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鉴空悟前世因果

三世因果丝毫不差—唐鉴空>唐朝洛阳香山寺释鉴空,俗姓齐,吴郡(今属江苏省)人。中年时在江浙一带来往,境遇很穷困。元和初年(公元806年),遇着杭州灾荒,准备去天竺寺讨饭吃,走到孤山寺西面,又饿又乏,无法再走,坐在水边流着眼泪,口中哼着凄凉的诗句。 忽然有—个印度和尚也坐在水边,望着他发笑说;“法师秀才!旅游的滋味够吗?” 他说:“旅游滋味是很够。为什么叫我法师呢?” 和尚说:“怎么你忘记在洛阳同德寺讲《法华经》吗?” 他说:“我活了四十五岁,只在江浙—带活动,怎么说到洛阳去了?” 那和尚说:“你大概是饥饿所迫,没功夫去回忆了。”便从袋里取出一颗拳头大的枣子给他说:“这是我国出产的,吃了可以获得大智慧,能知过去未来的事。”他正饥饿,立刻将枣子吃了,又捧些水喝,忽然连打呵欠,靠在石头上便睡着了。 过一阵醒来,回忆起在同德寺讲经的事,好像才隔—夜。不觉叹息流泪问:“震和尚在那里?”印度和尚说:“他修持不够专精,今生又作四川僧人。” 问:“神上人在那里呢?”答:“他过去的愿未满,堕落在军队中。” 问:“悟法师在那里呢?”答:“你忘记他在香山石像面前,开玩笑发的大愿;如果不能证无上菩提,愿当—个威严的武将吗?昨天已经当上大将军了。当时一道云游的五个人,只有我—个人获得解脱,只有你变为受饥饿的人。” 鉴空哭着说:“我四十多年来,每天只吃—顿饭,穿—件破衣,世俗的事,连根断绝。怎么福报这样薄,弄到受饿受冷的地步呢?” 印度和尚说:“因为你在法座上,说了许多邪见,使听法的人产生疑惑,自己又犯戒破斋。譬如一件东西,它的形状不端直,影子就必然弯曲。受果报是理所当然的事。” 他问:“应当怎么办呢?” 印度和尚说:“今生的事已成定局。来生的因缘,你现在应该警省和努力。”便从袋中取出一面镜子,对他说:“要想知道贵贱的缘分,寿命的短长,佛法的兴衰,你可以看—看。” 他照了许久,感激地说:“果报的真实,盛衰的道理,我都明白了。”起身同走几步,忽然印度和尚不见了。 他当晚去灵隐寺出家,受具足戒,专诵《法华经》,戒行很精严。后来赴洛阳,会见河东人柳珵,谈到这件事,并说:“我将活到七十七岁,在世还有九年时间;我死以后,佛法可能要衰败了!”柳珵再问,他提笔写道:“兴一沙,衰恒沙;兔而置,犬而拿,牛虎相交与角牙,宝檀终不灭其华,”后来的事实都和这许语符合,就是指唐武宗(公元841-846年)毁灭佛法的事。(出《法华经持验记》)鉴空悟前世因果(原文) 唐洛阳香山寺释鉴空,俗姓齐,吴郡人也。少小苦贫,虽勤于学,而寡记持。壮岁为诗,不多靡丽。常困游吴楚间,已四五年矣。干谒侯伯,所润无几。钱或盈贯,则必病生,用罄方差。元和初,游钱塘,属其荒俭,乃议求餐于天竺寺。至孤山寺西,馁甚不前,因临流雪涕,悲吟数声。俄有梵僧临流而坐,顾空笑曰:“法师秀才,旅游滋味足未?”空曰:“旅游滋味则已足矣,法师之呼,一何乖谬。”盖以空未为僧时,名君房也。梵僧曰:“子不忆讲《法华经》于同德寺乎?”空曰:“生身已四十五岁矣,盘桓吴楚间,未尝涉京口,又何洛中之说?”僧曰:“子应为饥火所烧,不暇忆故事。”遂探囊出一枣,大如拳许,曰:“此吾国所产。食之者,上智知过去未来事,下智止于知前生事耳。” 空饥极,食枣掬泉饮之。忽欠呻枕石而寝,顷刻乃寤。忆讲经于同德寺,如昨日焉。因增涕泣。问僧曰:“震和尚安在?”曰:“专精未至,再为蜀僧矣,今则断攀缘也。”“神上人安在?”曰:“前愿未满。”“悟法师焉在?”曰:“岂不记香山石像前,戏发大愿乎?‘若不证无上菩提,必愿为赳赳贵臣。’昨闻已得大将军矣。当时云水(禅僧)五人,唯吾得解脱,独汝为冻馁之士也。” 空泣曰:“某四十许年,日唯一餐,三十余年拥一褐。浮俗之事,决断根源。何期福不完乎,坐于饥冻。”僧曰:“由师子座上,广说异端,使学空之人,心生疑惑。戒珠曾缺,膻气微存。声浑响清,终不可致。质伛影曲,报应宜然。”空曰:“为之奈何?”僧曰:“今日之事,吾无计矣。他生之事,警于吾子焉。”乃探钵囊,取一鉴(镜子),背、面皆莹彻。谓空曰:“要知贵贱之分,修短之期,佛法兴替,吾道盛衰,宜一鉴焉。”空览照久之,谢曰:“报应之事,荣枯之理,谨知之矣。”僧收鉴入囊,遂挈而去。行十余步,旋失所在。 空是夕投灵隐寺出家,受具足戒。后周游名山,愈高苦节。太和元年诣洛阳,于龙门天竺寺,遇河东柳珵,亲说厥由向珵。珵闻空之说,事皆不常,且甚奇之。空曰:“我生世七十有七,僧腊三十二,持钵乞食,尚九年在世。吾舍世之日,佛法其衰乎。”珵诘之,默然无答。乃索珵笔砚,题数行于经藏北垣而去。曰:“兴一沙,衰恒河沙,兔而罝,犬而拿,牛虎相交与角牙,宝檀终不灭其华。” 系曰:食梵僧之枣,而知宿命者,与茹雪山之药,解诸国语音同也。览鉴而知吉凶者,与窥图澄涂麻掌同也。食枣临鉴,岂偶然耶,非常人之遇也。其空公题谶而答塞柳珵之问,验在会昌之毁教矣。时武宗勒僧尼反俗,计二十万七千余人。坼寺并兰若,共四万七千有奇。故云“兴一沙,衰恒河沙。兔在罝,犬仍拿”,言残害之甚。乙丑毁法,丙寅厌代。佛法喻宝檀之树,终不绝其华■芬馥,故云也。苟非异人,何以藏往考来之若是乎!(高僧传三集感通篇)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鉴空悟前世因果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中国历史上最有佛缘的15个皇帝(一)

    在中国古代帝王中,不少人与佛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历史上有数位崇佛皇帝:汉朝的汉明帝刘庄、南北朝的梁武帝萧衍、隋朝的隋文帝杨坚和隋炀帝杨广、唐朝的唐太宗...和唐宣宗李忱、女皇武则天、宋朝的宋太祖赵匡胤、元朝的忽必烈、明朝的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恭闵帝朱允炆、清朝的顺治皇帝福临、康熙皇帝玄烨、雍正皇帝胤禛、乾隆皇帝弘历。

  2. 释迦牟尼故事(5)

    释迦牟尼的佛法,从此向更广泛的地域传播。释迦牟尼曾答应摩竭陀国王频婆娑罗,自己成道,必先去度他。在当时的古印度,除了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之外,还有六个较为有影响的宗教派别,在佛经中将这六个教派称为“六师外道”或“沙门六师”。释迦牟尼到后宫去看望妻子耶输陀罗和儿子罗侯罗。释迦牟尼这次回故乡虽然只住了7天,但由于他宣讲佛法,感召了许多王族的子弟。

  3. 末田地因緣

    阿難尊者入涅槃後,其弟子末田地常作思惟:尊者涅槃前教我將佛法傳入罽賓國土中。然而當末田地前往罽賓國後,又更進一步靜坐思惟,這個國家的領土是龍王所管轄,若我不降伏龍王,牠將擾亂我的弘法志業。於是末田地入定,以禪定三昧力令罽賓國現六種震動,此時龍宮震動使得龍子龍孫不得安寧,龍王亦不能自安。於是龍王又再變現大山要壓倒末田地,大山再次化為天花如羽毛般輕落。於是末田地率領眾多善信居士前往罽賓國立聚落城邑。

  4. 梵天請佛住世

    悉達多太子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徹悟佛果,其後七日仍於樹下靜坐思惟。眾天王們如願以償的頂禮世尊,然後歡喜地離去。今日得遇正法,亦當效法諸天王,勸請佛法宣流,令佛法得以長久住世,令眾生皆因佛法得脫苦輪,方能報三寶、父母師長、眾生、國家恩。

  5. 人身難得如爪土之稀

    投生人道者如指甲上的泥土這般稀少;而非人道的眾生,卻如大地的泥土那麼多。知道一切眾生皆是我父母者,如指甲上的土這般少;反之則如大地的泥土那麼多。捨離貪、瞋、邪見者如指甲上土這麼少,而貪、瞋、邪見者卻多如大地之土。從地獄命終能夠投生天道者,亦如指甲上土一般稀有,而從地獄命終還生地獄者,卻多如大地之土。如是畜生、餓鬼道眾生還生惡道者眾多,而得生於天道者,則是少之又少。

  6. 藥草喻

    地面上的所有植物,不論是花草、樹木或叢林的根、莖、枝、葉等,都平等地接受雨水的澆灌。一切花草、樹木、叢林都是在同一片土地上生長,受著一樣的雨水所潤澤,但因根、莖、枝、葉本身的吸收力有大小之分,因此獲得的雨水有所差別,而各有不同的成長、開花、結果。佛契眾生之機而演說法音,令其各得法益,就像大雲一般,普降甘霖於一切草木、叢林及諸藥草,令其皆能平等接受雨水的潤澤,各得成長。

  7. 佛经故事:千辛万苦求佛偈

    善信一听,高兴的说:“我从六十万里以外的地方来投师,一路上历经艰辛,就是为了向您学这半句偈语,以振兴佛教大法啊!”善信连忙坐好,专心等待女子说那句佛偈。

  8. 佛经故事:小老虎修成阿罗汉

    小老虎修成阿罗汉优波笈多修得阿罗汉果后,仍然继续在摩陀罗国的那哆婆哆寺,跟随舍那婆私修习佛法,后来他才开始独自外出参学。随后,优波笈多带著小虎到那哆婆哆寺。不久,这只小老虎果然死去了,但是随即又在摩陀罗国转世为人了。七年之后,十四岁的他修成阿罗汉,拥有许多神力。从此以后,他们勤苦修习,最后都证得了阿罗汉果。

  9. 佛经故事:阎王敬重佛法 居士死后十天复生

    下面这则故事,出自《经律异相》,原文摘自宋居士沮渠京声译《弟子死复生经》,稍有删节,小编整理之时又据经文稍作增补。《弟子死复生经》篇幅不长,全篇只有一个故事。不久居士死去,其后停尸八天。阎王站起身来,叉着手对我说:“罢了,罢了。信奉佛法的人,不应这样。”

  10. 不敢相信!高僧居然为一只蜈蚣讲佛法

    有一回,他看见有个人拿着撺在竹条上的一串蜈蚣……尽管那个人很粗鲁,莲池大师还是保持微笑,很有礼貌地和他说话。不久后,莲池和一个朋友在这附近坐谈佛经,忽然,他的朋友脸色发白。一只很大的、多足的、可怕的蜈蚣正爬在莲池大师的袖子上。他的朋友跑去拿来一只棍子要把它拨开,但是蜈蚣一动不动。莲池对那条蜈蚣说,“你是我不久前放走的那条蜈蚣吗?如果是,就静静呆在那里,我来给你讲佛法。”

随机推荐

  1. 在新的视频中看到南极冰架上巨大的裂缝

    在这张摄于2016年11月10日的航拍照片中,作为美国宇航局冰山任务的一部分,南极半岛的拉森C冰架上可以看到一条长约109英里的巨大裂缝。NASA/JohnSonntag在南极拉森C冰架的最新视频中,以惊人的细节捕捉到了一个巨大的裂缝,它可能将一块比罗德岛州还大的冰释放到海里。

  2. 梦见知了 蝉_周公解梦梦到知了 蝉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知了 蝉好不好

    做梦梦见知了蝉好不好?梦见有许多知了,不久会有好消息。梦见知了到处乱飞,意味着事业成功。梦见甲虫_周公解梦梦到甲虫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甲虫好不好梦见捕捉知了,健康会每况愈下,病魔缠身。梦见打死了一只或几只知了,会与朋友发生争吵。梦见死了的知了,会遇到许多困难。被驱逐出境的人梦见知了,会很快回到自己的祖国。《梦林玄解》梦蝉鸣。

  3. 国王与补鞋匠互换身份 轮回的迷梦残酷无比

    阻止欲望膨胀,使心空寂,就可还神识为本来的无生。大王以灵元变化而成无常之体在六道中轮回流转绵绵不断的道理,向群臣解释。有一天,察微王比较清闲,独自由便门出宫,穿着简陋的服装,当他走近路边补鞋老翁旁,开玩笑地问:“全国的人,谁最最快乐?”几天之后,察微王又走近了他。察微王回到宫内与群臣讲述了这件事,惹得众臣大笑喧哗。佛告诉诸位比丘:“那时的察微王就是我的过去身啊!”

  4. 姓陈以“兆”字开头的男孩名字推荐–宝宝起名

    “兆”字基本信息简体:兆简体笔画:6繁体:兆繁体笔画:6五行属性:火姓名学笔画:6字义内涵:兆-指事物发生前的征兆、迹象或预示;也是数名,科学上指百万用作人名意指远大的理想、志向和抱负之义;姓陈以“兆”字开头的男孩名字推荐陈兆洲洲:“洲”本作“州”,后人加水以别州县之字。

  5. 屈谷巨瓠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qūgǔjùhù【解释】比喻无用者。【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齐有居士田仲者,宋人屈谷见之,曰:‘谷闻先生之义,不恃人而食,今谷有巨瓠,坚如石,厚而无窍,献之。’仲曰:‘夫瓠所贵者,谓其可以盛也;今厚而无窍,则不可剖以盛物,而坚如石,则不可以剖而斟,吾无以瓠为也。’【例子】无【相关】百度“屈谷巨瓠”

  6. 梦见秃头的男子 梦见秃头的男子什么意思

    梦见秃头的男子是什么意思?梦见秃头的男子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秃头的男子的详细解说吧。梦见秃头的男子,表示有人正窥视着你的权益,如果你能提高警惕,他的阴谋将无法得逞。商人梦见秃头的男子,预示著近期你的财运不错,生意上会大赚一笔,是财运广进的预兆。老人梦见秃头的男子,预示着你近期的身体健康状况不佳,消化系统会不佳,建议你平时要注意饮食。

  7. 驹窗电逝是什么意思?

    【拼音】jūchuāngdiànshì【解释】比喻光阴消逝得很快。【出处】前蜀·杜光庭《封李真人告词》:“振衣世表,抗迹云间,悁驹窗电逝之劳,得鳌岭云行之趣。”【例子】无【相关】百度“驹窗电逝”

  8. 略述章太炎老子研究的学术特点

    略述章太炎老子研究的学术特点  章太炎在诠释老子学术时援佛入老,致力于老子诠释的近代化。在研究中善于将老子置于先秦诸子的大背景下,注重老子与其他诸子学说的比较、联系。由于其革命家的身份,使老子研究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  关键词: 章太炎;援佛入老;近代化;比较研究;现实...

  9. 善女人往生传(六)

    身患绝症念佛往生助念威力无量无边徐一新(女)家住江苏省常熟市董浜镇,供销社退休职工,高中文化。十六日回到家中,生命垂危,在伯娘高银华与其母亲等的护持下,千方百计,克服重重困难,邀请各方佛友来家助念。见此情景,高银华与瞿宝英等居士商量,决定转读尊经,全体家属及助念人员跪在佛前念《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108遍,乞求阿弥陀佛大慈大悲早来接引徐一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并放生两次,救度生灵,以赎前愆。

  10. 一日三秋成语故事_成语“一日三秋”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成语】一日三秋 【拼音】yīrìsānqiū 【解释】三秋:三个季度。意思是一天不见面,就象过了三个季度。比喻分别时间虽短,却觉得很长。形容思念殷切。 【成语故事】 诗经这本书是我国很有名的著作,在当时其实是一则则流传于民间的古代歌谣,其中包括了许...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