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陈霸先打遍江南无敌手,为何最后晚节不保?只因年龄成为最大敌人

​梁武帝萧衍病逝之时,陈霸先虽然在广州任职(西江督护、高要太守),却不是广州刺史。如果不是因为陈霸先投靠了湘东王萧绎,那么陈霸先的名字恐怕都没资格写在史书上。 投靠萧绎之后,陈霸先收拢了一支较为可观的军队,联合萧绎的另一位部下王僧辩共同打拼,终于成为南朝举足轻重的军阀之一。 由于陈霸先后来成为了南陈的开国皇帝,所以史书对他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美化。大家说起陈霸先的一生,那就是忠君爱国的一生。 比如说,当陈霸先听说侯景叛乱的消息之后,立刻决定北上勤王。 广州刺史元景仲妄图阻挠陈霸先北上,被陈霸先 ... 死;蔡路养和李迁仕试图阻挠陈霸先北上,也被陈霸先打败。等陈霸先进入江南主流社会时,已经是人人拥戴的英明领袖了。 西江督护陈霸先欲起兵讨侯景,景使人诱广州刺史元景仲,许奉以为主,景仲由是附景,阴图霸先。秋,七月,甲寅,景仲缢于阁下,霸先迎定州刺史萧勃镇广州。——《资治通鉴》·梁纪十八 时南康土豪蔡路养起兵据郡,勃乃以腹心谭世远为曲江令,与路养相结,同遏霸先。——《资治通鉴》·梁纪十八 数日,迁仕果反,遣主帅杜平虏将兵入灨石,城鱼梁以逼南康,陈霸先使周文育击之。——《资治通鉴》·梁纪十九 关于这些内容,基本史实当然是没问题的,但陈霸先为什么要北上,却可以说道一番。 当萧衍被侯景包围的时候,萧衍的子侄和孙辈都不把他当回事。远在广州的陈霸先却不远万里地赶来救驾,这种话可信度有多高呢?我认为是不高的。 或许有人会说我唐突古人,但结合陈霸先之后的种种表现来看,我实在没法把他当成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陈霸先虽然打着拯救梁国的大旗,但他至始至终都在发展自己的势力,等他与侯景开战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了举足轻重的大人物。在他消灭侯景之后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就把南朝变成了老陈家的天下,更是 ... 死了年仅十六岁的皇帝萧方智。如果说陈霸先是品德高尚的忠臣,那谁是乱臣呢? 陈霸先的所作所为其实无可厚非,但如果有人因为史书而相信陈霸先的忠诚,那就有些滑稽了。 陈霸先只是一个军阀,借侯景叛乱起家,趁萧氏皇族内讧发家。等萧氏皇族丧失了对江南东部地区的控制力之后,陈霸先、王僧辩和王琳在这个地区开始了「 ”友好切磋”。 陈霸先与王僧辩率先反目,据说他们反目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们在萧氏皇帝人选的问题上意见相左。 梁元帝萧绎被占据雍州的侄子萧詧 ... 死之后,陈霸先和王僧辩联手拥立萧绎的儿子萧方智为储君。但是没过多久,王僧辩却要拥立从北齐回来的萧渊明当皇帝。 陈霸先一再劝说王僧辩,希望他能改变主意,但王僧辩心意已决。在这种背景下,陈霸先决定冒险出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偷袭建康城, ... 死了王僧辩。 霸先因是留旰于京口,举兵袭僧辩。是夜,霸先缢 ... 僧辩父子。——《资治通鉴》·梁纪二十二 击 ... 王僧辩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此时的陈霸先别无选择。史书在解读这件事的时候,总是说得冠冕堂皇:总而言之,陈霸先忠于萧方智,是忠臣;王僧辩不忠于萧方智,是奸臣。 事实上,陈霸先的做法是在自保。如果陈霸先不率先动手,很可能就会被王僧辩收拾出局。 问题出在萧渊明身上,当年侯景难逃时,梁武帝萧衍一面积极接应侯景,一面积极准备北伐,萧渊明当时就在北伐军中。 但事与愿违,侯景虽然接应了回来,但北伐军被慕容绍宗打得大败而回,萧渊明被俘虏。成为俘虏之后,萧渊明受到了东魏权臣高澄的优待。 魏将卒以绍宗之言为信,争共掩击之,梁兵大败,贞阳侯渊明及胡贵孙、赵伯超等皆为东魏所虏,失亡士卒数万人。——《资治通鉴》·梁纪十六 当陈霸先与王僧辩拥立萧方智登基称帝之后,北齐皇帝高洋派兵护送萧渊明回国,并建议王僧辩拥立萧渊明登基,因为萧方智还是个毛孩子,根本无力应对局势。 辛丑,齐立贞阳侯渊明为梁主,使其上党王涣将兵送之,徐陵、湛海珍等皆听从渊明归。齐主先使殿中尚书邢子才驰传诣建康,与王僧辩书。己卯,渊明又与僧辩书,僧辩不从。——《资治通鉴》·梁纪二十二 其实这是高洋在应对西魏宇文泰的威胁,此时宇文泰已经拥立萧詧称帝,史称西梁。高洋看宇文泰玩起了控制傀儡的把戏,不甘落后的他也打算让萧渊明回国当傀儡。 王僧辩愿意拥立萧渊明吗?当然不愿意,谁愿意自己拥立的皇帝是他国傀儡呢?但北齐大军近在眼前,王僧辩无力抗衡,除了妥协之外还能怎样呢? 丙戌,齐克东关,斩裴之横,俘数千人;王僧辩大惧,出屯姑孰,谋纳渊明。——《资治通鉴》·梁纪二十二 不管王僧辩是否愿意主动拥立萧渊明,一个事实就是:只要王僧辩和萧渊明联手,再加上北齐大军从旁协助,陈霸先绝对没有好果子吃。在这种背景下,如果陈霸先不率先动手,那不是只能等死吗? 再者,从王僧辩的反应来看,他应该也想借助北齐的手铲除陈霸先,以期达到独霸江南东部的机会。然后联合萧渊明,先收拾西部的王琳和西梁,再找机会干掉傀儡皇帝萧渊明。届时,北齐又能怎么样呢? 西魏宇文泰之所以能拥立萧詧,是因为益州和雍州已经到手,如果萧詧不听话,西魏完全可以从长江上游顺流东下。 可北齐高洋并不具备这种条件,江南东部处于长江下游,想灭掉这一地区的实力派就必须横渡长江。北齐有机会横渡长江吗?难。 综上所述,陈霸先出于自保的考虑,率先动手干掉了王僧辩,这是一步险棋,但陈霸先没有选择。 最初,陈霸先在与自己的四大亲信(侯安都、周文育、徐度、杜棱)商量此事的时候,杜棱认为此举过于冒险,陈霸先直接从身后把杜棱勒昏,然后关押起来。 九月,壬寅,召部将侯安都、周文育及安陆徐度、钱塘杜棱谋之。棱以为难,霸先惧其谋泄,以手巾绞棱,闷绝于地,因闭于别室。——《资治通鉴》·梁纪二十二 此时的陈霸先就像一个两眼血红的赌徒,根本听不进任何劝说。但等到军队集结完毕之后,陈霸先似乎又犹豫了。 侯安都急得破口大 ... ,现在已经是「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状态了,你又何必犹豫呢?冒险一击的确未必成功,可一旦退缩必然失败,赌一次吧! 甲辰,安都引舟舰将趣石头,霸先控马未进,安都大惧,追霸先 ... 曰:「 ”今日作贼,事势已成,生死须决,在后欲何所望!若败,俱死,后期得免斫头邪?”霸先曰:「 ”安都嗔我!”乃进。——《资治通鉴》·梁纪二十二 在我看来,陈霸先并没有犹豫,他最担心的还是军心。如果军队走到半路突然崩溃怎么办?如果行刺失败怎么办?陈霸先都要顾虑周祥。 侯安都出面背书,这证明陈霸先全军上下几乎做到了齐心协力。在这种背景下,陈霸先打消了一切顾虑,出发!动手! 这是一次可以写进 ... 教科书的突袭,其经典程度绝对能与东晋末年,刘裕突袭刘毅相提并论。当陈霸先进入都城建康的时候,王僧辩还没反应过来,就被陈霸先干掉了。 很多人在提起政治斗争的时候,总认为只要快打慢,解决掉对方的首脑人物之后即可成就大事,然而事实却并没有这么简单。 ... 人从来都不是一件困难的事,但 ... 人之后如何善后却永远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比如说:北魏元子攸通过突袭的方式干掉了权臣尔朱荣,结果元子攸很快就给尔朱荣偿命了。 陈霸先指挥得法, ... 死王僧辩的过程非常顺利,但应该怎么搞定王僧辩的部下呢?这可太难了。 王僧辩被 ... 之后,他的几位得力助手:吴兴太守杜龛(王僧辩的女婿)、义兴太守韦载和吴郡太守王僧智(王僧辩的弟弟)立刻联合起来,打出反对陈霸先的旗号。陈霸先派自己的四大亲信之一周文育率兵出征,但周文育的进攻却极不顺利。 僧辩死,龛据吴兴拒霸先,义兴太守韦载以郡应之。吴郡太守王僧智,僧辩之弟也,亦据城守。霸先使周文育攻义兴,义兴属县卒皆霸先旧兵,善用弩,韦载收得数十人,系以长锁,命所亲监之,使射文育军,约曰:「 ”十发不两中者死。”故每发辄毙一人,文育军稍却。——《资治通鉴》·梁纪二十二 得到周文育进攻受阻的消息之后,陈霸先立刻率军支援。结果还算顺利,陈霸先收降了韦载,又打败了王僧智,但当他正准备收拾杜龛的时候,就听说建康出事了:谯秦二州刺史徐嗣徽和南豫州刺史任约率军攻打建康,并且已经攻破了门户石头城,局势危在旦夕。更可怕的是:北齐大军也准备南下了。 霸先闻文育军不利,辛未,自表东讨。甲戌,军至义兴,丙子,拔其水栅。陈霸先遣韦载族弟翙赍书谕载,丁丑,载及杜北叟皆降,霸先厚抚之。忌选所部精兵轻行倍道,自钱塘直趣吴郡,夜,至城下,鼓噪薄之。僧智以为大军至,轻舟奔吴兴。——《资治通鉴》·梁纪二十二 及陈霸先东讨义兴,嗣徽密结南豫州刺史任约,将精兵五千乘虚袭建康,是日,入据石头,游骑至阙下。庚辰,齐又遣安州刺史翟子崇、楚州刺史刘士荣、淮州刺史柳达摩将兵万人于胡墅度米三万石、马千匹入石头。——《资治通鉴》·梁纪二十二 长江天险确实了不起,但如果江南东部乱成这副德性,再了不起的天险也救不了陈霸先。权衡利弊之后,陈霸先果断放弃收拾杜龛的打算,率军赶回建康。 在与这支北齐大军对战了一段时间之后,陈霸先的军粮不够了,只得与北齐大军讲和,并把自己非常看重的侄子陈昙朗送到北齐做人质。 时建康虚弱,粮运不继,朝臣皆欲与齐和,请以霸先从子昙朗为质。——《资治通鉴》·梁纪二十二 这支北齐大军有多厉害?其实并不厉害,因为他们被陈霸先打得一败再败,似乎随时都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可即便如此,陈霸先依然主动求和,并在万般不情愿的前提下,将自己的爱侄送到北方做人质,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因很简单,北齐强,陈霸先弱。 就算陈霸先打赢了这支北齐大军,万一把高洋惹火了,继续派大军南下,陈霸先还有安宁的日子吗? 更重要的是:此时王僧辩的余党还在上蹿下跳,西部的西梁和王琳更是极大威胁。在这种背景下,陈霸先哪敢把精力耗在北齐身上呢? 北齐败几次无所谓,因为此时的西魏并没有吞并北齐的实力,宇文泰还在可怜巴巴地扮演忠臣孝子的角色,并于一年后病逝。如果此时的北齐把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在陈霸先身上,陈霸先还有活路吗? 在这种背景下,陈霸先只能无奈地装孙子,客客气气地送这帮屡战屡败的北齐大爷们回家。憋屈吗?憋屈! 当这支屡战屡败的北齐大军回到北方之后,高洋并没有因为陈霸先送人质而感到高兴,反而勃然大怒,直接干掉了负责此次 ... 行动的大军统帅柳达摩,并再次派遣大军南下。 辛酉,霸先陈兵石头南门,送齐人归北,徐嗣徽、任约皆奔齐。收齐马仗船米,不可胜计,齐主诛柳达摩。——《资治通鉴》·梁纪二十二 高洋的愤怒可以理解,他的目标是让萧渊明成为傀儡皇帝,自己可以遥控新梁国。现在可好,临时合作人王僧辩被 ... ,自己的军队被打得大败而回,陈霸先渐成气候,这怎么忍? 可不想忍也得忍,暂时解除北部危机的陈霸先,化憋屈为愤怒,盯着吴兴太守杜龛和东扬州刺史张彪一顿猛揍,很快就把这两个人打出了历史舞台。到此为止,建康和京口附近总算是稳定了下来。 北齐大军虽然再次南下,但稳下心来的陈霸先主场作战,经过一系列艰苦战斗之后,又一次打败了北齐大军。到此为止,高洋也不得不偃旗息鼓,承认陈霸先已成气候的残酷事实。 侯安都轻兵袭齐行台司马恭于历阳,大破之,俘获万计。——《资治通鉴》·梁纪二十二 这一年,是公元556年的六月。 再次打败北齐大军的陈霸先并没有休息,反而继续作战,干掉了占据江州的侯瑱,把王僧辩的残余势力全部清除,后又干掉了起兵反抗自己的萧勃。 侯瑱在豫章,昙朗外示服从而阴图之,及瑱败走,昙朗获其马仗。——《资治通鉴》·梁纪二十二 故曲江侯勃主帅兰敱袭 ... 谭世远,军主夏侯明彻 ... 敱,持勃首降。——《资治通鉴》·梁纪二十三 此时的陈霸先,真有点「 ”打遍江南无敌手”的意思,于是开始给自己加九锡。熟悉魏晋南北朝历史的朋友应该明白,所谓的「 ”加九锡”,其实就是权臣篡位的前奏。 公元557年九月,陈霸先加九锡;同年十月,陈霸先登基称帝,国号为陈。 九月,辛丑,进丞相为相国,总百揆,封陈公,备九锡,陈国置百司。冬,十月,戊辰,进陈公爵为王。辛未,梁敬帝禅位于陈。——《资治通鉴》·梁纪二十三 我个人认为:陈霸先称帝的行为实在是有些不可理喻,因为他过于急躁了。 当陈霸先称帝的时候,江南地区的实力派除了西魏之外,还有西梁萧詧和江州王琳。此时此刻,陈霸先的两位亲信——周文育和侯安都正在率军攻打王琳。 这个消息对于陈霸先的两位亲信而言可谓是晴天霹雳,他们并不是反对陈霸先称帝,而是陈霸先称帝的这个时机实在太糟糕。 陈霸先攻打王琳之前,给出的借口就是王琳不肯听从朝廷征召,拥兵自重形同造反。 可现在的问题是:说一千道一万,王琳也只是形同造反,但你陈霸先可是实实在在地登基称帝了。你说王琳乱臣贼子,那你陈霸先又是什么呢? 侯安都至武昌,王琳将樊猛弃城走,周文育自豫章会之。安都闻上受禅,叹曰:「 ”吾今兹必败,战无名矣!”——《资治通鉴》·梁纪二十三 陈霸先称帝的消息传到前方战场,军中舆论哗然,周文育和侯安都急着安抚军心,却在战场上直接被王琳俘虏。虽然他们最终成功地逃回了建康,王琳却在此次胜利中获得了极高的名望。 安都、文育及裨将徐敬成、周铁虎、程灵洗皆为琳所擒,沈泰引兵奔归。——《资治通鉴》·梁纪二十三 王琳在白水浦,周文育、侯安都、徐敬成许王子晋以厚赂,子晋乃伪以小船依絺而钓。夜,载之上岸,入深草中,步投陈军,还建康自劾。——《资治通鉴》·梁纪二十三 从这个角度来看:周文育和侯安都之所以会惨败而归,主要是因为陈霸先在后方扮演了一回「 ”猪队友”。可结合陈霸先的生卒年,我大致也能理解陈霸先的想法。 陈霸先生于公元503年,公元557年十月,五十四岁的陈霸先登基称帝;公元559年六月,五十六岁的陈霸先去世,只当了不到两年的皇帝。 我认为:陈霸先大概是觉得自己年纪大了,如果再不称帝,被某个战役拖上一段时间,自己或许就无法活到称帝的那一天了。 比如说,万一周文育和侯安都与王琳打成了僵持战,陈霸先却在僵持过程中病逝,那陈霸先后半生忙活了这么久,又是为谁辛苦为谁甜呢? 所以,陈霸先一不做二不休直接称帝,让自己的成果落袋为安。至于其他的事情,能管则管,管不了就留给后世吧。当然,这只是我的推测,仅供参考。 陈霸先去世之时,江州王琳还在活蹦乱跳;荆州萧詧的傀儡皇帝也当得有滋有味;被北周(此时西魏已亡)占据的雍州和益州更是没有收复;当然了,淮南地区同样在北朝手中。 陈霸先的继承人陈蒨还算争气,最终打败了占据江州的王琳。但到此为止,陈蒨也无力继续征战了,南朝最弱小的国家就这样战战兢兢地活着,直到被隋帝国征服的那一天。

陈霸先打遍江南无敌手,为何最后晚节不保?只因年龄成为最大敌人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此人弑 ... 隋炀帝,霸占萧皇后,称帝后不到三个月就被 ... 死

    宇文化及弑...隋炀帝后,自立为帝,还霸占了萧皇后。突厥历来是隋朝大敌,所以当杨广得知宇文化及违背命令后,直接将其囚禁,更一度动了...心。好在南阳公主求情,宇文化及才保全了小命。但此时他还没打算弑...杨广,只想着捞好处。在任何一个朝代,弑君之罪都是罪大恶极的,宇文化及弑君之事被有心人加之以利用,很快就传遍天下。两个多月后,窦建德的大军便把他活捉,连同他的两个儿子一起被斩首。

  2. 陈姓的人,一定要知道自己祖先的这些辉煌

    故事从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讲起。南朝最后一个王朝,是陈朝。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以皇帝姓氏作为国号的王朝。

  3. 战国七雄之魏国:高开低走的「 ”遗憾之国”

    战国时代开场时,如果要评选一个开局状态最好的国家,答案并不是老牌「”大佬”齐国,也不是传统「”非主流”楚国,而是三分晋国之一的魏国。魏国是战国时代最早变法的国家,也是变法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在战国初期可谓威风八面。那个时候,天下最强的军队不是后来传得神乎其神的秦军,而是魏国武卒。那么,如此强盛的魏国,最后怎么就没了呢?本文分魏家渊源、文武侯图强、夭折的统一梦三篇为你讲述令人唏嘘的魏国兴亡史。上篇魏

  4. 南朝猛将萧摩诃从13岁猛到73岁,威震敌胆,却晚景凄凉,黯然谢幕

    纵观历代亡国之主,无不有其可恨之处,尤其如商纣,如隋炀,如刘子业,如萧宝卷,暴虐百姓。但另有一些亡国君主,可恨之中,更多的是可怜、可厌,如汉蜀后主刘禅、如陈后主叔宝,如南唐后主李煜,如宋徽宗赵佶,如王衍,如孟昶,这些人都有小聪明,甚至多才多艺,但在治国处政上,多半颟顸昏庸,不知所为。这其中的陈后主叔宝,败亡之后,还恬不知耻,向隋文帝杨坚乞官。

  5. 郭松龄反奉,有人建议炮轰叛军,张学良立刻制止:都是我的部下

    关于郭松龄反奉的原因,说法一直,按照郭松龄的说法,他说东北人民受到穷困,而日本对东北虎视眈眈,假如奉军一直在关内的话,日本一旦发难,东北必然十分危难,郭松龄在给张学良的遗书中也表示,自己反奉是为国为民。

  6. 饿死80岁皇帝、强娶14岁公主,涂炭江南:侯景之乱南朝咎由自取

    引狼入室的南朝梁廷,终将自食恶果。狼狈逃窜的侯景,硬是带着800残兵强占了南朝重镇寿阳,作为自己容身之所。公元548年8月,侯景以清君侧为名,举兵八千、寿阳造反。降梁的北魏宗室元贞,从寿阳逃到建康,状告侯景谋反。

  7. 华歆主持曹丕受禅仪式亲手终结了汉王朝,后世为何对他评价甚高?

    作者:许云辉(华歆)东汉末年,三个志同道合的少年,为了拓展视野和扩大知名度,联合组成游学小队,从平原高唐出发,外出闯荡。

  8. 揭示北朝不为人知的战争怪象,鲜卑人居然更爱用步兵

    特别是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更是令中原步兵头痛无比。然而吊诡的是,在北朝末期,一度靠骑兵起家的鲜卑诸国,骑兵比例却逐渐下降,其在战争中的地位作用也非往日之比。以东西魏爆发的沙苑之战为例。西魏则有相对明确的兵力数字。这与我们印象中北朝军队动辄全是骑兵的情况,恐怕是大相径庭的。

  9. 他是元代的纵横家,以 ... 身份总揽元朝大权,下场却很凄惨

    纵横家是战国时期产生的独特的谋士群体,与奉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儒生不同,他们不注重家国情怀,朝秦暮楚,谁能实现他们的政治要求,他们就投靠谁。张仪、苏秦等人都是纵横家的杰出代表,他们游说各国诸侯,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秦汉建立大一统的王朝以后,纵横家失去立足的根基,逐渐衰微,最终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不过名义上的纵横家学派虽然已经消亡,但实质上的纵横家却依旧存在,他们活跃在乱世当中,搅动着历史风云

  10. 浅谈魏晋南北朝都督制的发展及都督制的衰亡

    东汉时期,朝廷的选官制度察举制已经逐渐的濒临崩溃了,这套制度渐渐的为别有用心之人所利用,因而这一时期在朝廷之中一个家族就出现了多个高官的事情可谓屡见不鲜。

随机推荐

  1. 【今日人物】7月19日,徐悲鸿、冯白驹、赵世炎,那些出生和去世的名人大家

    冯白驹无产阶级革命家冯白驹,无产阶级革命家,别名裕球、继周。被誉为琼崖人民的一面旗帜”。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徐悲鸿中国近代绘画之父徐悲鸿,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与张书旗、柳子谷三人被称为画坛的“金陵三杰”。他实行独裁统治,清洗国民议会,宣布反对他的进步党为非法,并以叛国罪名处死进步党领袖。

  2. 江云渭树是什么意思?

    【拼音】jiāngyúnwèishù【解释】比喻深厚的离情别意。【出处】语出唐·杜甫《春日忆李白》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例子】依然辽绝千山万水一方,使我江云渭树空怀仰。《群音类选·清腔类·念奴娇》【相关】百度“江云渭树”

  3. 小丑的扮演者希斯·莱杰用生命在演戏 最终因为使用药物过量致死

    而小丑的扮演者就是希斯莱杰,这部作品也是他的最后一部,在拍完戏之后,他就沉迷在角色中无法自拔。但是因为希斯莱杰的情况,最后反而将小丑从剧中彻底排除了,这样子也是作为一个纪念,还有一个方面也是因为他不相信还可以找到一位演员能够比肩希斯莱杰,最终只能放弃。出现意外的原因就是因为自己服药不恰当,同时服用了好几种药物才会死亡的。

  4. 须闍哆持戒得宝珠

    在这人人忙乱的当头,惟独国王的最小夫人须闍哆平静地看待一切,不仅不随之起舞,更于心中忆念着世尊的法语——「戒,如璎珞妙服,受持八关斋戒者如身着最清净洁白的衣服,仪容端正,令人自然心生恭敬。」须闍哆与世不争的态度和其他人形成强烈的对比。而一日一夜的八关斋戒更是由世间通往出世间的关口,能令持者断生死烦恼而得自在解脱。

  5. 生日祝福语_朋友50岁的生日祝福语_生日语录

    篇一:朋友50岁生日祝福语1.让我和你分享以后你的每一个生日。篇二:朋友50岁生日祝福语1、没有五彩的鲜花,没有浪漫的诗句,没有珍贵的礼物,没有兴奋的惊喜,只有轻轻的祝福,祝你生日欢快!有你真好,祝你生日快乐!

  6. 拔十失五是什么意思?

    【拼音】báshíshīwǔ【解释】指选拔人才而失其半数。【出处】《三国志·蜀书·庞统传》:“今拔十失五,犹得其半,而可以崇迈世数,使有志者自励,不亦可乎?”【例子】无【相关】百度“拔十失五”

  7. 梦见爬上公交车 女儿坐上公交车

    周公解梦梦见爬上公交车 女儿坐上公交车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爬上公交车 女儿坐上公交车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一个名叫Carausius的罗马罗马士兵是在第一个“BrxIT”后面的。

    从公元一世纪到五世纪,英国——虽然不是官方的苏格兰,位于哈德良城墙的边界之外——是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它位于帝国最西部的外围,这可能是许多企图夺取政权的因素.在其中的一次事件中,公元前三世纪末,英国退出罗马帝国长达十年之久.当然,罗马帝国与今天的欧盟有很大的不同,但很有可能会问,这是否可以被描述为第一个布雷克斯,罗马帝国在三世纪正处于经济、政治和社会变革的时期,现在被称为“三世纪危机”.这一时期,边

  9. 唯美心累的心语说说大全-感人的情话

    直奔目的地的人生是单调而繁忙的,因为只为一个目标活着。频频回头的人生是痛苦的,因为既放不下过去,又错过了当下。同情怜悯只能治标,鼓励信任才能治本!年轻的时候,不把自己交给一个老男人,是因为早早地看到了他们眼里的疲惫和无奈,觉得他们会吸掉自己青春的热情。世间所有的美好都是相对的,没有十全十美。

  10. 梦见被妻子欺骗

    周公解梦梦见被妻子欺骗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被妻子欺骗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返回
顶部