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介子推割股奉君

今天人们所熟知的传统节日,有的其来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端午节和屈原的关系不用赘述,在清明节前几天有一个寒食节,传说它的形成就和春秋时期晋国名臣介子推有关。 当初晋国的公子重耳遭受迫害,流亡列国长达十九年。虽然是落难之身,重耳的身边却有十来位坚定的追随者。其中的赵衰、狐偃、先轸、魏犨几人,更是人中豪杰,日后晋国中兴的栋梁。介子推也是重耳随从中的一员,说到对重耳的忠心,他绝不比任何人逊色。 >那一年,重耳一行逃难路过卫国,东道主卫文公一毛不拔,不肯接济他们。重耳等人勉强支撑着走到一个名叫五鹿的地方,此时盘缠用光了,断了粮。重耳实在饿得不行了,只能放下架子,亲自去化缘(要饭)。他捧着饭碗来到路边的田地里,向一个农夫讨要几口饭吃。那老农心想,我家都穷得揭不开锅了,哪有闲粮养你们这些人?于是他白眼一翻,随手从地上抓起一个土块,扔到重耳的碗里,嘴里还说:“我没别的东西,只能请你吃土块。” >这一举动把重耳流亡路上遭受苦难、屈辱后的愤懑之情全勾了起来。重耳怒不可遏,几乎要拔剑 ... 了这个老农。谋士赵衰赶紧出来说好话:“土块代表着土地,这位老丈送土块给我们,其实是上天暗示要送给我们土地。这预示着我们将来一定会复国成功,是大吉之兆啊。” >赵衰这番话说得很漂亮,可再动听的语言也不能饱肚子,粮食问题再不解决,重耳一旦饿死了,又哪里谈得上什么复国大业? >就在一大帮贤臣、能臣束手无策之时,介子推默默躲到旁边的山沟里,拿刀在大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人就着摘来的野菜煮成一碗肉羹,献给重耳吃。 >吃完肉羹,重耳有了力气继续上路,总算熬过了这个难关。直到多年后的周襄王十六年(前636年),在秦穆公的支持、帮助下,重耳终于结束流亡之旅回到故国,成为晋国国君,是为晋文公。 gs5000 >苦尽甘来,重耳志得意满,大肆封赏功臣。狐偃等人也纷纷跑到晋文公跟前,或明示或暗示地夸耀自己的功劳。介子推很是看不上这些人的做派,不屑向晋文公表功,晋文公也已忘了介子推当年的割股之恩,封赏名单上根本没列他的名字。 >介子推倒不是贪图晋文公的赏赐,只是觉得寒心,干脆带着他的母亲一走了之,到山林里做一名不食君禄的隐士。 >介子推走后,他的朋友为他抱不平,在晋宫外扯出一条横幅,上面写道:“共患难易,同富贵不易,当年落难的龙终 ... 上天了,一直跟随它的那条蛇现在却到哪里去了?” >晋文公知道这是有人在为介子推出头。他一琢磨,有恩不报、忘恩负义这样的恶名可不能背,赶紧派人去寻访介子推的下落。很快,探子回报,在绵山一带发现了介子推母子的踪迹。 >于是,晋文公带上大批人马,赶到绵山。接着,他命人向山中喊话,请介子推出来,接受赏赐。但介子推铁了心不再见晋文公,躲在深山里不露面。 >这一下子,却惹恼了晋文公身边以勇力着称的武将魏犨。他“哇哇”怪叫道:“俺这就去放火烧山,看介子推他出不出来!” >晋文公不加阻止,魏犨果然立刻放了一把火。火乘风势,迅速蔓延成势不可挡的山林大火。介子推也不知道是实在太倔犟、认死理,还是火还小时不想出去,火大了出不去了,总而言之,他和母亲都被烧死在了绵山上。 >晋文公这下傻了眼,本意是想来报恩的,结果却弄巧成拙,把恩人给烧死了。为了挽回形象,晋文公马上请人为他写了一份悔过书。全文如下: >时至今日都是我咎由自取,错就是错,与魏犨无关。苦尽甘来的顺遂,造就了我狂妄自大,不可一世的脾气,导致今日无可挽回的局面。我辜负了介子推,辜负了我的恩人,辜负了所有对我寄予期望的人。对不起,请接受我发自深心的歉意和愧悔。子推和他母亲本可以有一个温暖和美的生活,可这一切被我打破了。我的错误行为不配得到原谅,我造成的伤害也难以弥补。但我想弥补,必须去弥补,愿日后再不负人。 为了表示愧意,晋文公改绵山为介山,立庙祭祀介子推,并下令介子推的忌日为禁火日,这一天禁止烟火,只能吃瓜果等寒食。这一习俗后来逐渐在民间推广开来,形成了寒食节。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介子推割股奉君的更多相关文章

  1. 齐桓公:齐国是侯爵国,应该称我为齐桓侯,为何你们称我为齐桓公

    引言《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春秋时期,神医扁鹊路过齐国,齐国国君齐桓侯热情接待了他。

  2. 晋文公怎么起了重耳这么个怪名字?

    春秋形势图图片来自网络春秋五霸中的晋文公,名字叫重耳,这是国人都知道的。那晋文公取了重耳这么一个怪名字,究竟寓意着什么呢?那为什么这么读呢?要想真正搞清楚这个问题,还得先从晋文公的老爸晋献公说起,因为毕竟名字是他起的。图片来自网络可是,晋献公不管那些,然后生了晋文公,生下来重瞳骈肋,不仅一点毛病也没有,而且还出奇的好!这下可把晋献公高兴坏了,就把这个孩子取名叫重耳,是什么意思呢?

  3. 晋国君主的权威,在晋国卿大夫一次又一次的拉扯中,不断地衰退

    晋文公之后,晋国维持了一段短暂的和平时期。他传位给晋襄公,但是在晋襄公死后,晋国在继承方面又发生了问题。

  4. 城濮之战:晋的四国联军以毁灭性的打击,将楚的三国联军击败

    周襄王十八年冬,自「”泓水之战”后被迫归附楚国的宋成公,见到晋国渐有与楚国抗衡之势,遂转而与晋国交好;恰此同时,齐、鲁两国交战,接受鲁国求援的楚国,遂分兵围攻宋之缗邑,打算以武力屈服宋国。但是宋成公仍不愿低头,于是次年冬季,楚成王率领陈、蔡、郑、许等联军包围宋都商丘;宋成公派大司马公孙固向晋国求援。晋文公对此事考虑再三。正在犹豫不定时,重臣们发挥了坚定信心的作用:首先是先轸认为:「”报施救患,取威

  5. 知耻而后勇的秦国三帅,最终如何一雪「 ”崤之战”的前耻

    所谓大国邦交,从来没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久的利益。

  6. 从晋国「 ”三军六卿制”入手,浅析三家分晋为何是历史发展中的必然

    为何会有这种说法呢,这是因为春秋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思想大解放,这阶段中原大地上百家争鸣,华夏文明就在百家学说的碰撞中,愈发走向了文明。武王伐纣周武王姬发灭了商朝之后,由于都城镐京地理位置偏远,对中原的管辖鞭长莫及,开始大范围的分封诸侯国。到了晋献公时期,晋国开启了对小诸侯国的兼并之路,这为后来晋国的称霸奠定了基础。那么为何又说晋文公重耳是晋国的掘墓人?

  7. 晋齐鞍之战(三)晋景公的民族政策以及赤狄部族的最终覆灭

    晋国所面临的戎狄威胁主要有两支,一支是位于晋国北方,如今晋、陕、冀三省的中北部活跃的白狄,另一支则是位于晋国东部山区的赤狄。比如晋文公的母族狐氏大戎就属于白狄的一部,在文公时期与晋国的关系也很融洽。晋文公去世后,根据《左传》的记载,晋国与白狄之间曾发生过一次小规模的冲突:狄侵齐,因晋丧也。八月戊子,晋侯败狄于箕。

  8. 「 ”小人物”章寿麟:两次将曾国藩从水中捞起,结果过得怎样?

    研究历史,人们大多倾向于关注「”大人物”,认为他们才是推动历史发展、进步之主要力量,而对一些「”小人物”则往往一笔带过,不舍得下笔墨。殊不知,「”小人物”往往在不轻易间改变了历史走向,也改变了很多人之生活轨迹。例如,捻军小兵张皮绠,就是他在麦田里砍下去的那一刀,...死满蒙集团最后一员统兵大将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才让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汉族督抚势力之触角延伸到北方各省,进而改变了晚清军政格局。

  9. 下宫之役探微:士会的奇妙之旅——兼论「 ”范武子之法”诞生的背景

    献俘仪式结束后,士会又带来了晋景公的致意,希望天子能够亲自任命士会担任晋国的正卿兼太傅。《左传》引用晋国大夫羊舌职的话说:吾闻之,禹称善人,不善人远,此之谓也夫。在晋国急欲与王室搞好关系的档口上,这件事情究竟谁是谁非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要讨得天王的欢心。刚刚受命为正卿的士会再次亲自出马,带领勤王大军直捣王城,这场王室内乱仅仅持续了几个月,就被迅速平定了。

  10. 六百里东周王室,是如何一步一步沦为洛阳一城之地的?周朝衰亡史

    国祚悠长的周王室是如何衰亡的呢?周平王东迁丧土,周桓王伐郑失威,周赧王攻秦失国。周幽王是有妇之夫,王后是申国公主,且生有一子,也就是后来的周平王。周平王东迁洛阳,放弃被戎人占据的关中之地,领地仅存六百里,平王东迁拉开了东周王朝的序幕。郑周繻葛之战王室衰微,五伯主政。齐国离周王室相对较远,因此并没有侵占王室领土,齐桓公之后,晋文公成为霸主。晋国跟周王室接壤,因此晋国对王室领土的侵占较多。

随机推荐

  1. 陈情令魏无羡是谁的孩子?魏无羡身世是怎样的?

    实际上原著中并没有对魏无羡的身世做一个很详细的交代,魏无羡是孤儿从小被江枫明收养,江枫明也一直把魏无羡当做自己的亲生孩子照看。而很多人想知道剧中魏无羡的身世是什么呢?魏无羡父母是魏长泽、藏色散人。而藏色散人,即魏无羡的母亲却与江枫眠的仆人兼好友魏长泽走到了一起,并且生下了魏无羡。可惜的是在一次夜猎中,抛下年幼的魏无羡双双丧生。

  2. 森林惠特克简介

    凯西·哈钦斯/Shutterstock职业:演员国籍:美国人为什么出名:...亭,苏格兰最后一任国王和李·丹尼尔斯的管家。

  3. 云南沐府的创建者—— 明朝开国功臣沐英生平简介

    沐英,字文英,汉族,濠州定远人,明朝开国功臣,军事将领,明太祖的朱元璋养子。回师途中邓愈去世,沐英率领军队返回,因军功获封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西平侯,年禄二千五百石,并被授世袭凭证。元朝梁王闻讯,派平章达里麻率十万军队前去抵御。沐英、蓝玉又取得平定云南西部的胜利。沐英闻讯,率兵返回昆明,和冯诚合力,打败叛军,斩首六万,守住昆明,稳定了局势。朱元璋同意了沐英建议。

  4. 关于爱情的个性签名 很美超经典!-感人的情话

    一生中真正可以爱的人很少。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相爱者互不束缚对方,是他们对爱情有信心的表现。我们要做的是争取和最爱的人相濡以沫,和次爱的人相忘于江湖。

  5. 兼收博采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jiānshōubócǎi【解释】犹兼收并采。广泛收罗采用。【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兼收博采”

  6. 放生赎罪

    赵某哀求赦罪,愿从此改过,并发愿如蒙释放回阳,当戒...放生,凡牛犬以及稀有生物,永戒不吃,以赎罪愆,如是再三陈情乞求,岳帝命从轻杖打,以泄老鼋的忿怒,打毕,又告诫他说:“人有一念之善,鬼神便能福佑他,你若能依愿力行,自有善报,若照旧任意放纵,决不能饶恕你。”

  7. 帝釋恭敬供養大迦葉

    過去摩訶迦葉尊者,證得解脫三昧,入深禪定,為使生死流轉中福德薄者,能種下善因,得無量福報,因此在一日早上,尊者迦葉特別搭上佛陀送他的僧伽梨衣,至聚落乞食。看到大迦葉身著法服,威儀禪寂,徐步安詳,舉止言行,散發著慈悲智慧的光芒,人們不禁讚歎:那位就是大迦葉尊者,他身上穿著僧伽梨,多麼地莊嚴詳和,聽說世尊說法的時候,在人天大眾之前,特別分半座給大迦葉同坐。

  8. 朱元璋为了繁荣家乡经济,想出这一个办法,有人欢喜有人忧

    至正二十六年,朱元璋回了一次故乡濠州,祭拜先人的坟墓,宴请家乡父老。至正二十七年,朱元璋把濠州改名为临濠府。同年,朱元璋把临濠府改名为中立府,定为中都,在那里建筑新城。到了洪武七年,朱元璋又把中立府改名为凤阳府,增设一个凤阳县,并放弃建造中都。不到十年间,朱元璋向故乡迁移了十余万人口。这个数量在今天看来并不算多,但是,相对于元末明初的全国总人口、相对于朱元璋统治的区域,这个数量是很惊人的。

  9. 梦见想家

    周公解梦梦见想家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想家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空腹吃香蕉喝牛奶豆浆都影响健康

    导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饥饿难耐的时候,抓起什么想吃的就狼吞虎咽,但要注意有8种食物在饥饿状态时最好不要空腹食用。普及柿子含有较多的果胶健康饮食1、柿子、西红柿:含有较多的果胶、单宁酸,上述物质与胃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以溶解的凝胶块,易形成胃结石。在女性月经期间还会使月经发生紊乱。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