砚盖通体绿沉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