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德军将这款炮编入现役,并继续在1939年生产了200门。▲一号坦克歼击车的作战舱在第一辆坦克歼击车成型前,德军内部爆发了争论。2月20日,古德里安标注到,步兵单位可能会缺少维修部件。在这些争辩中,这款反坦克炮被定型为一号坦克歼击车,正式服役。不管怎么说,一号坦克歼击车还是参加了1940年5-6月的法国战役。尽管步兵单位确实出现了备用件不够的问题,但很快得到了解决。对付法国的坦克和堡垒,一号坦克歼击车是非常有效的。

德国人在二战时期有个独特的习惯,就是酷爱捡破烂,经常利用各国各种落伍的载具。如果一款德国坦克过时了,它并不会因此报废,一部分会被送到训练单位,另一些会被现代化。落后的轻型坦克经常被改成自行火炮或是工程车辆。其中就包括德国第一种量产的坦克:I号坦克,它在二战初就已经彻底落伍了。 ▲I号坦克 1940年初,德军准备搞一款全履带轻型坦克歼击车。原因很简单:军方发现他们的反坦克炮不足以对抗法国的夏尔B1 bis坦克。37mm炮无法击穿,88mm高射炮机动性太差。不过在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后,德国人很幸运地获得了47mm斯柯达PUV vz.36反坦克炮。 ▲47mm vz.36反坦克炮 PUV vz.36可以在1000米击穿60度摆放的55mm装甲,这足够在中距离击穿夏尔B1 bis了。这款反坦克炮有它的缺陷:重量比37mm炮更大,轮子是木质的,限制了运输速度。德军将这款炮编入现役,并继续在1939年生产了200门。这些新生产的炮换上了钢圈和充气轮胎。埃克特公司收到命令,以I号坦克为基础设计一款坦克歼击车,实验原型车于1940年2月10日出厂。埃克特并未进行很大的改动:炮塔被摘下,平台封死作为底板,上面换成一个敞开的箱式结构。不像15cm sIG 33野牛自走炮采用铆接结构,一号坦克歼击车的装甲箱改为焊接,箱内安装一门PUV vz.36反坦克炮以及一个新的炮盾。 ▲成员增加至3人,作战模块有足够的空间放下无线电和84发炮弹(74发为穿甲弹)。重量并没有大幅度上升,知道6.4吨,保持了较好的机动性。 ▲一号坦克歼击车的作战舱 在第一辆坦克歼击车成型前,德军内部爆发了争论。一方面,由于新的坦克歼击车还是根据坦克底盘制造的,因此坦克手希望能继续配发到装甲部队。另一方面,步兵也希望能有高机动性的反坦克炮。一开始,坦克手占据优势:给希特勒展示的前一天,步兵只分到了预备生产的132辆中的10辆。但第二天情况完全变了:德军决定将所有的自走炮都编入步兵反坦克营。自然,这个决定引起了一些人的反对。2月20日,古德里安标注到,步兵单位可能会缺少维修部件。在他看来,就该给坦克单位坦克歼击车,给步兵拖曳式反坦克炮。在这些争辩中,这款反坦克炮被定型为一号坦克歼击车,正式服役。 ▲一号坦克歼击车的三人车组 按照计划,到1940年3月20日,一号坦克歼击车将共交付132辆,但实际上并没能配属到位。另外,自行反坦克炮营组件过于匆忙,车组未能熟悉他们的载具。不管怎么说,一号坦克歼击车还是参加了1940年5-6月的法国战役。这款载具很矮,且可靠性较为优秀,并未频发机械故障。尽管步兵单位确实出现了备用件不够的问题,但很快得到了解决。对付法国的坦克和堡垒,一号坦克歼击车是非常有效的。 ▲当然它也有很大的缺陷。成员抱怨能见度差,战斗舱狭窄,弹药布置得很不合理,且高爆弹/穿甲弹的比例应该提高到50/50。不过,它还是比拖曳式反坦克炮有效得多。 ▲1943年在莫斯科被缴获的一号坦克歼击车 ▲1941年被击毁的一号坦克歼击车 不过毕竟是基于落后平台和不先进的反坦克炮,一号反坦克歼击车很快也落伍了。一号反坦克歼击车随后便被投入到进攻苏联的战役中。它没有装甲,极为脆弱,承受了很大的损失。且负重轮无法承受长距离行军。47mm炮也不足以击穿苏联的T-34和KV坦克。但是德军依然「 ”不忍心退役”,于1941年生产了Pz.Gr.40次口径弹,继续和苏联新锐坦克对抗,最后在东线的铁血磨坊内损失殆尽。1945年柏林战役中,仍有一辆一号坦克歼击车被装上了75mm L/48炮,绝望地和绝对数量优势的苏军作战。 不过总得来说,一号坦克歼击车依然是一款优秀的武器。它属于出现在正确时候的武器,达到了自己预期的战术目标。遭到严重损失,最大原因还是德军实在是太穷,要各种装甲车辆充编制,迟迟不让落后武器退役。当然,这种命运,也将不断在其他德军装甲车辆上发生。 本文为筑垒地域原创作品,主编原廓,原著丁远江。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反坦克炮陆军武器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